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是写给驻守鱼复的陈到,请求他把手下的五千水军和战船借给自己用一下,起码能凑出一支像样的水军部队出来。最后一封,才是写给周瑜的……既然强攻的风险很大,那就只能想想办法,能不能通过政治手段,拿回一些属于自己的利益了。事实上,周瑜接到张溪的邀请,单刀赴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张溪抵达江陵之后一个月的事情了。但不管怎么说吧,该做的准备已经做完了,邀约的时间也已经到了,张溪带着五百人出发,沿途保护自己,一直到抵达约定的江岸边后,才只带着十个亲卫,携带单刀赴会。江岸边,张溪早就命人搭好了帐篷,摆下了两张案几和一些水果……其他的,就没有了。有一说一,张溪其实也对这次会面没报太大的希望,所以一些有的没的,那是能省则省好了。在帐内静坐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周瑜就到了。也是是个单刀亲卫的陪同,周瑜抵达了约定的场所。张溪作为邀约之人,自然出去迎接,礼数不能少了。然后吧……张溪就郁闷了。周瑜老了,头发已经半白了,胡子也蓄了起来,毕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可这货那张脸是真的……即使张溪想找点缺点都找不出来,真不愧是美周郎。而且这货年轻的时候骚包一下也就算了,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是一身亮银甲,配上自身特有的贵族气质,出众的容貌,这些年保养的还算不错的肤色……妥妥的一个中老年帅哥嘛。更让张溪郁闷的是……两人要是站在一起,不看头发颜色的话,张溪都觉得,周瑜跟他是同龄人。可实际上,张溪比周瑜小了十几岁呢。特么长得帅,就是能为所欲为啊!!!不爽的看着依然一副帅哥样的周瑜,张溪还是先拱手行礼,表示问候,然后周瑜才躬身还礼。没办法,这位,既是名将前辈,也算是自己的大舅哥。一阵简单的寒暄后,两人脸上都带着盈盈笑意,互相拉着手,一起进入了帐篷内。在分宾主落座后,周瑜挥手让士卒们退下,前往营外巡查,以防万一……张溪也同样照做了。营帐内,就剩下两名侍者,以及两位主人公了。“既是宴请,为何不见酒水?!”周瑜笑眯眯的,突然问道。周瑜到底是客人,多少还端着点。张溪就没那么客气了,一见没外人了,也就不绷着了,直接没好气的回答,“没那功夫,也没必要……对了,有请帖给你!!!”说着,张溪从袖兜里掏出了一封请柬,递给侍者,让侍者送给周瑜。周瑜也是挺意外的。倒不是意外张溪突然转变的态度,而是意外张溪有请帖给自己……什么请帖?!等周瑜接过来翻看了一下后,顿时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一晃十余年了,连暄儿都要嫁人啊!!!”周瑜感叹的说道。“……若不是去年魏贼犯境,我现在说不定都抱外孙了!!!”张溪用一种酸溜溜的语气,说道。是的,张溪送给周瑜的请帖,是小暄儿大婚的请帖。其实吧,张溪很清楚,周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亲自去参加小暄儿的婚礼的……那是在长安举办的,一来一回少说一个月的时间,周瑜怎么可能为了私事,扔下军务跑那么远。但是呢,按照孙尚香的说法,周瑜能不能来,那是他的事情,但孙尚香是认周瑜这个哥哥的,所以请帖肯定是要给的。很显然,周瑜也明白这里面的含义,接过请帖后,还是很暖心的,说道,“此事我自会上报我主……纵不能亲临,亦会奉上薄礼,以表祝贺。”“免了!!!”张溪赶紧的打断了周瑜的说辞,说道,“我家夫人的意思,这请帖是给你一个人的,你家那位,我们夫妇可没想请!”这话说的吧,周瑜就很尴尬了……当妹妹的不请亲哥哥,却请他这个认的哥哥,看来小妹心里的怨气依然还是没消啊。可这事儿吧,还真的不能怪小妹……至尊虽为明主,但在对小妹的事情上,多少是有些薄情了些。周瑜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干笑,然后……吃水果。没办法啊,某个家伙抠门的,连杯茶水都没有预备。场面一时间尴尬了下来,周瑜一看这架势,“如饮甘醇”的被动技能发作了。“暄儿嫁与诸葛氏,倒也算是良配,伯松为人,我亦有所了解,温文尔雅……”周瑜比较尴尬的找着话题。周瑜本意是想缓和一下气氛,毕竟周瑜是真的认识诸葛乔……在没过继给诸葛亮之前,诸葛乔是诸葛瑾的儿子来着。但这话一出吧,张溪顿时脸色又难看了三分。确实,张溪和诸葛亮两家联姻,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好像确实是良配……如果小暄儿要嫁的不是诸葛乔的话。张溪一直对诸葛乔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诸葛乔的命数……毕竟历史上,这是个短命鬼来着。但是吧,张溪莫名的看看眼前的周瑜……眼前这个短命鬼都活到五十多了,诸葛乔应该也没啥问题吧?!周瑜让张溪给看的莫名其妙,但随即,看看张溪那个不太好的脸色,周瑜心里一动。难不成,元长对这桩婚事,其实心有顾忌,或者并不满意?!再稍微发散开来想了一下,周瑜突然发现,这事儿……其实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啊。张溪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留下的顾命大臣,而如今,两家顾命大臣联姻,而且一个在外镇守一方,一个在内把持朝政……内外勾结,可是为君者的大忌啊。所以……其实蜀汉内部,也不是如外界传闻的那样,是铁板一块吧?!一想到这里,周瑜突然的开始调整语气,用一种赞叹的语气,说道,“如此看来,贵主当真是大度之人,张氏与诸葛氏联姻,共同辅佐汉室,想来贵主可高枕无忧矣。”这话里的阴阳怪气吧,张溪不用脑子想,都能听的出来。不就是阴阳怪气嘛,谁不会啊!!!“我主聪慧仁善,乃有道明君也。”张溪微微一笑,先夸了一把刘禅,然后话锋一转,阴阳怪气的说道,“不似有些人君,专以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为念……公瑾在此等君主帐下效力,想来不甚好过吧?!”“张元长!!!!”好嘛,周瑜气的,直接拍案而起了!!!第908章 谈崩虽然吧,周瑜有时候也会对孙权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对孙权的节操也有点残念……但,孙权到底是自己的主君,也是大吴至尊。周瑜挑拨离间,阴阳怪气的时候,好歹也夸刘禅是“大度之人”,哪有像张溪这样,上来直接就说什么“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的?!那不是阴阳怪气,那是直接开骂了好吧!!!有人当你面这么骂你的主君,在这个讲究“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年代,周瑜怎么可能不怒,怎么可能还跟你和和气气的说话?!拍案而起已经是很克制的结果了,没拔剑都算是周瑜有涵养的表现。周瑜拍案而起,张溪也没惯着……经历了十几年战场厮杀的张溪,还能被你周公瑾的一番做派吓到?!“公瑾以为,我话中有何不妥?!”张溪不紧不慢的说道,“江夏之事暂且不提,零陵,武陵郡之事亦可不讲……偷袭公安,威逼江陵,围攻襄阳,桩桩件件,可是守信诺之主所为?!”这话一出吧,周瑜的气势一时间停滞了一下,然后吧,慢慢开始消散了起来。没办法啊,这事儿……确实是东吴干的不地道,而且,豁出去的,还是他周瑜的信誉。你要说周瑜对此一点不满都没有,那也不可能的。但,这种场合,该辩解还是要辩解的。“此非我主之错也!”周瑜一边慢慢坐下,一边按照早就想好的说辞,解释道,“此前密约,贵主以江夏之地换取我东吴进兵汝南,我方已然做到,取之合情合理。零陵,武陵之事,乃是贵方先行撤兵,导致两郡蛮夷无人约束,横行不法,两郡百姓被逼无奈,只能向我东吴求援,百姓甘愿献土自保尔,非我东吴无故犯境。公安之事……公安在先秦时便隶属武陵郡,武陵既然已经归附我东吴,我等自要遣官治之,乃是贵方守将驱逐我东吴官吏,擅启兵事尔。至于襄阳之事……乃是我东吴忧心颍川魏贼犯境,故而出兵布防,不想引起文仲业误会……此亦非我主所愿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