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郑燕商量好,刘大顺转而对刘峰说道:“爹,我决定明年跟着大勇去走商。”
“你们夫妻商量好就行,我和你娘都随你们自己决定。既然决定要去,就记得和大勇说上一声。”
一旁的周东喜见刘大志还在犹豫不决,她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跟刘大志说了一番。
“明年才去走商呢,今年我们就给富儿相看好人家,成亲的话肯定要过上几年。你跟着大勇出去就算赚不到银钱,起码也能多长些见识,总比一辈子待在村子里要强啊。”
真要能组建商队的话,等日后他们家的小子们长大了也能跟着一起去,光靠种地也只能让一家人不饿肚子。这些年他们夫妻俩能攒到银子,都是靠着做苦力才赚到的,可他们也总不能一辈子做苦力吧。
“你呀,还没你媳妇想的长远。”刘峰难得的指责了刘大志一句。
自家兄弟想出来要做的生意怎麽着也不会亏钱,至于刘大勇为何只带着走一趟刘峰也知道,毕竟这事刘大勇也只和他们夫妻俩说过。
如今刘大勇身上还有官职在身,本来就是不能从商的,且就算他想从商刘峰也不会同意。他们祖辈好不容易出个刘大勇做了官光耀门楣,他怎麽可能让刘大勇去从商。
“那我也去吧,家里的事就只能辛苦爹娘操劳了。”有周东喜和刘峰两人说的话,刘大志也下定了决心。
“当家的,我看家里的田以后都请人帮忙种算了。过了十五得帮亲家盖宅子,等宅子盖好,差不多就可以采春茶了。婉婉想要做茶叶生意,我们就得帮她把茶叶给弄好了明年才能卖出好价钱。”
这些年他们一家子辛辛苦苦的赚钱,没有过过什麽松快日子,如今刘大勇平安归来,他们也是时候休息休息了。
“成!”种了快一辈子地的刘峰干脆利落的应了。
第 33 章
正月十五元宵节, 杨婉和刘大勇自然是要去老宅那边和家人一起过的,一大早夫妻俩便走路去了老宅帮忙做元宵。
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将杨婉的手养好了些,刘大勇自然不让她帮忙干活的, 陈秀儿见他如此心疼人,便也干脆带着儿媳们一起坐在堂屋吃着茶果点心,让男人们动手去做元宵。
“婉婉,前几天你说起要做茶叶生意, 具体是什麽章程可以和我t们说说吗?”想着杨婉让她带儿媳一起炒茶, 陈秀儿是打定主意要帮杨婉将茶叶弄好。
“等将干爹和干娘的宅子盖完,春茶也差不多可以摘了,到时候我们可以收村里人家的新鲜茶叶只要最鲜嫩的芽叶,不过得他们送过来看过品相后我们再说价格,只要不拿粗老茶叶糊弄我,最少三十文钱一斤起收, 反正价格不会比他们自家炒制好卖掉的低。”
刘家也是有六棵老茶树的, 如今六棵树加起来每年也能産上六七十斤的新鲜茶叶, 不过炒制出来基本就只剩十五斤左右。
往年陈秀儿炒制出来的茶叶只留出够自家喝的, 其余的全都卖了出去。因为陈秀儿炒制的茶叶好,一斤能卖出一百五十文的价,卖了差不多也能有二两银子的进项。
“我们这乡下人种出来的茶北边那些人会买吗?”陈秀儿担心杨婉收的茶叶多了, 到时候全给砸手上。
“大勇和我说过北边不産茶, 周边那些小国更是连茶叶都没有,他上官卖的是更好的茶叶,据说上百两一斤都被人抢着买呢。等明年我们準备好茶叶去那些小国卖时, 可以看过情况再定价格, 反正绝对不会亏。”
杨婉对刘大勇说的话深信不疑,且有刘大勇给的五千两她也不怕生意上的亏损, 若一开始就担心会亏本的话,还去做什麽生意,一辈子待在家里坐吃山空得了。
“娘,我是觉着明年跟着商队四处去走一走,不止能长见识还能摸清楚北边那些小国稀缺的东西,等到次年再去走商就知道该做些什麽营生赚银钱了。”
“你说得对,你两个哥哥都决定明年跟着大勇去走商,今年我和你嫂子她们就靠婉婉带我们赚些银钱了。”
“是啊,婉婉,我娘家那边也有好几棵茶树,到时候摘下的茶叶你可也得收下啊。”周东喜笑着打趣道。
“嫂子们娘家的茶叶只要品相好,肯定是优先收的。明天亲家们都有人过来帮忙盖宅子,嫂子你们正好也可以和他们说下,只一定要采最好的那部分。”
想到有些人家的茶叶并不是春茶,杨婉继而又说道:“没有春茶也不打紧,其他时节的茶叶我们也都收,反正要等明年才能去走商呢。”
“行,这麽好的事明天我準去告诉他们知道,让他们只采最好的芽叶送过来。”郑燕很是兴奋的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