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诸葛亮巴不得南阳世家联合起来跟襄阳世家闹点什么矛盾呢……这样朝廷才有调节转圜的余地,不至于让世家大族都串通一气。所以啊,这一招,诸葛亮就是故意的。而庞统对此,还真的没怎么反对。庞统是襄阳人,他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襄阳世家的利益,接下来才是南郡世家……至于南阳世家,早在刘表时期就已经割裂了出去,又经历了曹仁屠宛的事件后,彼此就不剩下什么交情了。为了襄阳世家庞统可以据理力争,但南阳世家……庞统表示真没那么熟悉。这就是诸葛亮的第一个补偿条件。而第二个补偿条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只能是私下的传达一下诸葛亮和庞统的意思。那就是——朝廷不会对郡以下级官员,进行直接任命。这个时代,是二元君主制的时代,而当朝廷对地方失去掌控后,二元君主制的弊端就很容易得到展现——我主君的主君,不是我的主君。所以汉武帝才会穷尽一生的加强中央集权。但问题是,汉武帝最后落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头,固然是本人好大喜功的因素,但这里面世家大族也没有少拖后腿。而到了东汉,随着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壮大,连开国的光武皇帝都无法做到对地方的直接掌控,强项令董宣的事儿,虽然最后成为了美谈,但董宣这个人,但凡出现在孝武皇帝时期,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所以啊,朝廷更多的还是采用任命州府官员,间接来控制地方局势……现在诸葛亮继续沿用了这个套路。这个套路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套路,并不足以让荆州世家们觉得得到了好处……但大汉之前采用的是异地为官的套路,而现在呢,对这个规矩执行的,并不严格。诸葛亮私下承诺,朝廷不会直接选派郡守级以下的官员到荆州赴任,换句话来说,荆州各县的县令,县尉,乃至州府的记事,功曹等人,都还是荆州派自己说了算的。只要朝廷一天不正式恢复异地为官的规矩,那帮外地土鳖就绝对没有机会把手伸进荆州。至于现有的郡守级别官员……严格来说,荆州的郡守级别官员,除了潘濬,马良,文聘,习宏,习珍兄弟外,其他的高位,都不是荆州人。荆州牧张溪和荆州別驾从事徐庶都是颍川人,荆州刺史王基是东莱人,南郡太守石苞是渤海人……荆州其实也在好好的执行着异地为官的传统嘛。至于下面的州郡佐吏是哪里人,那重要么?!嗯,嗯,其实并不重要的,对吧。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荆州世家们意外的,觉得这个事儿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还是保住了对地方的一些控制权利,虽然这个权利受到了缩减和限制,但总比直接没有好。总不能,因为这么点权利缩减,就直接煽动州郡造反吧。现在干这种事儿,风险可比几十年前要大的多了,如今的大汉朝廷,可不是当年那个混乱无序的大汉朝廷。如今的荆州牧,也不是那个匹马上任,势单力薄的刘景升了。再加上这些年,关羽对荆州政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军务方面,关羽一直是抓的牢牢的,在荆州军内部,荆州人出任一军统领的人,那是一只手都不到,其中有一半还都是人家的心腹。对,说的就是廖化和邓艾这俩二五仔。至于唯一一个荆州派系的领军大将文聘……丫的还是个南阳人,早年跟襄阳世家的关系一直说不上太好,否则也不会被刘表破格重用了。荆州世家真要造反,以文聘的尿性,不放手来个帮忙镇压都是好事儿……荆州世家拿头去硬顶荆州的九万大军啊。所以……能这样就不错了。而之后,更加让荆州世家喜出望外的是——张溪宣布,鉴于这些年南郡的行政概念模糊不清,不好划分治理,因此他准备把南郡进行一个拆分,拆成襄阳郡和江陵郡两个行政属地。顺带一提,张溪的州牧治所,不准备设在襄阳郡,而是打算设到江陵郡。还有这种好事儿……荆州世家们更加欢欣鼓舞了!!!第906章 南下张溪拆分襄阳郡和江陵郡的事儿,表达出来的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荆州世家中,势力最大的一股,始终是以庞氏和马氏为首的襄阳世家,其次才是南郡,南阳等地的中小世家们。顺带一提,黄氏的大本营本来在江夏和荆南,但如今这两个地方来回换人,黄氏早就察觉出不对劲了,除了留下部分人在江陵表达一个存在感外,大部分黄氏族人都跟着诸葛亮一家去了成都,把那边当成了发展重心。至于蒯氏,随着蒯良和蒯越投降曹操后,蒯氏基本都已经北迁去了洛阳,甚至是河北一带发展,留在襄阳的分家势力远远大不如前了。而蔡氏……不好意思,现在襄阳世家内部,根本就没有蔡氏的立足之地。不管怎么说吧,襄阳世家,肯定是襄阳最大的利益团体,而他们的基本盘,肯定是在襄阳周边。但是呢,这里面有个尴尬的地方。襄阳是荆州的行政中心,不管是刘表时期,还是后来关羽收复襄樊之后,一直是这样的定位。但襄阳又隶属南郡,而南郡的郡治又是江陵……后来张溪担任南郡太守的时候,也一直是呆在江陵办公的。再加上江陵的重要地理位置,是防御东吴的第一线重要城市,这就导致襄阳和江陵之间,对于荆州内部的资源调用占比,有很大的矛盾。关羽在的时候,一切都能压制,但从关羽病故后到张溪上任荆州的这半年多时间里,其实矛盾一直不少。简而言之,襄阳世家希望掌控襄阳周边的实际控制权来保护他们的利益,但南郡世家和江陵的官员肯定不想这么干。虽然这些南郡世家们在势力上是干不过襄阳世家们的,但问题是,他们占据了法理依据啊。襄阳,毕竟是隶属于南郡的一座城市而已,虽然历任荆州主官都呆在襄阳,但并没有哪个人明确襄阳是荆州州治吧。这就导致了襄阳的地位现在很尴尬,急需一个正名的机会。而张溪这么一划分,等于是把襄阳单独的划列了出去,成为了一个郡,而既然划为一个郡,肯定不可能就只有襄阳这么一座城市,城北的樊城,城南的宜城,甚至当阳,临沮等县,是不是也可以划归襄阳呢?!往北,襄阳世家可以攫取原本属于南阳郡的利益范围,往南,襄阳世家可以和江陵世家掰扯一下原本自己插不进手的各县的利益归属……襄阳世家还能有什么不高兴。而只要襄阳世家能稳定下来,那么这个荆州就乱不了。再加上张溪主动把自己荆州牧的治所南移到江陵,等于是表态不会插手襄阳世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同时也表明了张溪这次来荆州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备东吴。真的,襄阳世家们这些年,虽然被关羽的“北伐”准备个折腾的够呛,现在一听到“北伐”这两个字都头疼……但对东吴下手的话,襄阳世家就没那么大的反应了。首先,荆州和东吴是世仇。这个世仇,不仅仅在于当年黄祖干死了孙坚,孙策,孙权数度侵犯荆州的仇恨,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江东土鳖们总是想伸手来侵占属于荆州世家们的利益。前者还有个转圜的余地,但后者,是大仇,不死不休的那种。其次,比起难打的曹魏集团,东边的东吴集团在荆州世家眼里,可以说是软柿子。真的,这些年大汉朝廷总是对东吴方面妥协退让,其实荆州世家内部也是很不满的。当初刘景升时期都能摁着江东揍,如今这兵强马壮的,荆州人难道还能怕了那群江东土鳖不成?!最后……对东吴用兵,这就意味着江夏郡,荆南四郡都有收回来的可能,而这些地方,一直都是襄阳世家们想插手,但一直没有机会插手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