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接下来的优待政策,应该偏重技术司与工匠。”
朱高炽又一次的笑了。
人无完人。
赵胜此人在整合数据上的推论,才能是优秀的,可是在应对上却颇有不足。
他的大局观和政治敏感度不够。
其中之一,总要给传统文人们留个口子。
“技术司是当下的基石,而科技司是未来发展的源泉,两者同样重要。”
“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瓶颈,当运用技术达到了瓶颈的时候,唯一突破的方向就是科技。”
“而科技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建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才能为运用技术提供支持。”
朱高炽教导的说道。
赵胜沉思起来。
如果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导师,那么赵胜毫不怀疑,自己的导师就是皇太孙殿下。
“属下回去后,会重新要求小组组员们,推论出新的应对方案。”
“很好。”
朱高炽笑道。
“还有技术司的小九,他不愿意来京城,托我告诉皇太孙殿下,民间商行挖走的工匠越来越多。”
赵胜说道。
朱高炽没有在意。
中华重工未来的方向,是垄断基础能源,以及国家命脉行业,其余的行业,由中华重工与民间商行竞争。
朱高炽绝对不会偏袒谁。
谁的能力强,谁就多占市场份额,谁的能力不行,谁就关门大吉,但是用人制度必须控制在工民联合部的规章制度下。
工人,工匠,学者等等。
他们既在技术司和科技司挂名,获得人才津贴,又获得工民联合部的权益保护。
宗旨就是无论他们在中华重工,或者中华重工体系,乃至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民间大商行,任何地方的待遇和福利是一样的。
为他们的自由流通提供了保障。
“工匠离开所在的州府,需要向当地衙门报备,同时在新的地方登记。”
“是为了保障大明的工匠不外流,但是国内大部分地区是任由通行的。”
“从人才、资金各方面,给予中华重工体系和民间商行一样的扶持政策,并不分内外。”
“所以工匠们的去留,不能给予限制。”
中华重工只能给予稳定。
在工钱上,反而中华重工要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人们的贫富水平,最大化的促进中产阶级。
利益上,民间商行更为的灵活。
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稳定的,更有技术司和科技部,乃至工民联合部的保障,相当于给了人们离开中华重工的底气。
赵胜明白了皇太孙殿下的想法,于是离开了文华殿,按照新的思路,开始推论起应对方案。
“这段时间来,你辛苦了。”
当赵胜提出离开的时候,朱高炽安慰道。
“属下不辛苦。”
赵胜终于露出笑脸,愉快的笑道。
朱高炽也没有继续多言。
赵胜可以求见自己,已经是他最大的资本,许多的官员都没有他的特权。
离开了文华殿,已经是中午时分,于是赵胜去了文华殿的伙房,吃了一顿堂食。
文华殿不只是一个宫殿,周围有建筑群。
是具备了政事功能的办公区域,有不少的职能部门,包括内阁也在此地。
食堂很大。
地面干净,桌面整洁。
小黄门,吏员,车夫,马夫,侍卫们都在这里吃饭,热水烫煮过半个时辰的餐盘,上面还留着余温。
四菜一汤。
赵胜干净利落的吃完,在许多指指点点的氛围下,把餐盘递交桶中,然后平静的离开。
“就是他啊。”
“对,大明最大的屠夫。”
“哈哈。”
身后的传来的声音,让赵胜加快了脚步。
乘坐公车回到了调研司,进入了他所负责的调研室。
室内。
组员们士气低下,许多挂名不用长期坐班的学者们,许久没有来了,赵胜安抚了士气,重新布置了任务。
忙碌间就到了下班的时辰。
赵胜如常的下班,没有选择在伙房吃饭,第一个离开了调研司,一路乘坐公车回到坊区。
“诶。”
“姓赵的,你别走。”
几名邻居不善的看着赵胜。
“你这人为什么这么坏?”
“一肚子的坏水。”
“你想过没有,你说的会有什么后果?”
几人摩拳擦掌。
赵胜是军户舍人出身,并不怕打架,他笑道:“我是军籍,领取科技司五级人才津贴,国子监教谕,调研司佥事。”
“虽然我没有正式品级的官身,可是你们想好了,打我的后果很严重的。”
几人愣了愣。
长串的头衔,的确唬住了他们,几人犹豫了一番,骂骂咧咧的离开了。
赵胜笑了笑,很快又无趣的转身。
“导师。”
经过了巷道,回到了家中,倭国年轻的女佣打开大门,跪在地上迎接主人的回家。
赵胜进屋后,见到了自己的学生。
“你回来了?”
“嗯。”
“我整理了一篇稿子,所以提前回来。”周承志激动的说道:“我想到了一个新的应对方法。”
赵胜的父亲在北平,他的妻子儿女也在北平,孤身在京城,家里只有一个女佣。
门口,女佣拿起掸子往赵胜身上掸了掸灰,又为赵胜取下外套。
赵胜坐到案几前,接过起身站着的周承志手里的稿子。
不久。
倭国女佣从茶水间端出来热茶,跪坐在案几旁,摆好了茶盘,然后才起身行礼后离开。
周承志眼观鼻,鼻观心。
导师虽然是军籍,其实更像个文人,在生活上很有讲究,追求细节和完美。
不过导师的私德,周承志不会去评价。
“大片井制度,保障了军户们的稳定,提升了他们的收入,在社会资源和分配的模式中,军户们是社会的中层阶级。”
“既保证了军队的兵源,又保障了兵源的素质。”
“同时,军户们有成为社会消费的重大力量,经济循环体系的重要一环。”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多出来的物资,军户们的热情并不在消费一事上,而是用在了繁衍后代。”
“他们的生产物资,并没有投入到社会上进行循环,而是留下了粮食,增加的人口上,自身消耗掉了。”
“最终和大片井制度实施之前一样,卫所制度三代人破产,同样,大片井制度也会三代人破产。”
“如何让他们把剩余物资拿出来消费,而不是过量的繁衍后代,学生想出了一个方法。”
周承志看来。
生育人口绝对是必须的,只是当下的军户生育的太多了,大大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土地生产有限,工业发展速度也是有规律的。
像军户们这样生,还请女佣,让周承志大开眼界,也知道了军户们有多能生。
只要有富余,他们就全部用来生。
那谁去消费。
如此多的嘴,消耗的都是粮食,有限的粮食一下子就耗费完了,工业发展同样跟着完蛋。
第五百六十五章 放纵与恶
周承志带回来了两篇论文。
一篇是导师为他们布置的课题,一篇是导师遇到的问题所调查,得出的解决方案的论文。
“你明日跟我去一趟文华殿。”
赵胜看完后,沉吟了片刻,突然的说道。
周承志愣了愣。
他万万没想到,导师会带他去见皇太孙殿下,这意味着什么?
政治资源的倾注。
“皇太孙殿下很年轻,比你大不了多少岁,可是呢,皇太孙殿下不是常人。”
“不过你也不用忐忑,遵守好礼仪,皇太孙殿下是不拘小节的性格,对人很宽和。”
周承志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连连的用力点头。
隔间的女佣正在擦着柜子,听到客厅的交谈声,月牙的眼睛也露出了惊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