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妹也笑的眼泪水都流了出来,哎哟两声后揉了揉肚子,手背擦拭了下眼泪水。
“你在学校乐理课成绩最好,分配到大剧院正好发挥你的才干,以后我和你娘说不定唱你编剧的新戏。”
五年前。
七妹在第一个婆家吃苦受罪。
赵家寡妇生活无着,不知如何拉扯大孩子。
五年后。
无论生活的心情如何,在生活水平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
希望。
第二天。
赵锐和母亲两人一同去了北平大剧院。
赵锐带着的手续,去找北平大剧院的管事,赵家寡妇虽然不放心,但也没有去跟着。
和赵锐一批分来北平大剧院的,总共只有三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在学校乐理课上的成绩,常年包含前三名,本来大剧院是分配不到毕业生的。
考虑他们的特长后,学校还是支持了三个孩子分配的方向。
也是小王爷强调过的。
乐理的重要性并不差于别的学科,是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
北平大剧院对这三名毕业生非常的看重。
去年的毕业生,没有北平大剧院的份,连北平大剧院都没有,别的剧院更不提了。
今年难得分来了三个毕业生,如何能不重视呢。
这说明剧院的地位比往年提高了。
周世子终于按捺不住,偷偷摸摸的返回了北平大剧院,燕世子很客气,也很好说话。
并且能理解自己的喜好,还说自己的喜好并不是坏事。
这么好的剧院,竟然是燕世子办出来的,只可惜燕世子对乐理不太在行。
否则周世子就要把燕世子当做自己的知己了。
如果说当今大明,谁对医药学一道上最厉害,那周王无疑是有资格参与评选的人。
那么在编剧戏剧一道上谁最厉害,周世子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巅峰,但也处于前列的水平。
周世子的水平,可以说超过绝大多数内行人。
毕竟人家的环境和资源在这里。
“三脚香炉中间摆,下摆四支小蒲墩,无色云头天花板,六六长幡挂响铃,七星灯挂在幡先沿廊下……”
大剧院的工作室。
十几名工作人员,有男有女围着周世子,听着周世子唱的小曲,脸上感到不可思议。
周世子不但懂各地的小调,声色竟然也独特,唱的别有味道,一下子就把人跟吸引住了。
周世子很开心啊。
他老子整日沉迷医药,却还天天管自己,不让自己摆弄戏曲,竟然说自己玩物丧志。
岂有此理。
现在来到北平,就像放飞了自我。
周世子不但唱,还舞动了起来。
“这就是余姚腔啊。”
有人感叹道。
“对,我刚才所唱的就是你们讨论的余姚腔,这余姚腔在浙江一带非常有名,江淮地区广为流传。”
周世子就像一部戏剧百科全书。
大明各地的戏曲腔调他都能唱出来,让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们惊为天人。
北平毕竟只是北平。
大剧院发展以来,竭力收集大明各地的戏剧,可力有未逮,并无法了解全面。
好不容易得到的曲谱,却又不知道唱法和用什么腔调。
还有些外地的商人透漏,说哪里的戏如何如何好听,但连曲谱也没有,北平大剧院就是知道好,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这余姚腔啊,承传新乐府民歌的影子,吸收了市井民众文化,以歌曲带言,百姓们通俗易懂。”
“好处就是更吸引人,好听就是好听,老百姓爱听。”
“你们现在琢磨的新军歌,类似弋阳腔,我也能理解,毕竟弋阳腔在北平流行,你们也习惯了这种,琢磨的东西也就类似。”
“但是威武是威武,可不好听呀,百姓们不愿意听,这样怎么能达到鼓起人心的效果呢。”
周世子仿佛北平大剧院最厉害的乐师,指点着众人们。
“还有那十二平均律。”
“我都怀疑是不是你们剧院发明出来的,既然有了十二平均律,这么多的强调,你们还死守原来的东西,就不晓得融入新的腔调吗?”
周世子很不满大剧院的发展。
刚开始他被大剧院的形势惊讶的合不拢嘴,惊为天人。
可长时间接触下来。
许多细节方面让周世子痛心无比,就好比绝世美人脸上却长满了麻子。
这也是他放不下北平大剧院的原因。
不把这些脸上的麻子解决掉,周世子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觉得人生都没有意义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下无敌的骑兵和步兵
北平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军工联合办主任陈亨;燕王府长史府右长史、军工联合办常务主任金忠;燕山中护卫指挥同知、军工联合办副主任朱能;军工联合办副主任马王宣。
朱高炽带着一帮人员,视察军工厂。
长刀一厂、长刀二厂、制式军刀工厂、盾具工厂、火药工厂、纸弹包装厂、鸟铳制造厂,厢车制造厂、轻炮铸造厂、大炮铸造厂、军粮制作厂、军械工厂……大小二十余家工厂。
一杆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由鸟铳制造厂生产。
“自生火铳射速快,装填快,效率远高于鸟铳,但是缺点很大,因为火石质量的原因,打火率很低。”
一名技术人员在旁边介绍,周边加上各厂厂长,几十号人显得热闹。
十把样品整齐的摆放在桌面。
陈亨好奇的拿过一把,扣动扳机试了试。
打火装置发出“咔”的一声,装在里面的火石与蛇杆撞击,可以看到溅起的火光。
虽然没有实弹射击,但陈亨戎马一生,当即看出了其中的厉害。
忽略了技术人员刚才所言打火率,异常慎重的说道:“自生火铳应该立即投产。”
“自生火铳还在研发过程,到底能不能投产,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做。”
朱高炽笑着说道。
鸟铳能造出来,燧发枪当然也不成问题。
但是火石的问题不解决,燧发枪在实际应用中就无法发挥该有的作用,还不如火绳枪的效率。
犹如木桶理论。
各方面的木板都很长,远高于鸟铳,偏偏有一块木板异常的短,那整体上就失去了优势。
朱高炽虽然不懂实际详细的技术,但是他对于火器的发展有了解,明白最终还是要靠技术。
厂长和管事们,听到小王爷的话松了口气。
否则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陈亨。
朱高炽又笑着说:“不过陈老将军的提议很重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要么去找到新的火石来源,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么研究新技术,通过提炼等方式提升火石品质。”
“我看啊,指望找到新的火石来源要靠运气,唯独研究新技术来突破限制,才是我们的底气。”
旁边的文书,还有工厂方面的文书,纷纷用笔记下小王爷的话。
这是上级的指示,会成为军工厂重要项目。
陈亨满意的点点头。
小王爷对自己人还是非常客气的,虽然否定了自己的话,但也给足了面子。
最主要小王爷说的话有条有理,令人信服。
十把自生火铳在他们手中转来转去,最后回到了桌面上。
然后就是新的鸟铳。
“鸟铳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不过根据军士们的反应情况,把一些使用过程中不舒服的地方改了改,这是最新款式的鸟铳。”
朱高炽拿起一把鸟铳。
现在的鸟铳已经与后世的步枪款式有了九成的相似度,但是因为打火装置的区别,还是能看得出区别的。
鸟铳很长,朱高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的技术水平提高,流水线作业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离不开你们的努力。”
“既然有了流水线作业方式,可不可以生产制式铳刀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