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凝云对李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父亲虽然疼爱自己,可毕竟现在是圣上了,凡事也不能像往常那样考虑。【那就有劳夫人啦……】远隔千里的李逍听到这些后,也是觉得很有道理。这些年,他凡事都与朱凝云商量,他不是听不进去意见的人,相反非常重视夫人的意见,女人的感觉可是很敏锐的。仔细一想,好像的确如此,自己的岳父,似乎被自己的强大主角光环所笼罩,展现不出他原本的魅力……就连这次他去打倭寇,那倭国六年前就被自己给弄残了,这次去收复倭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没有舞台展现他的实力……既然没有舞台……那是不是要给朱棣创造一个舞台,让他展现呢?正思索着,朱凝云又传去了消息。【对了逍郎,我有一计,你看行否?】【凝云,你说来听听。】【按照咱们之前在北平变法的方法,是有些强硬的,到时候免不了屠戮,而且咱们这次北平变法成功,南直隶的家族们岂会坐以待毙,因此咱们可以柔和一些,用些新的方法。】【凝云,这些日子我也想到这点,你说说看,看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逍郎,北平府的工厂出的商品只在本地兜售,已经供大于求,何不开放这些商品的代理权,想必那些家族下面的年轻人定然会动心,届时便有机会从内部攻破,逼得太近,只会让他们铁桶一块,不如放出诱饵,让他们自相蚕食呢?】【凝云,我们果然想到一处去了!你咋这么厉害!我就是这么打算的,开放代理权,代理权只限在一块区域销售商品。这一块块区域,就是钱呐,到时候那些士族岂会不动心??这也是我刚想到的,刚准备跟你说,没想到你也想到了。嘿嘿……你可以让北平那些咱们投资的工厂加大马力制造商品,到时候好在南京兜售,一举两得,到时候咱们也能大赚一笔。】【夫君,我已经令人去去了,另外国企的话,我明日也去跟高炽说一声,让国企加大生产力度。】【嗯嗯,那太好了,夫人果然是我的好贤内助,得夫如此,夫复何求?说的太激动了,我先起身,洗澡水都凉了……】【能为夫君分忧,是做妻子的本分,那夫君你快起来吧,别着凉了……不过你皮糙肉厚的从不生病,也不会着凉,就算着凉了,你也能自己治病,嘻嘻……】【嘿嘿,夫人那我就洗个冷水澡。】【别别别……你还是快起来吧,别真染了风寒,那我会心疼的……对了,夫君,你……有想我么……】【想啊……日日想,时时想,刻刻想,分分想,秒秒想,无事不可不想……想的我都发癫了……】【讨厌……好了,你快起来吧……你忙吧,我就不打扰夫君了……】听到这些情话,朱凝云心里甜的跟蜜糖一样。这下心中更想跟夫君见面亲近了,不过想到自己还有事情要做,只能作罢。“夫君啊夫君……你的小嘴可真甜呢,难怪这么多小姑娘都芳心暗许,天天惦记着你……”…………第269章 倭国大定,姚广孝的扶龙术!话分两头,此时的倭国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个月的时间,朱棣已经带着大明铁骑,在倭国这从南打到北,见家族就打,直接武力镇压。城池若是百姓负隅抵抗,那便开门屠城。若是百姓不抗,就能得苟活,这就是当初自己父王从十几骑开始打天下的方式。有了这个策略,打起来就轻松了,当地百姓是不敢跟当地家族将领共同抗敌。凭借朱棣手下的精兵悍将,一路打来是摧枯拉朽,直接打到了平安都。此时,朱棣大军兵临城下,虎视眈眈的看向城墙之上。而那城墙之上,就是足利家的足利义满。如今足利家这家倭国最大的家族,已经被逼到绝境。城内守兵不过一千五,百姓们都不愿意参战,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唯有投降保命。他站在城墙之上,大喊道:“大明の皇帝、私たちは頭を下げて臣を称え、大明国の付属国になりたいと思って、毎年明国の金銀財宝を貢ぎ、皇帝だけに私たちを見逃してほしい!”城墙之下。朱棣看向朱高煦道:“那家伙叽里咕噜的说的啥?”朱高煦道:“老爷子,这家伙投降呢,说:大明的皇帝,我们愿意俯首称臣,成为大明国的附属国,每年上贡明国金银财宝,只求皇帝放过我们!”“附属国?”朱棣微微一笑道:“痴人说梦,他有什么资格谈条件,先前他要朕要直接占据倭国,成为大明的领土。”这时,一旁的朱高燧阴险笑道:“老爷子……要不咱们骗降,等他城门一开,直接咔嚓掉?”朱棣没好气道:“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对付这等小国,还需用这等卑鄙手段?”朱高燧尴尬一笑,“老爷子,你就当我没说过。”朱棣翻了个白眼,道:“传令全军,攻城!朱高煦,你作前锋,令你三个时辰内,拿下这平安京。”朱高煦哈哈一笑,颇为神气的拱手道:“父皇,何需三个时辰,孩儿一时辰就能拿下!”说罢,就领兵去率军攻城去了。这些日子,朱高煦在这倭国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颇受朱棣的赞赏。差点就让朱棣脱口而出,世子多病,汝当勉之……还好……朱棣没说……一时辰后。朱高煦不负众望,这平安京就破城了。足义利满根本无法阻挡朱高煦,直接被活捉。绑的严严实实押到了朱棣的面前。足义利满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倭语。应该是求饶的话,反正也听不懂。朱棣也没废话,直接抽刀,一刀就咔嚓了这个统治了倭国的男人……就如此,朱棣大军占据了倭国首都。不过事情还未结束,这倭国还有不少家族、世家盘踞在倭国,接下来如何处置,朱棣还没想好。夜晚,议事厅之中。朱棣、朱高煦、朱高燧以及姚广孝正在商谈接下来的事宜。朱棣看向姚广孝,道:“姚大师,你这些年一直暗中学李逍的扶龙之术……接下来,大师觉得若是按照李逍的做法,会如何做?”对于姚广孝,朱棣觉得算是李逍的半个徒弟。他知道这些年姚广孝一直在京城,暗中观察李逍所做之事。姚广孝颠了颠手中那一串念珠,道:“说到这点……汉王比老衲更加清楚……”“本王清楚……”朱高煦一愣,旋即开始想,结果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朱棣看向朱高煦道:“高煦,你说说看。”朱高煦又想了一番,道:“不知道啊。”朱棣:“……”姚广孝:“……”姚广孝有些牙疼,只好提醒道:“汉王再想想,当年在北平变法,你都干了什么?”“我干了什么……”朱高煦低头想着,想了半天一拍脑袋,“你看我这脑子,差点把这事忘了。”他兴奋道:“当年北平变法,对付的都是世家,那可是花费了老大力气,最后我都……”后面的话,朱高煦就没接着说,动用了铁血手段,有些不好被史书记载,都被姐夫给抹了去。朱高煦道:“老爷子,我懂姚大师的意思了,乘着这个机会,直接将这倭国的所有世家门阀全部拔除,这倭国就是一张白纸,从头开始塑造成想要塑造的模样。”闻言,姚广孝点头道:“老衲正是此意,如此一来,便可从头塑造此国,将全国的土地收入咱们朝廷囊中,按照北平的法子,出租出去收税,税便在一开始就收上了,而且不会产生偷税的情形,按照京师的律法和制度重新打造治理结构。”朱棣眼睛一亮,道:“姚大师,那就这么办吧,乘着这个机会,将倭国的门阀全部扫荡一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