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1 / 1)

('

门都没有。

而法正那意思吧,兵部好歹是六部之一,归尚书省管,妥妥的尚书省干将,不想着帮尚书省多争取一些经费,就想着置身事外?!

然后张溪就被这俩没良心的货给拖住了,参与到制定朝廷的财政分配当中来。

但其实……张溪是真的有点太小瞧诸葛亮和法正的用意了。

两人拖着张溪参加,还真不是为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多个帮手。

这点事儿,他们争归争,实际能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目的,双方其实心里都有数,无非是寻求一个平衡点而已。

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张溪尽可能的参与进朝政事务中来,增加在中央朝廷处理政务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培养执政朝廷的能力。

诸葛亮今年已经四十五了,法正年纪更大,已经快五十了,而张溪,还不到四十岁……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考虑起来的。

既然先帝有意让张溪在必要的时刻成为“博陆侯”,那么张溪就得有这个能力,能撑起朝政运转……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先帝要让张溪镇守雍州,成为第一个实权刺史的原因吧。

将军出于军伍,丞相出于地方嘛。

这两年,张溪在雍州那地方干的还行,防务,安民的措施做的都不错,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经济方面的头脑……先从这次财政分配开始学起,如果能在这么复杂的利益分配中学会怎么协调处置,那么将来至少不会再让世家们哄的团团转。

这就是诸葛亮和法正的良苦用心。

可张溪……张溪如今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听谁说的理由都觉得对,但手头就这么点钱,到底该怎么分配,他依然没有什么头绪,也提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建议。

自己想不清楚,只能是看看诸葛亮怎么去讨价还价,怎么去想办法解决财政分配的问题……学归学,但进展真的不大。

简单来说,张溪的脑子,真的不适合搞经济,他对一国经济的理解太过于肤浅了,只能看到表面,对内部真正的核心利益掌控,始终欠缺一些洞察力。

这方面是急不来的,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诸葛亮这样的天才……而且话又说回来,诸葛亮也不是一上来就掌控一国经济事务的,他也是从一开始的荆南三郡练手,到后来主掌一州经济,到现在掌控全国经济,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

只能说,诸葛亮在这一路走来,犯错的概率太低了,低到让人有种错觉,那就是诸葛亮一出山,他就啥都会。

张溪虽然比诸葛亮多了一千多年的积累,但经济这个东西吧……现代人有几个敢说自己真的懂的?!

大部分的现代人,估计还不如熟读《管子》的古代人呢。

好在,诸葛亮和法正也不着急,还有足够的时间,一点点的,慢慢来就是了。

就这样,张溪被诸葛亮和法正“绑着”,全程参与了这次的财政分配行动。

等到中央财政分配计划结束后,就该轮到地方刺史和中央之间,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进行讨价还价了。

而此时的张溪,已经头晕眼花了。

第736章 争(二)

事关雍州发展,也事关地方财政贡献的比例,张溪就算再头晕眼花,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得哭穷啊,不然就雍州那点丁口数量,如今的屯田规模,要是朝廷再不给足够的支持和补助,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恢复民生啊。

而且咱雍州还是前线,是边境州,时刻要防备来自曹魏的威胁……多要点钱粮补贴,不过分吧?!

别的不说,关于那些走私的粮食分配,我雍州总该拿大头吧?!

然后诸葛亮和其他地方刺史表示——想美事儿呢你!!!

这里面,就属卫将军赵云的反对意见最大。

这次回成都议事,正儿八经的凉州刺史徐邈并没有回成都,留在凉州处理凉州胡王治元多退兵后的烂摊子……凉州那地方本来就穷,又接连遭遇了雪灾和兵灾,不好好的安抚地方的话,说不定现在凉州就该叛军四起了。

因此,庞德留下镇之以武,徐邈留下抚之以仁……赵云留不留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再一个,凉州三巨头也凑在一起商量过,这次去成都,肯定是要钱要粮的,否则就靠凉州苦寒之地,天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过来。

而赵云,身为卫将军,大汉实权将军,同时在朝廷内部的地位又高,关系网也更大一些,让他去跟诸葛亮要钱粮,显然比徐邈去更合适。

唯一担心的就是赵云性情平和,过于好说话,被其他州的刺史们给糊弄了,因此徐邈还专门教了赵云一些话术,用来专门阐述凉州的辛苦,以及怎么堵住其他州府刺史的嘴。

赵云也不是笨人,凉州的情况,他久镇凉州,自然也清楚,以赵云的脾气,自然看不得凉州百姓受苦……虽然按照徐邈所教的办法有些不厚道,但为了百姓,赵云决定还是豁出去自己的脸皮去。

一个年逾六十的老将,当着各地刺史的面,老泪纵横的哭诉着凉州百姓穷苦,哭诉着在凉州又要安抚百姓,又要整军训练骑兵是多么的不容易,百姓负担多么的大……你们这些坐享荆州,雍州等精华区域的地方刺史,好意思跟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将军争这个钱么?!

张溪,王基,姜叙三人都傻了……没想到赵云这么豁得出去,居然会干出这种当场哭诉的事儿来。

但凡要点脸,这三人都不该跟赵云相争……不说赵云的地位,就说赵云的年纪,你跟他争,落一个欺负老人的名声,多不值得啊。

可问题是……你不争,人赵云可不会客气啊。

赵云希望诸葛亮能给凉州提供更多的粮草划拨,同时降低凉州的赋税上缴比例,最后,赵云居然还要求雍州方面出让一部分粮食走私的份额给凉州,用来贴补凉州的军粮消耗。

张溪这要是不站出来反对,他回去后估计会被蒋琬,陈祗,黄权,魏延……乃至整个关中世家们埋怨的。

因此吧,张溪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反对赵云的说辞。

你凉州辛苦,我雍州日子也不好过啊。

雍州一共四个郡,北地郡和安定郡地处西北,跟你那凉州其实也没啥区别,能做到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别指望有啥收成。

雍州如今丁口减半,连最基本的发展农业的基础都没有了,只能把人都集中到右扶风郡去,保住右扶风郡的农业产出,而左冯翊呢,虽然在弄屯田,但这两年迁徙到左冯翊的屯田民,加起来都不到十万,军卒又要忙着跟袭扰雍州的曹魏军队打游击,根本没时间搞军屯,如今的左冯翊屯田,只能说刚开头,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

唯一的好处就是仗着地利优势搞一点粮食走私,这事儿才开展了不到一年,你凉州就惦记着瓜分这些粮食,是不是有点太不仗义了?!

再说了,你们凉州虽然说土地贫瘠,但人口也不多啊,地里的那点产出虽然不多,但养活凉州百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何必非要到雍州百姓嘴里来争食呢。

这话说得的吧,别说赵云了,连姜叙都听不下去了,加入了这场乱战。

秦州的情况,其实跟凉州没啥大区别,都是地广人稀,土地贫瘠,虽然能种地,但也只能是勉强糊口。

即使在和平年代,这两州一年的收成也不过是只能保证百姓不饿死而已,更别说现在天下大乱,周边异族蠢蠢欲动,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怎么来保证两州的防务?!

羌胡异族可不会因为你穷他们就不抢你……他们可比你更穷。

因此,凉州和秦州需要的钱粮,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征召郡兵,储备军粮,随时应对周边胡人的入侵的。

这是绝对不能省的。

你雍州是边境州,凉州和秦州难道就不是边境州了么?!

你不能因为这个时候羌人和胡人的战力弱,就觉得他们不算威胁吧……去年凉州胡王入侵凉州,那也是一下子聚集了二十万人的,这种规模的叛乱,没有足够的钱粮,能压下去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