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页(1 / 1)

('

虽然没有跟张温那么铁吧,但有些情报的获得渠道,反而更多了。

而马谡的建议,就是从这方面入手,大量的倾销给吴中四大家族们蜀锦和纸张,高价销售煤矿和铁矿。

低价倾销给吴中四大家族纸张和蜀锦,是用来收买吴中四大家族的,而高价销售煤铁矿,则是用来离间吴中四大家族和孙权之间的关系的。

毕竟,孙权也不是傻子,就算要从蜀汉的南中地区进口煤铁矿,但也不会假手他人……这两玩意儿加在一起,可是可以制造盔甲军械的。

孙权除了脑残了,才会把煤铁矿进口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吴中世家去做。

所以啊,东吴的煤铁矿进口,全都是掌握在孙权和孙氏宗族手里的。

可如今,蜀锦,纸张这些消耗品降价,让世家赚的盆满钵满的,而煤铁矿这种重要战略物资却涨价,让孙权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获得……你让孙权怎么想。

怨恨大汉?!

当然可以,但如今两国是交战状态,没彻底断掉这个煤铁矿的贸易已经算是大汉这边在“放水”了,何况区区涨价?!

那不是在情理之中的么?!

孙权就算怨恨大汉,他要有这个本事,就起兵来战呗……没这个本事,就只能憋着这口气。

可孙权这个人,哪里是那么容易憋住一口气的人。

再加上如今东吴内部的朝争不断,内部不稳……孙权要是不找机会对吴中世家下手,一边剪除吴中世家羽翼,一边捞取好处,那才是怪事呢。

所以啊,马谡认为,只要这么做,就可以破坏吴中世家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再加上纸张和蜀锦的拉拢,未必不能收买一些吴中世家为大汉所用。

张溪听完了马谡的建议后,若有所思。

说实话,马谡的这个建议吧,放在这个时代下,其实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从利益下手,成功率还是有的。

但是吧,张溪总觉得,这么做,就算成功了,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

毕竟,不管是吴中世家还是淮泗集团,他们其实都很排外,而且他们的核心利益都在江淮一带。

收买个把世家大族确实是有可能,但让大部分吴中世家放弃自身利益,化身带路党……就靠这点纸张和蜀锦的价值,可远远不够。

这年头世家大族是什么德行,谁还能不知道么?!

如果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根本性的损害,不让他们跟孙权彻底翻脸,就收买几个世家,其实毫无意义。

最直观的例子,吴中张氏,之前费祎喂了他们那么多的钱财,而孙权又如此打压他们,也没见他们抛弃在吴中的产业,跑来荆州投靠大汉啊。

说到底,几个钱和家业,孰轻孰重,这些人其实分的很清楚。

所以啊,张溪觉得吧,必须要让这些世家大族受到切肤之痛才行。

办法吧,张溪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概念。

但是吧,确实只是一个概念,张溪其实不太懂这里面的实际操作,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甚至于,这个概念,还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

这个概念,其实就是——直百钱。

第1221章 经济战

直百钱这个东西吧,是当年刘备攻下益州的时候,为了应对府库空虚,避免引发民心浮动,采取的一个经济措施。

历史上的直百钱,作为一个大额货币,其实是一直在流通的,刘备也是靠着这个手段,支撑起了汉中之战,最后定鼎三分天下的。

而随着刘备驾崩,诸葛亮执政之后,敏锐的发现了直百钱的弊端,因此,诸葛亮在保证直百钱铸造水准的基础上,把直百钱和蜀锦做了锚定,规定蜀锦交易,必须使用直百钱。

蜀锦这种奢侈品,肯定是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享用的起,而蜀锦又是官织官造的东西,直百钱的流通,基本都是在官府到世家大族之间,不会流通到民间去,这才在最大的限度内,避免了直百钱的危害。

这是历史上,诸葛亮为了限制直百钱的恶果,所做出的决策。

可问题是,既然诸葛亮规定直百钱和蜀锦挂钩,那么不管是通过官方公开的贸易渠道,还是通过官方走私的渠道,蜀锦流通到天下各地,不管是曹魏还是东吴,直百钱也跟着蜀锦一起,流通到了曹魏和东吴的地界。

这中间,真不好说是不是诸葛亮故意的,反正吧,随着蜀锦的流通,直百钱也到了另外两国的地盘,直接造成了两国物价的飙升。

这其中,魏国的经济情况更加复杂,其中有朝廷的问题,也有世家大族的问题,曹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曾经试图增发铜钱,改善经济……但这些政策,要么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铜而功亏一篑,要么是在蜀锦贸易的冲击下,名存实亡。

甚至出现了部分边境州,民间既不相信直百钱,也不相信魏五铢,退回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连曹丕都管不了。

曹魏的内部关系复杂,各利益集团之间都有自己的诉求,再加上曹魏经济体量大,少部分区域经济受损并不影响大局,因此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在东吴,孙权可受不了这样的贸易逆差。

这时候,东吴有个叫谢宏的人站了出来,给孙权建议……既然蜀汉用直百钱绑定蜀锦贸易,借此收割东吴财富,那么咱们为什么不能也效仿为之呢?!

然后孙权就搞出了一个“大泉当千”来对抗直百钱。

老子面额比你大十倍,但铸造的工艺和分量不过比直百钱稍微厚实一点而已……怎么算,我东吴也不会吃亏。

但问题是,蜀汉内部,直百钱的流通是锚定的蜀锦,民间交易可是被严格控制的,所以诸葛亮还能控制住直百钱的危害。

可在东吴,孙权可没有什么奢侈品值得他把“大泉当千”锚定,这个大额货币,孙权也无法限制只能在对外贸易中使用……这就导致了大泉当千流入了民间,造成了民间物价大幅波动,民生不稳。

后来孙权也及时察觉到了大泉当千的危害,下令禁止使用和流通这种货币,顺带不要脸的甩锅给谢宏,说是谢宏出的馊主意……这事儿就此不了了之了。

有一说一,其实谢宏说冤不冤,但说不冤,那是真的冤。

是,谢宏提出的经济策略太过于草率,造成了严重后果,确实是有他的责任的。

但这年月,能看到增发大额货币的好处,用来打经济战的人,至少在经济一道上,肯定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没用好这个手段,不代表是他能力的问题,可能是经验问题,也可能是决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完全怪谢宏一个人。

当年刘巴提出直百钱,乍一看也跟谢宏的提议相似,只不过是刘巴经验更加老道,提前约束了一波直百钱的流通范围,只能在官市流通,后来诸葛亮又加了一个补丁,才让直百钱的危害没那么大。

其实谢宏也有这个机会的,只是孙权眼看局势不对,自己不想担责,让谢宏背锅……那谢宏能说什么。

谢宏从此消失在了东吴的政坛,毕竟大泉当千这个玩意儿,不仅仅是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连世家大族也深受其害,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错了。

以上,就是直百钱这个东西,在历史上,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当然,在这个时空,直百钱就是一个临时性的经济政策,随着张溪南征南中的时候,发现了大量易开采的铜矿,煤矿,以及让益州世家参与进铜矿瓜分,提高产能后,大汉就从来没有缺过钱。

甚至来说,大汉的新五铢钱,因为铸造精美,曾经一度流通到曹魏,东吴等地,替代魏五铢和吴五铢,成为最受欢迎的货币。

本来吧,这也是一个搞经济战的好渠道,但是吧,随着刘巴的逝世,大汉朝内部再也没有一个能够主持大局,搞经济战的人才了。

这点,张溪这个半吊子,诸葛亮这个什么都懂一点的全才,都比不上刘巴这个专业人才。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