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娘家时郑燕一直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争长短,嫁人后不管是公婆还是妯娌都极好相处,刚开始那几年郑燕回娘家腰板都是挺得直直的。
直到后来征兵刘大勇去从军又一直没有信息回来,家里没人开心的起来,再加上村里人时常说三道四,他们一家人干脆卯足了劲的赚银钱,不去管村里的是是非非。
这八年以来,除了逢年过节郑燕就没回过娘家,不想被姐妹说起刘大勇的事。
就算是郑燕这个嫁进刘家只三年的二嫂,对这个小叔子也是很感激的,当初要不是刘大勇偷摸去报名参军,就极有可能是刘大顺去。
要知道那时候他们家大丫才一岁多,而她也再次怀孕,刘大顺要是有个什麽意外的话,她带着两个孩子该怎麽过日子。
如今刘大勇平安回来,他们一家子终于不用再听那些说三道四,去村子里到处走时也不会再被人说他们一家子心狠,逼最小的去参军送死。
从去年刘大勇归家后,郑燕再去娘家时腰板再次挺直了,尤其是年后去娘家的那次,毕竟刘大勇回家上交了那麽多银钱给陈秀儿。
就算刘大勇不分钱给他们,只要刘大勇平安回家,他们就能挺直腰杆做人。
“我想着明年茶叶生意要是做成了,就给娘和嫂子们每人两成分红,收茶叶的银钱由我来出,娘负责带嫂子们炒制茶叶。”
準备往北边卖茶叶这事本就是杨婉想出来的赚钱门路,收茶叶的本钱由杨婉掏,第一年去北边走商杨婉也会和刘大勇一道去,她自然得多占些分成。
“我就帮娘炒制下茶叶而已,用不着给我分成。”周东喜直接拒绝杨婉给她分成的提议。
“对,我也不要分成。”郑燕也急忙拒绝。
本来他们一大家子就得了刘大勇两千两银票,明年刘大勇还会带着两个哥哥去走商找赚钱的路子,到时候刘大志和刘大顺走商进货的本钱肯定也得靠和刘大勇借。
得了刘大勇和杨婉这般多的好处,他们应该感恩和知足,而不是贪得无厌的想要更多。
“炒制茶叶可不轻松,必须得给大嫂你们分红。”杨婉再次坚持说道。
“不不不,我...”周东喜才开口就被陈秀儿给打断。
“好了,都是一家人犯不着为还没影的事争执,你们也别开口拒绝,婉婉也别给这麽多分红,我这当婆婆的做主决定了,婉婉你给我们三每个人分一成就行。”
有陈秀儿发话,三人对她这个婆婆还是极为尊敬的,都没再说出反驳的话,打算按照陈秀儿所说的来做。
“茶叶上的事已经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说明天帮忙盖宅子的事宜。”毕竟是帮亲家盖房子,自然马虎不得。
“大勇有出息挣了不少银钱回来,他是想让咱们一家过好日子的。我昨夜和你们爹也商量过了,盖宅子期间我们四个负责去县城买菜就成。”
0
这些时日陈秀儿也看在眼里,如今刘大勇摆明是想将杨婉的一双手养好,舍不得让杨婉做事,她这当娘的自然不能拖后腿。只杨婉是她的儿媳,周东喜和郑燕也一样是,她得同等的对待她们。
“娘,那煮饭烧菜的事要怎麽办?”听陈秀儿这麽一说,周东喜急忙问道。
本来年前是决定让她们妯娌两个一起做菜的,现在陈秀儿改了想法,周东喜自然疑惑。
“请人,从你们娘家各请一个过来做饭还有打扫卫生,只必须是干活利索爱干净的才成,请来盖宅子的大部分都是自家亲戚,咱们得让他们吃好做事才更有力气。”
“这选人的权利我就交给你们两个回娘家去选,你们选的人要是出了差错,到时候你们可就别怪娘责骂你们。”
“娘,你放心,我肯定好好挑选。”郑燕保证道。
她娘家那边人多,本就请了好几个汉子过来帮忙盖房,这煮饭和打扫都是各家妇人日常要做的,要挑选出个好的还是极为容易的。
至于周东喜则更好挑选,她娘家那边就剩老娘和哥嫂三人,眼下周竹竿正忙着给刘大勇他们的小家做家具,吴巧也得帮周竹竿打下手,能请过来帮忙做饭的自然只剩她娘张红霞了。
“你们两个做事我放心,这些年苦了你们俩,也确实该让你们好好休息休息了。至于婉婉,跟着刘桂花十年都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如今咱们家不愁吃喝也有银钱在手,你就按大勇的意思好好养着就行。”
至于孩子的事陈秀儿和刘峰说起过,不管他们小两口何时生都不管。刚开始他们盼着刘大勇能活着回家,回来后他们又想刘大勇成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