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是发电的事,既然磁能生电,为何不想想办法如何发电,如何让电保持高压状态,以后要铺设有线电报,是需要更高的电压的,靠电池不够。”
袁可立等点了点头。
知道电压、电磁等概念。
从徐光启到毕懋康再到宋应星、李之藻、李天文等喜欢自然科学研究的大明士大夫从天启元年开始到现在已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与假设论证而构建起了较为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框架。
但大明还没有建立以自然科学研究与教育为主的理工类大学。
只是因为大明目前的教育主要还是程朱理学教育,大部分读书的人读书的目的还是熟练掌握八股文、并考中功名为主。
所以,造成大明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还是不足。
也就造成大明现在连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都不够,自然无从谈及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人才了。
阻力自然是有的。
一个已开启工业化的帝国需要抛弃独尊儒术的教育。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从儒家的士大夫开始搞工业开始,就会不可逆转地要搞新的教育。
礼部尚书李标此时也因为朱由校在教育上的动作而对学部尚书李康先议论了起来。
“是啊,好战者,必亡!兵者,凶器也!可如今天子执意如此,吾等无可奈何也!”
“虽无可奈何,但也不能为取媚于君父,而强行推行相应国策,这次的拼音和句读推行之钧旨,学部已经下了,但仆不会强行干预底下的人怎么做,只需等到百年之后,帝位交替,这些不当的政令自会名存实亡。”
“拼音和句读之法推行的如何?”
刘鸿训则回道:“成效目前还不是很显著,虽然这方面的启蒙教材已经编撰出来,并令各布政司学政衙门印发,但是,据臣微服访查得知,即便是京师的一些书院都还是用的以前那一套方法启蒙,没有教授蒙童句读与拼音之法。”
朱由校说了几句,并沉吟了下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