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肃是坚决反对,甚至不惜因此跟老爹大嗓门的嚷嚷……然后王朗就反问王肃,你这个对着父亲乱吼乱叫的做法,是哪门子的诗书传家,礼仪著世?!老子没死呢,轮不到你个小混蛋当家做主!!!王朗还能不知道王肃的想法……不过是看王氏在回到邺城后,门庭冷落,他心里不平衡了。找孙女回来,真就未必是为了孙女好,心里藏着什么样的小九九,当爹的能不知道?!王朗写信给张溪,未必没有把这事儿彻底坐实的想法,也省的将来真的出了什么意外,自家儿子眼界又不够……真把好事儿变成了坏事,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王朗是真的不懂,王肃凭什么就那么的看不上张溪……就因为他是寒门出身?!可你别忘了,咱们东海王氏崛起也不过三代而已,你老子当年也不过是一个县长出身罢了……一旦季汉三兴的话,焉知颍川张氏将来不是豪门世家?!这是给咱们王氏留的后路,可不能让这个蠢蛋儿子给搅和了。第983章 联姻其实王朗的心态,跟现在河洛的大部分世家的心态,都差不多……或者说,王朗看的更远一下,眼界也更开一些。王朗是早就觉得,随着大汉击溃大魏的关中反攻,将来攻下洛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个时候王朗就抓住机会跟张溪结亲,提前给东海王氏寻求了后路。而如今这些河洛世家们,跟王朗比起来,可就差了一点……他们是在大汉攻下洛阳后,这才有些后知后觉的发现,大汉,真的有可能要三兴了。因此,此时的河洛世家们,可以说心情是非常的矛盾的。他们当然也想结交大汉,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但鉴于不管是河东还是河内郡,都在大魏的实际控制下,这种想法又不能摆在台面上来。甚至,这些河洛世家们,多少也有点担心,万一在将来大魏的反攻中,大汉守不住洛阳……那自己这些人的提前投资,是不是就彻底打白漂了?!真的,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们,你们真的别认为他们多么的有节操,这种首鼠两端的事情,他们可不是干了一回两回了。当年官渡之战时,这帮河洛世家就这么操作过一次,身在曹操的控制范围内,但依然不忘跟袁绍保持联络,有些人甚至跟袁绍互通情报……而曹操在官渡战后,对此的处置方式,也只能是烧毁来往信件,过往不究。是曹操心胸宽大么?!当然不可能。只是曹操非常清楚,这帮河洛世家有一个算一个,基本全都跟袁绍有联络,真要挨个追究的话,曹操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曹操早年又不是没有试过打压,分解世家大族的力量,甚至对所谓的名士也不屑一顾。可结果就是整个兖州集体造反,曹操不仅被自己的好友张邈背叛,本人更是差点死在那一战里。自那以后,曹操深受打击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世家大族所蕴含的能量,同时也更加清楚世家大族的德行……有些事情,不是他曹操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反正大局已定,这帮世家也没得选了,只能支持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得了。这也是曹操始终不太喜欢河洛世家,后来当了魏公,给自己选封地选在邺城的原因之一。这年月的世家大族,就是这个德行,嘴上说的多好听,到最后,还是看利益……谁能给他们的家族带来最大的利益,他们就支持谁。这点上,诸葛亮其实也很清楚,但诸葛亮也知道,这些河洛世家在如今的局势下,依然还是很有用的。如果能争取到足够的河洛世家支持大汉,或者不需要他们明面上支持大汉,私底下能有联络,对将来的两国交战,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此嘛……“让小忠儿跟弘农杨氏联姻?!”张溪是真的没想到,自己才刚刚顺道去了一趟谷城县,拜访了王氏族人,接上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结果刚到洛阳,诸葛亮就说起了另一桩婚事。小忠儿说的是邓艾的长子邓忠。邓艾父亲早逝,如今只有母亲在世,而诸葛亮也不可能亲自跑去跟邓艾的母亲商量这个事情,邓艾本人又在巩县防备虎牢关的司马懿,轻易不能离任……正好,张溪作为邓艾的师父,这个事情跟张溪商量也是一样的。可问题是……“小忠儿今年才九岁啊……丞相,这不合适吧?!”张溪满脸纠结的,向诸葛亮提醒道。诸葛亮也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可先定下亲事,待成年后再婚嫁便是……若非汝子与东海王氏已有婚约,亮又何至于出此下策!!!”诸葛亮也是没办法,这才跟张溪说明他这么做的原因。这一切,都是诸葛亮为了收拢河洛世家大族人心,所想出来的办法。河东,河内世家大族们,因为地处黄河北岸的曹魏控制区,诸葛亮要拉拢起来,难度太大,而且人家也不会在现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贸然站队。因此,诸葛亮只能从弘农,洛阳,甚至是颍川的世家大族入手,表现出对世家大族亲善的态度出来,打消这些世家大族对大汉的抵触感。毕竟,大汉在蜀地和关中实施的世家政策,在这些河洛世家看来,并不是一个多么友好的政策。谁也不想在有的选的情况下,放弃现在享受的各种优待,跑去跟一个对世家多有提防的政权搞好关系。所以,诸葛亮必须要降低这些世家大族的警惕心里,而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姻。虽然这么做,会让这些世家大族们找到可以影响大汉朝政的通道,但相对的,一旦和大汉这边的重要官员亲族联姻的话,大汉将军攻略中原各地,受到的阻力也会少掉很多。先拿弘农,洛阳等地的世家大族打个样,降低河东等地对大汉的抵触心里,这样诸葛亮的渗透计划,才能更好的执行。再一个……弘农杨氏,那也是四世三公的顶级世家,虽然这些年有些衰弱了,但对河洛地区的世家影响力依然非常的大。再加上在上次北伐过程中,人家弘农杨氏确实是立下大功的,偏偏诸葛亮为了引诱司马懿主动出战,又对弘农杨氏的分支下手……虽然最后还算体面的解决了这个事情,但多少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所以,现在让张溪的亲族子弟跟弘农杨氏联姻,也是为了安抚弘农杨氏,让弘农杨氏安心为大汉出力,稳定地方世家的情绪。本来吧,诸葛亮也不会把心思动到才九岁的孩子身上去,这不是实在没人可选了嘛。在洛阳的这些大汉官员里,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诸葛亮都盘算上了。自己的长子诸葛乔已经娶了张溪的闺女了,人家世家大族也不会允许自家的嫡女给人做妾,否则就不是交好世家,而是嘲讽世家。而诸葛亮的小儿子,也是黄月英所生的亲儿子诸葛瞻,如今才三岁……再不靠谱也不能给三岁孩子定亲吧。至于张飞,费祎,蒋琬,陈祗等人的情况大多都是如此,孩子不是已婚,就是年龄尚小,不适合作为联姻对象。剩下就只有魏延,黄权两人比较合适,他们俩的儿子也分别被诸葛亮介绍牵线,跟洛阳世家大族的人联姻了,一个都没跑的了。而弘农杨氏呢,比较特殊。弘农杨氏的联姻要求,不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而是弘农杨氏的家主杨炳自己提出来的,而且本来的联姻对象,是张溪的长子,小正儿。但王朗跟张溪约定婚约这事儿吧,别人可能不清楚,诸葛亮还是知道的,因此,诸葛亮代替张溪婉拒了杨炳。本来以为这事儿到此就结束了,毕竟王朗也是海内大儒,虽然不及你家祖上四世三公的荣耀,可也不是小户人家,总不能逼张溪跟东海王氏解除婚约,或者是你们杨氏嫁给人家儿子做妾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