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江夏郡是黄氏的地盘,其他人插不进手。好不容易等到黄氏举族去了成都,江夏郡也从东吴手里要了回来,荆州世家们刚刚把手伸进去,投入了不少的钱粮,可还没等捞回成本呢,江夏又被东吴给夺了回去……没亏本都算是好的了。这里面亏最大的,就是江陵的世家们,他们到现在都憋着一肚子气呢。至于荆南四郡,以前的襄阳世家是不会对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动心的……可如今不一样啊。自打张溪跑去荆南进行什么改淤为田的项目后,十几年的时间发展下来,长沙,桂阳,零陵附近的沼泽淤泥地,已经被改造成了大片的土地良田。当然,这里面出钱出力最多的,肯定是江东的那帮土鳖们,要没有他们持续对长沙,桂阳两地的投入,不可能出现这么大规模的良田平原出来。但荆州世家可不管,这些地方都是荆州的地盘,你们江东人凭什么跑到荆州的地盘来搞七搞八的?!这不是咱们贪图那点地,主要是这个归属得说清楚……荆南四郡,那是荆州的荆南四郡。别的不说,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一定要拿下来。所以嘛……对于荆州世家来说,张溪出镇江陵,更大程度而言,是好消息大过坏消息的。就这样,在安抚了一通襄阳世家之后,张溪又在襄阳停留了快一个月,协调处理各种堆积下来的荆州公务,一直忙到六月中旬,才启程前往江陵。同行的,还有三万北征结束休整的荆州郡兵。而随着张溪带着三万荆州郡兵南下江陵,第一个撑不住的人,就是公安守将陆凯。去年年末,随着荆州军陆续回援,东吴方面眼见目的已经达到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撤兵。周瑜撤回了江夏,而朱然则撤回了陆口。至于攻下来的公安县,也不能不留人看守,毕竟江对面就是江陵,这么重要的地方,既然打下来了,肯定要守住。朱然就留下了陆凯和五千士卒镇守公安。以往呢,面对江陵城内的石苞和两万余人的守军,陆凯防守公安的压力真不算太大。毕竟石苞要考虑的是整个江陵附近地区的防务,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公安县城,所以石苞虽然兵力占优,但倾巢而出来攻打公安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再加上江东有足够的水军优势,完全可以在江陵发动进攻前用水军封锁江面,因此江陵对公安的威胁,真的不是很大。但现在不行了……如果算上张溪带来的三万士卒,整个江陵城囤积了五万多荆州郡兵,这是要干什么?!防守一个区域,用不了那么多的兵力的吧?!陆凯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下令开始战备坚守,同时快速向陆口的朱然求援。而除了陆凯感到紧张外,朱然和周瑜两个人也开始了自己的应对。这两人不管是战略经验还是战略嗅觉,都比陆凯要强,陆凯能察觉到的危险,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朱然的应对很简单,派出大量水军巡江,防止江陵方面偷渡长江,对公安发动突袭。然后朱然赶紧上奏给吴大帝孙权,让他在豫章等地准备好援军,同时也写信给周瑜,希望周瑜对陆口侧翼做出保护性防守,拱卫陆口侧翼的安全。朱然经过自己的判断,认为蜀贼很有可能会对公安动武。而周瑜呢……周瑜其实非常认可朱然的判断,但问题在于,周瑜也不能否决掉,张溪是要顺势从水陆两条线,夹攻江夏的可能性。因此,周瑜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亲自率领水军进驻夏口,看住汉水往长江的通道,同时让张承率领五千士卒入驻竟陵,防止张溪从陆路进犯江夏郡。至于朱然的要求……周瑜入驻夏口,等于就是拱卫了陆口的侧翼,一举两得。应对是做完了,但周瑜还是有些犹豫。倒不是犹豫这样的军事安排有没有什么问题,而是对张溪的行动目的,充满了怀疑。蜀汉真的是做好了跟大吴翻脸的准备了么?!这个问题,别说周瑜吃不准,现在在建业坐镇的孙权,也有些吃不准。虽然陆口和江夏两个地方都来报,说是蜀汉有异常兵力调动,有可能对东吴地界发动进攻……但是不是这样,孙权还是有所怀疑。真就这么翻脸么……蜀汉哪里来的底气?!不是刚刚打完一仗么,这才不过半年时间,就缓过气来了?!还是说,张公的判断出错了,其实蜀汉根本就没有想要跟大吴维持现状的意思?!不得已,孙权再次派人去请张昭过来议事……这事儿不对啊,说好的坐山观虎斗呢?!于此同时,周瑜却接到了一封来信。信是张溪寄来的,这就已经很新鲜了……都多少年两人没有书信来往了?!而信里的内容,就更加让周瑜含糊了……信中说,张溪在乌林江边设摆一小宴,宴请周瑜过江一叙。这混蛋小子……搞什么名堂?!难道还要来一次划界单刀宴?!第907章 请帖张溪这次调任荆州牧,是带着目的来的。根据长安议事的决策,张溪到荆州,是要给东吴足够的压力,让东吴对上次北伐作战期间偷袭荆州的事儿,给出一个说法和代价的。按照诸葛亮和张溪折中的处置措施,张溪在领兵抵达江陵后,第一时间就找来了石苞,询问他江陵水军的战备情况。要兵压公安,水军是必须要有的。越江攻打公安不是什么难事儿,如果只是运兵到对岸,多搜集一些百姓的渔船也能做到,真正麻烦的是后勤补给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江面水战上保持住一定的势力平衡,即使运兵到了公安地界,遇到敌军死守城池的话,后勤补给跟不上也白搭。所以,要出兵威胁公安,甚至直接跨江攻打公安,手里至少要有一支能阻挡江东水军于一时的荆州水军部队。结果石苞给出的答案,让张溪大失所望。现在荆州共有水军两千人,战船有蒙冲战舰一艘,大小走轲三十余条……特么还打个屁啊。这点兵力,这些战船,都不够人家东吴水军一次冲锋的。可这事儿呢,你也不能怪石苞,可以说是上次北伐大战的后遗症。上次北伐,为了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把江夏水陆郡兵撤到襄阳去,江陵的水军也被抽调了不少的士卒和战船去参与那次撤退。之后为了防备已经占据了江夏的周瑜,文聘临时扣留了这些水军和战船,用来守卫襄阳城。现在好了,这些水军全都回不来了。没办法啊,战船又没有装轮子,不能从陆地上回来吧,只能走水路啊。而从襄阳通往江陵的唯一一条通道就是走汉水,经夏口,入长江,然后逆流而上返回江陵。问题是,汉水的上游部分,是控制在大汉手里没错,但下游部分,却是经过江夏郡内的。这地方现在在东吴手里。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刘表能容忍黄祖的原因之一……守住江夏,就能让荆州水军有完整的作战能力,否则的话,就会跟现在这样,被人切成两段,守备有余,进攻不足。以前孙刘联盟的时候,这个问题也不大,当年关羽北上进攻襄樊,就是从东吴控制的江夏郡内借道,率领水军北上的。但现在不行了,两家基本已经是撕破脸皮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初制定北伐策略的时候,张溪和诸葛亮在取舍上,确实犯了点错误,但问题是,张溪也没想到文聘会擅自扣留江陵水军,用来守卫襄阳啊。这事儿吧……现在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没有意义了。在得知了现在江陵水军兵力,战船严重不足后,张溪立刻开始写信。一共三封信。一封是写给襄阳文聘的,命令他立刻整备水军,在汉水沿岸的宜城建立水寨,做出一副顺水而下,进攻江夏的姿态,吸引江夏水军的注意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