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1 / 1)

('

沈阆数着这些书名:“一本书变成了九本书?”

“云姐姐看完说,故事里的故事总没有结局,寻找到最后,发现不是你要的那个结局,生活的面貌,就是错乱,我们得接受错乱。”

伊夜对此有那麽一份经历后的认同感,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期盼和现实告诉他的反差,这反差也可以理解为错乱。

“不过,”他想了想,又说,“补鞋匠说,生活就是串味儿。四周全是怪味,你这里走一走,站一站,那里摸一摸,滚一滚,别人串你留下的味,你串别人留下的味。我不大懂了,也许鼻子不灵,闻不到那麽多味道。我就说补鞋匠瞎说了,人不洗澡啊,不管在外头串多少味道,回家沖个澡,啥味都没了。”

沈阆没注意他所谓“生活是错乱”还是“生活是串味儿”,而是问他:“这些个书,都讲了个什麽故事?有意思吗?”

“有意思,只是,每到精彩地方就戛然而止。”

“你讲给我听听。”

伊夜就凭借自己的记忆,讲了几讲。

此时,影子短,都在各自脚下,放远了看,似落在大地上的小小尘埃。

沈阆听完,对于《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有了更多的好奇。

“一本书,专讲落叶?”

“对的——”

伊夜转了身,腿直着擡,直着落,比正步滑稽,比常步响亮,给自己的讲述配着调调。

“一片枯叶落到草地上,就只是一片小小的黄色树叶。如果从树上落下两片树叶,它们在空中翻腾,时而接近时而分开,是两只相互追逐的蝴蝶。最后分别落在草地上,空中飘落的树叶数目不断增加,犹如细雨。如果这时刮过一阵微风,树叶纷纷下落,会像鸟儿的翅膀那样在空中做片刻停留,落在草地上播下了一片闪亮的斑点。”

“确实,秋天最好看的,就是落叶。”

沈阆去想象伊夜从书上形容过来的落叶,想起自己常常路过的小学校外,长窄巷。

秋风一刮,落叶纷纷扬扬。

仰头去看,才发觉自己从树底下路过那麽多次,却不知道是什麽树,只知道那落叶不如梧桐树叶宽,不如柳叶细窄,是碎的,踩在上头,咯吱响。

他不爱听脚踩碎叶的声音,也不爱环卫工抱怨叶太碎不好打扫的声音,只爱风刮过树梢,刷啦过去的声音。

比春风刮过的声音要响,比夏风刮过的声音要脆,要干,要萧瑟。

最后,树叶落地,是轻巧的叹息。

“云姐姐说,”伊夜仰头,阳光晒上他脸,反出一层银光,“她还看过一本书《万寿寺》,里头讲了长安城,作者写他喜欢的长安城…满是落叶的街道…”

沈阆走着走着,节奏和步伐,已经跟伊夜一摸一样,他去看自己脚下的短影,也像极了椭圆的落叶。

“长安城外,到处是矮胖的梧桐,提供最初宽大的落叶。到处是年轻的银杏树,提供杏黄色落叶,这种落叶像蝴蝶,总在天上飞舞,不落到地下来。到处是钻天的杨树,提供清脆的落叶。最后是少见的枫树,叶子像不能遗忘的鲜血,凝结在枝头。在整个自由奔放的秋季,你可以像风一样游遍长安,毫无阻碍。”

“像风吗…”

沈阆目光从俩人随动的影子,望向远处的树梢。

伊夜又说:“柳城最多的,是槭树,你知道的吧。”

“啊,”沈阆觉得长窄巷的树一定不是槭树,槭树的树叶,像枫叶,“是槭树吗?”

“槭树树叶在秋天不如春天夏天红,还会卷,像鸡爪,不好看,风吹过去,落在地上,颜色就跟地一个样,反是它的种子好看,中间一个圆点,两边像豌豆的种荚,是翅膀,需要大风才能把它们刮下来,下来的时候,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竹蜻蜓。”

竹蜻蜓…

沈阆想起儿时玩的竹蜻蜓,还有和小学玩伴站在学校楼顶,用作业本撕成许多纸蜻蜓,往下去撒。

不管是真的竹蜻蜓还是纸片,转着圈圈,飘落,最后都得回到大地上去。

他爷爷常常坐在他摇椅上说好些话给他。

“人和树一样,有根,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得回到大地上,长两只脚为了啥,走路,稳稳地,在大地上行走。”

他知道,那是在婉转着说他不好好生活,试图走捷径。

“路该是一步一个脚印。”

是他从小听到大的道理。

“生活没有捷径可走。”

他爷爷也这麽直接教育过他。

对了,还有,心急吃不了热地瓜。

啊,地瓜…

“对了,”沈阆回忆走得快,笑说,“秋天除了赏落叶,还有烤地瓜,落叶扫作一堆,点火,往里丢俩地瓜,烧完,落叶化作了烟,没了,地瓜甜香味有了。” ', ' ')

最新小说: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 妖孽难缠,悍妃也妖娆!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穿越千年:追爱太子 大唐小侯爷 听说留学圈很乱 逍遥小驸马 穿书七零,我把军官老公拿下了 父皇去哪儿 早安,野兽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