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四十年中,来这渡口找他雕刻神像的人,一直有很多,从神迹早已隐匿的远古衆神,到如今信徒如潮的山海诸神,他几乎是刻了个遍。
谁能想到他一个几乎不信仰神明的人,却莫名其妙成为了大陆上对神明最了解的人。
这一回来的,是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望津来,举手投足间隐隐透出些贵气。年轻人不是为刻神像来的,他说幼妹笄礼在即,作为兄长想送她一件特别的礼物,说着打开了一卷画轴。石淮目力不如当年,映着门口的光,才看清画上是一名少女,年齿稍稚,容颜清丽,眉眼处与来人有七八分相像,只是更加轻盈秀美一些。
不是雕刻神像的话,石淮觉得还是有必要问问客人是不是有一些更具体的要求。他见来人脚边还放了个挺大的箱子,上下船的时候,是由两个年轻力壮的随从仔细擡着的,于是问道:“公子是自己带了石料来?”
年轻人闻言,点着头打开了脚边的箱子,道:“带了好几种,先生看看哪个更合适些?”
石淮在随从的帮助下,将石料一一码到桌上挨个看去,看了两圈,心中粗略有了些想法,一手按住一块白玉石,就要问年轻人的意见,却看到年轻人正对着一旁的几案怔怔出神。
几案上摆了个很小的神像,红袍微动,长发飞扬,眼波流转,灵动非常。
神像的手中还握了一支精致小巧的龙首竹笛,笛尾系着金色绶带。
石淮见年轻人看得认真,也不打扰,又仔细看起桌上的石料来。
年轻人坐在板凳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那神像是哪一方人民信仰的神明,只好扭过头去好奇问道:“先生几案上那尊神像,是御云族人信仰的神明吗?在下才疏学浅,倒是从来没听说过御云一族的信仰呢。”
闻言,石淮放下了手中的玉石,擡起头定定地看着那神像,目光如水,缓缓道:“不是,与其他人无关,她——是我一个人的神明。”
说罢,似乎陷入沉思。年轻人不便再问,头一转视线落到了神像手中的竹笛上,突然想起年幼时听家中长辈讲过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奇怪故事,故事常常由四十多年前亡灵军重现人世的场面开始,说那时数万亡灵从幽冥之地回来,一时间海内大陆风声鹤唳,就在人人自危陷溺恐惧的时候,是御云迷雅毛小桃力挽狂澜带领群巫逼退亡灵军挽救了大陆衆生。
故事的结局,是年纪轻轻的迷雅在此一战中力竭身死。故事还说,迷雅巫术精湛灵力精深,初出茅庐时即吹笛引来过少昊大帝的金鸾丹凤,说她用的法器,是一支红湘妃竹所制的龙首竹笛。
年轻人想起自己小时候还曾在家里见到过那样的竹笛,据说迷雅去世后的头几年,大陆上到处都有人在做这样的笛子,人手一支,说是以此缅怀纪念迷雅。那竹笛,赫然就是神像手中的模样形状。再看眼前的老人,面容坚毅已衰老,眼神柔和也浑浊,往前四十多年的话,年轻人想,他当时应该和迷雅一样年轻。
“是……击败亡灵军拯救海内大陆的那位迷雅吗?”
石淮回神,笑问:“你也听说过她?”
年轻人还没回答,就听得老人又问:“你听说的她,是什麽样的啊?”
会有这样饱含着思念的语气吗,年轻人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不确定地看向老人的脸,就对上了闪着灼热期待的目光,年轻人一惊,仔细想了想,答道:“很厉害,是个很伟大的人。”
也不知道这句话勾起石淮想起了关于毛小桃的哪一段回忆,他明显心情愉悦地笑起来,轻笑着摇摇头,口中却肯定着:“是啊,又厉害,又很伟大。”
“先生和迷雅……”似乎觉得要说的话不大合适,年轻人咽下了心中的好奇。
“自小相识,一起长大,在一起很久,分别……也很久。”
是浓烈的思念啊……年轻人的眼前似乎出现了这位老人过去四十多年的时光,他独自一人坐在这间屋子里,日複一日的对着这尊小小的神像,直到面容老去黑发变白……
“先生……”年轻人一沖动喊出口,但立即又犹豫起来,不过石淮已经应声偏头,他只好继续问出:“你……很想念她吗?”
石淮笑着点了点头。
我很想你。
这句话,他每一天都要说上好多遍。石淮一生中重複了最多次的话,大概也是这一句了。没有她在身边的日子,他如当年在御云时一样,吃饭睡觉,画图刻石,只因为没有她在,所以时光变得漫长,岁月日渐熬人。
希望与失望同时来自望月和珍石从不改变的预言,日日夜夜地在他身上心上碾过。会重逢,珍石如此说,会相伴到老,预言也这麽告诉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