郑大爷身体还行吗?嫂子也回问一句。
好着呢,好着呢。刚出事那几天着实被吓得不轻,两天没下来床。最近好多了,他又跑去下象棋了,就等着小茶爷回来跟他做对手呢。
对了,还有你们家毛尖儿,我给你们抱来啊。
女人出去了,抱了一只狸花猫回来。
陈正蓉接过,又惊又喜,才短短十几天不见,那七八个月大的狸花猫都已经发鳃了,原来的小尖脸被郑大爷喂得脸蛋混圆,哪里还有宋知刚把它捡回来时,瘦得不成形的样子。
好像是早上被喂过了米汤,现在小黄米粒还沾在毛尖儿的胡子上。它被养得整个毛皮油光水滑的,好摸极了。
宋知双手接住嫂子递过来的狸花猫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猫的名字叫毛尖儿。
毛尖儿,过来。
他坐在茶案旁边,小猫从地面跃上他的腿,宋知喜欢得摸了半天。
大嫂把女人送走以后,开始收拾茶庄的东西。哪怕是被倒掉的不新鲜的茶叶,散发的香气也是叫宋知魂软。
他把毛尖儿放下,走上二楼,到每个房间里看了看。
透过卧室里的大窗子,能看到几百米以外的茶田,窗户正冲清源丘陵,满目皆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空气仿佛也随之清新了。
远处的茶田一望无际,颜色令人心生愉悦。
让人看一眼便会陷入怀疑,大城市到底有什么好的?
在北京时,宋知一刻也不想在家里待着,总觉得那里气氛奇怪又沉闷。而当来到这儿时,他感到一股全身心的自在。
方成衍得知宋知回南方的时候。
已经是三天后了。
宋知没有告诉方家的人,陈柏宇还别有用心地问过一次他,问他有没有告诉方成衍?
宋知只是说了句和人不熟,况且是因为老爷子他才和方成衍一直联系着的,犯不着专门跑去通知人家。
此时此刻,方成衍靠在黑色真皮转椅上,看着对方三天前发的朋友圈。
一张狸花猫的照片。
白皙的手搭在毛尖儿的头上,手心贴着柔柔软软的绒毛,毛尖儿的样子看上去一点也没在享受,它不满地叫着,看向摄像头。
朋友圈的文案只有一句
你好哇。
小可怜。
方成衍的眼底微不可查地闪动了一下。
旋即关掉手机,埋头签文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16章 永春佛手
二楼有三间房,两间卧室,一间厨房。
大嫂把阳面的那间留给他,自己却睡阴面的屋。清源雨水多,下一次雨,屋里能潮三天,宋知注意到,她卧室屋顶的墙皮都有些斑驳了。
他三下五除二地把两人的被褥都扛了出来,挂在茶庄门口的晾绳上,又将两个人的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通。
嫂,你住我那间吧。他站在楼梯上说。
不用,搬来搬去那么麻烦,我住得挺好的。大嫂用干布擦着货架上的瓶瓶罐罐。
哪儿好?被子都潮了,晚上能睡好吗?
能,你甭操心了。
宋知心下一软,站在原地叫了声嫂子。
你对我真好,你以后就是我亲姐。
他把陈正蓉说得怪不好意思,她笑着回头,问小叔子:怎么了这是?
宋知从楼梯走下来,接过她手里的布,把高层货架上的东西全擦了一遍:我听我妈说,当时也是你主动跑来南方照顾我的。
能为我这个不懂事的做到这个份儿上,我真是
突然多愁善感了,一点不像你。她一面笑,一面把柜子上落的灰吹走:没事,我也是在家闲着没事干。
自从嫁到你们家以后,我就把原来柜姐的工作辞了,你当时说来南方开茶庄,我一直说要跟过来,不只是为你,也为我自己。
我想忙起来,把脑子这块一亩三分地儿占满,这样我不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嫂子说完,端着塑料脸盆去洗手间换水。
宋知沉默地盯着面前罐子上的标签看。
上面的小楷写得极为认真。
他注视着这些字,好像就能体会到,自己是用了怎样心情写下它们的。
宋知用清水洗了一遍茶案,一切就绪后,他坐下来,给收银机开机。
他随手翻了翻上面的入账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上面的账乱七八糟,表格里的数字东一个西一个,也不知道原来都记了些什么玩意儿。
上一年的收入将好够开店成本,还略有亏损,能坚持到现在,全靠着肯往里砸钱
啥也不是。
宋知抬头问向涮拖把的大嫂:咱们原来客户多吗?
不多。
他皱眉:都是怎么来的?
是外地的大茶商,买些便宜的,拿回去倒卖。
那咱们这儿贵一点的茶叶呢?宋知抬手指指货架高层上的凤凰单丛、大红袍,还有价格不菲的金瓜贡茶。
那是你自己喝的。
宋知面色赧然:这得有十几斤了吧?几两就够人喝上几个月了。
对,大嫂说:你还喜欢送人,不止送你朋友,还送散客,出手特别大方。
宋知噎住了。
真行!
这是做生意吗?
感情大嫂陪他喝了一年西北风?不被他亏得倾家荡产,都得感谢大嫂勤俭持家了。
宋知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么随意一人,说好听了叫恣意妄为,开店就为图一乐呵,说难听了,叫脑子有泡!
还给方成衍四十七万后,他兜儿里只剩六千五。再看一眼收银机上的负两位数,宋知这下人老实了。
得!
拢共一点家底儿,全让他给攘秃噜了!
食品检疫局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宋知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关掉收银机,帮嫂子拖地。
直到将近傍晚,才等到检查的人来了。
前些年,镇上来了一个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儿,叫田嘉木,是土生土长的清源人,而且还是镇上唯一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毕业以后,他专门回家乡报考村官儿,成了村主任助理,专门负责管理茶市这一片儿。
大家都觉得老田家这孩子有出息,果不其然,宋知以前天天逛的那个茶市和丘陵地带的茶叶生态产业园,都是由他提议给上级政府后,才修建起来的。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在田嘉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两年里,便奉行得淋漓尽致。
他刚得到村组织的特设岗位,就制定了初步工作规划。为此,这个年轻人苦心了解茶叶产业,走访茶园,做出了一份完整的清源镇茶叶产业调研报告。
随后,针对清源镇本地茶业特有的状况和发展窘境,提出了诸多建议。
方老爷子对方成衍说的那个怀有抱负的领导,便是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方成衍初来茶市时,了解过周边的基础设施。
那些地方也皆是由田嘉木着手安排,找工程队建的。
无奈他还是新手,不能方方面面都顾全,政府拨款也很有限,所以做得并不完善。他自己也觉察得到,一番思量后,田嘉木决心先把产业链发展起来,再用挣来的收益回头弥补。
他带着食疫局的人挨个挨个检查到日涧茶庄这里时,午饭还没顾上吃。
已经是晚上六点了。
他看到一个同龄的青年蹲在门口,正用热水煮茶碗。
随后,一个面善的女人便朝他们迎了过来:您好。
田嘉木也回了句您好,他进门环视一周,觉得这家茶庄可以说是这条街上最拿得出手的。
下午逛的几家甚至把门市当成了仓库,就在大门口加工茶叶,质量和卫生根本不得保证。但这里不仅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装潢也格外精致。他第一眼便在心里打了八十分,抬腿迈进去。
宋知等得都快失去耐心了,也不见人来。
结果,再抬眼时,视野里忽然冒出来两条细细的腿。
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