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麽两件大事都让他们盼到了,孙子孙女他们就不强求了,只要刘大勇日子过得舒坦就成。
这边婆媳聊得很是和睦,那边一起被打发去厨房做元宵的父子四人倒是没怎麽说话。除了刚开始时刘大志和刘大顺说要跟着去走商后,后面就都没再开过口。
还是后面刘峰想起明天就要开始帮亲家盖房子,才打开的话题。
“亲家準备将房子盖在你们附近,地契都已经弄好,不过我想着以后大志和大顺也得盖宅子,你自己估摸着也想要改建,干脆找个日子去和里正说将附近的地都给买下,正好山脚那片地如今也不贵。”
“爹说的是,以后我们三兄弟宅子盖在一处走动也方便,等日后大勇有了孩子,他们兄弟姐妹日日相处感情也不会差,到时候你和娘想到哪家住就去那家。”刘大顺如是说道。
“那就按爹说的办,等明日安排好盖宅子的事宜就去找里正。”刘大勇没有反对。
“成,你们两兄弟买地的银钱从大勇给你们的钱里扣。”
目前刘大志和刘大顺两兄弟手里也只攒下了几十两,总不能都拿出来买地。至于刘大勇买地的钱刘峰没有说,本来他们手头大额的钱就是刘大勇给的,他也不好开口说要帮忙给刘大勇买t地。
“我打算买房子周边的五亩地,宅子后头的山我也打算买下。”刘大勇说了自己的打算。
山上树木繁多,山中野兽也有不少,平日里刘大勇也时不时去山里打猎,村子里的人也不敢去后头的这座山,因此刘大勇干脆买下来,到时候他自有其他用处。
第 34 章
如今刘大勇是刘峰最有出息的儿子, 他不想管也管不到刘大勇头上去,自然是由着刘大勇自己决定该去做些什麽。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大勇,明年我们跟着去走商的话, 你打算準备带些什麽货物去北边?总不能只带茶叶吧?”刘大顺对于去北边走商的事很是好奇。
他活了二十九年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
“不急还有一年的时间準备,等盖完房子我们一家人先将春茶弄好再说。”
炒制好的茶叶带去北边可绝对能卖出好价钱,不说上百两一斤, 一斤卖上十几两银子是绝对可以的。
至于其他的刘大勇还得好好考虑一番, 他学到的手艺不少,可就算他教给两个哥哥,也得看适不适合将东西运输到北方去卖。
谈话间父子四人已经将元宵弄好,眼见着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他们也没再交谈,而是将元宵端去了堂屋。
“孩子们还在外头野?”出来没见到孙子们,刘峰不由问道。
“让丫儿去寻了。”说起这个陈秀儿也有些无奈。
家里的三个男娃一天到晚的在村子里到处玩, 到饭点都不知道回来。最大的刘富已经十四岁, 今年就準备给他相看人家了, 再这麽玩下去可不行。
前几年还好些家里种了不少田地, 还能让刘富跟着去帮忙,今年他们家已经决定请人帮忙种田了,这三个孩子不得更加野了。
“他们三个该好好管教了, 尤其是富儿, 再过上几年就得成亲了,没得跟个孩子似的一天到晚疯玩。”刘峰皱眉说道。
“爹,娘, 我想着送宏儿去县城学堂里念书, 不求他能学出什麽名堂,能认上几个字都行。”郑燕大着胆子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战争已经可以说是结束了, 往后几十年都是需要文官的时候,二嫂能有送宏儿念书的想法极为不错。”刘大勇最是知道朝廷如今的局势。
家里如今不缺银子,将晚辈们都送去念书,以后不拘能学到什麽程度,一代代的学下去,总归能有机会出上几个读书人。
“富儿已经十四岁,现在去学堂也来不及了,那就将贵儿和宏儿送去学堂。”一家之主刘峰拍板定下,“大勇你见识多,明儿你和爹一起去县城走一趟,去学堂问问看情况。”
“好。”
“那明儿我和婉婉就跟着你们一起去购置些肉菜回来。”正好可以坐马车来回,至于另外两个儿媳自然有另外的安排,“东喜和燕儿你们就留在家里做準备。”
“知道了,娘。”周东喜和郑燕同时应下。
“你们两兄弟就留下去亲家宅基地带人开始打地基。”
想要宅子牢固,地基自然得打好,刘大志和刘大顺也没少帮人盖房子,这个还是有些经验在的。
交谈间明天一家人除了孩子们,其他人的动向就都给安排妥当了。
四个孩子也在这时走进了堂屋,除了去喊人的刘丫其余三个全都一身髒的回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