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页(1 / 1)

('

这真的是出人意料的一支援军……不仅出乎了郭淮的预料,也出乎了姜维的预料。

姜维还以为,至少还要有五天左右的时间,曹魏的援军才会抵达……没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

而郭淮呢,这会儿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是觉得天佑大魏,大魏宗室终究还是后继有人的,这个曹宇,光从这次急速驰援来看,军略方面的造诣应该不差。

郭淮算是暂时放心了。

只要延津保住了,那么郭淮就可以继续缩在酸枣不出,跟魏延这么干耗着……等到大魏的后续援军尽数渡河来援后,这里的局势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了。

可姜维这边,随着曹宇率领的援兵抵达延津后,也下令暂时停止进攻,开始思考对策。

姜维并不知道魏军的援兵到了多少,但从延津防守兵力的增加数量来看,至少有五千人……而且,随着这批援军的到来,后续援军肯定也会陆续到来的。

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攻克延津渡口了。

为此,姜维经过一番思考过后,做出了决断。

首先,姜维分兵一万,由麾下偏将阎芝率领,返回酸枣,跟魏延汇合。

其次,姜维向濮阳方向求援,希望文钦能在保证濮阳安全的情况下,领兵过来助战。

而姜维的计划,说白了,其实还是魏延的那一套——围点打援。

只不过,魏延的围点打援,围的是延津,打的酸枣的援军,而现在姜维做出的改变,围的是酸枣,打的,却是延津的援军。

姜维预判,随着延津的魏军兵力增多,必然要想办法重新沟通酸枣和延津之间的联系,保证这条通道的畅通……这样的话,延津的魏军,必然会选择主动出击。

而姜维要做的,就是在这里堵住魏军的出兵路线,让魏军无法全力出击,去配合酸枣的郭淮前后夹击魏延所部。

而分兵给魏延,让魏延兵力增加到两万人以上,围攻酸枣,又会迫使延津的魏军必须想办法突破姜维的拦截,前往酸枣稳定局势。

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要么魏军集中兵力跟姜维野战,先击破姜维所部,然后再南下酸枣,要么,就是分兵出击,一部分人缠住姜维所部,另一部分人领兵去支援酸枣。

在姜维看来,魏军选择第二种的可能性,会高于第一种。

即使姜维分兵一万给魏延,自己手里还有八九千的兵力,再加上文钦及时来援,依然能保证可用士卒在一万人以上。

以自己的指挥能力和谋略,以大汉禁军的战斗力,如果不求大胜,只求牵制的话,牵制两到三倍的敌人,姜维还是有信心能做到的。

因此,曹魏方面,只要在延津没有聚集三万以上的兵力,是无法突破自己的拦截,去支援酸枣的。

所以,对延津守将而言,最经济实惠的方式,就是同样派人牵制住自己,然后分兵去支援酸枣。

而既然是分兵去支援酸枣,兵力必然不会太多,最多也就是万把人左右……魏延手里有两万余士卒,在野战中伏击一万魏军的援军,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这样,新一轮的围点打援,就有了操作的空间。

而只要在这样的围点打援之下,消耗掉一部分魏军的兵力……往好了想,可以重新获取战场优势,进而对延津和酸枣分而取之。往坏了想,至少也能维持住现在的战略平衡,持续给兖州的司马懿的后路制造压力。

这就是姜维现在能想到的,最好的应变办法。

而随着姜维开始应变,汉军的兵力调整也在顺利的进行中。

曹魏这边,第一个发现情况不对的,当然是延津渡口的蒋济……自家正面的敌人突然减少了一半,蒋济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而已蒋济的战略思维,再加上姜维分兵去的方向,略加思考一下,蒋济大概就猜到了姜维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其实是蒋济最好的破局时刻……趁着姜维分兵以后的兵力空虚期,主动出击,一举击破姜维,那么整个战局就彻底反转了。

可问题是,蒋济做不到。

曹宇只带了五千士卒过来,即使加上延津渡口剩下的守军,总兵力也跟姜维差不多……贸然出击,以蜀贼之前表现出的战斗力,好像没什么胜算。

因此,蒋济只能是按捺住性子,耐心的等待,等到杜恕率领的剩余禁军能尽快赶到。

很显然,蒋济还是对大汉禁军的战斗力没有直观的认知,在他看来,同等兵力下,大魏的士卒确实干不过蜀贼,但只要兵力够多,堆也能堆死姜维。

所以啊,当三天后,杜恕率领的剩余两万五千士卒抵达延津渡口后,蒋济立刻献计,希望曹宇亲自领兵出战,击破当面之敌。

曹宇再次欣然采纳……没办法啊,曹宇真的不懂这些,但既然是蒋济的建议,自家国相杜恕也表达了认可,那自己照着做,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仨凑一块,只看到了自家兵力是城外蜀贼的三倍多这一个优势,压根没想过,这三个人中,就没有一个人,是擅长军阵指挥的存在。

或者说,蒋济想到了,但蒋济也没太当回事而已。

三倍以上的兵力,就算自己这方指挥差一点,用兵力怼也能怼死对面的……这就是蒋济最现实的想法。

然后吧,曹宇就正式领兵三万出战,自己领一万士卒坐守中军,左军一万士卒交给了蒋济指挥,右军一万士卒交给了杜恕指挥。

而姜维这边……姜维看着这个布阵就有点想笑。

这都是什么军阵白痴,居然摆出这样的阵型出战?!

看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的多了!!!

第1130章 兵力调整

此时的姜维,确实还没有等来文钦的援军,他手里依然只有八千士卒可用。

而对面的魏贼,却是主力尽出,三千人留守延津渡口,三万大魏禁军主动出击。

兵力对比近乎四比一,面对的又是传说中的大魏禁军……说实话,战前,姜维的心情还是很凝重的,担心这次是不是自己有些托大了。

可当姜维看到对面魏贼排出的阵型以后,这种担忧瞬间就没有了。

魏军排出了锋矢阵出战,从这个排兵布阵看,很明显就是要用强攻,一举击破自己……布阵上是没啥问题,但这个排兵就让姜维想笑了。

锋矢阵嘛,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的作战侧重点的。

有些人比较喜欢在两翼囤积重兵,一开战就立刻中军前途缠住对手,两翼突击,从侧翼击破敌军阵型,从而获取胜利。

有些人比较喜欢在中路囤积重兵,两翼以骚扰为主,中军破敌。

像对面这种三路兵马平均分配兵力的战法,不是没有,但对主帅的指挥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这么做,其实就是在开战前先保持三路攻防均衡,同时根据战场局势变化,重新选择到底是主攻侧翼还是中路突破……中间是要进行兵力调整的。

而且,如果是这么排兵布阵的话,是不会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士卒都列阵待敌的,必然会保持一支数千人的预备队,用作之后变阵增兵的变化需要。

比如说张溪,郭淮,都曾经这么用过锋矢阵,但两人都有高超的临阵指挥能力,也都各自保留了一支可以应变的预备队。

可如今在延津渡口的曹魏阵营里,姜维实在想不出来谁有这个能力来主持这个锋矢阵的调度,也看不到魏贼有任何的预备队兵力。

蒋济的能力如何,姜维已经领教过了,这人的策略应对是毫无问题的,但指挥水平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而魏贼新来的援军主帅上,写的是一个“曹”字……说实话,自从曹休,曹真相继病逝后,曹魏方面曹姓的宗族将领,姜维真没听说谁有比较出色的能力。

而且就算有能力,姜维也不怕……现在的姜维,对自己的能力同样充满了信心。

对上郭淮的话,可能姜维还要小心应对一下,但如果只是对阵蒋济或者不知名的曹姓魏将,那姜维还是不怕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