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户的主人不愿意去工厂。
工民联合部的管事只能警告道:“去年你家的粮食不交去粮点,你说要留着,结果被你悄悄卖给了商人。”
“那是我自己的事。”
干事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那家商人已经被查办了,去年也警告了你们家一次,如果今年再犯就不只是警告,除了要没收你家的违法所得,还要抓去坐牢的。”
“老天爷哟,睁开眼睛看看吧,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们家卖自己的粮食竟然要被抓去坐牢。”
家里的老妇人坐在门口的土地上,拍打着地面,吸引了村里的人们。
“岂有此理。”
“老王家还是太固执了,去工厂多好啊。”
和老妇人想象的不一样。
支持她的人有,但竟然还有劝她家的人。
“胳膊像外伸,你还是王家人么。”老妇人爬起来指着那人大骂。
“胳膊扭不过大腿啊,如何跟官府斗呢,还有去工厂要比种地强多了。”
那人解释道。
山东济南车站。
朱高煦带领山东的文武官员,早已等候在车站。
第一列的火车抵达,驶入了车站的辅路,军士们从车厢下来,活动下身体。
第二列火车抵达。
朱高炽走了下来。
“礼。”
武官们纷纷行军礼,王府卫队的侍卫们散开。
“拜见小王爷。”
朱高炽扶起了朱高煦。
十九岁的朱高煦,已经是大小伙子,又高又壮,孔武有力,眼睛炯炯有神。
“大哥。”
“不错。”朱高炽拍了拍朱高煦的胳膊上的肌肉,“是我们朱家的千里驹。”
朱高煦露出腼腆的笑容。
在燕世子面前,没有了高阳郡王的威风。
那家人也在。
什么改革,只要他们家的利益不受影响,其余的都好谈。
谁都知道燕世子入京的意义。
那家人非常的恭敬。
朱高炽安抚了那家人,毕竟名头在这里,有必要给予的优待还是要给予的,否则容易引起没必要的麻烦。
“山东的重要性,是北平与京城的中间地带。”
傍晚。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在一起吃饭。
“大哥放心,有我在山东,谁敢对父王和大哥不利,我即刻带领大军南下。”
朱高炽点点头。
无论如何。
现阶段他们兄弟三人还是要齐心协力的,目前也有这个信任的基础。
朱高燧在北平,朱高煦在山东。
绝对是震慑力量。
要动朱棣或者动他,必须要考虑这两位。
就像伟人敢去南京,同样是做了事后安排的准备工作的。
不同的局面。
起码现在的形势下,燕王一家才是真正绑定在一起的。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朱高炽笑道。
朱高煦用力的点了点头。
大哥的本事,他从小就佩服,对父王和大哥有信心。
第二日一早。
朱高炽向山东的官员讲话。
“山东的工业化发展,必然是有许多的矛盾的,对于发生的矛盾,除了以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还需要留给地方充分的理解,万不能强干硬干,相关的官员和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耐心。”
“包括河南各地也是如此,做工作如何能没有耐心呢,如果用高高在上的态度,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激化问题。”
下午。
朱高炽离开了济南。
“燕世子要来京了。”
一夜之间。
京城仿佛安静了下来。
朱高炽收到了一份名单,看了眼名单,朱高炽嘴角露出了笑容。
十万大军压在京城头上。
起到的威力,比自己说什么都管用。
就如手中这份名单。
仿佛人人都开始期盼他入京,和去年的舆论大为不同。
这就是人性啊。
“小王爷,前方就是徐州。”
“我们即将进入应天府。”
解缙笑道。
“此人能出卖别人,也能出卖我,还是要防上一防。”
朱高炽没有被顺利的形势冲昏头脑。
滁州的广威将军。
此人出卖皇太孙的举动,并没有让朱高炽安心,反而对朝廷的暗流涌动有了更深的认知。
“请王爷下命调走此人,拿下滁州的军权。”
解缙不以为意。
这就是大势。
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出炉的“越王”
应天府的铁道修建工程,虽然集中力量调动了高达十几万的铁道工人,但并没有通车,许多路段仍然在赶工期。
从山东进入徐州,全军开始步行。
京城的太监奉命来迎接朱高炽,并且有朝廷派来的官员,还有部分的武将。
魏国公徐辉祖也来了。
是朱棣亲自安排的,不过看样子徐辉祖并不太高兴。
一切仿佛没有丝毫的波澜。
去年激动的舆论更像是水中花,朱高炽从南下的那天起,没有遇到任何的意外。
更令人们没想到的是,各地的官府非常热情,都赶来拜见朱高炽。
晚上。
朱高炽和从京城来的姚广孝单独见面。
朱高炽终于能问起他关心的问题。
“黄子澄、方孝孺那帮人没有动静?”
“黄子澄带头上疏,但是这些奏疏都被圣人留下了,还有方孝孺在浙江,根据王爷在锦衣卫的人查探,方孝孺仍在窜连,并没有死心。”
朱高炽听到姚广孝的回复,心里才觉得正常。
这些人可是死不悔改的。
“皇爷爷什么态度?”
“不知。”
姚广孝摇了摇头,“最近的事务,圣人都交给了燕王处理,燕王已经临朝了,当天黄子澄差点要死谏,被宦官拦住驱逐了回去。”
“没杀人?”
朱高炽有些好奇。
“可能是有所顾虑,燕王没有大动干戈。”
朱高炽忍不住沉吟。
历史上朱棣是敢杀人的,如今没杀人,难道是担忧引起朱元璋的不满?
朱高炽虽然不愿意杀人。
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主意。
辽东行省,塞南行省还缺人呢,不杀可以流放吗,把那些坚定反对的人流放过去。
西方国家不就是如此么。
新大陆可是流放之地。
其实中国也是如此。
古代那些偏远的地区,就是罪犯的流放之地。
最开始从流放南方,渐渐发展到流放广东,当这些土地在宋朝彻底被开发出来后,大明开始流放辽东。
大明流放之地就是辽东。
除了迁移军户之外,增加辽东的人口另外途径就是流放罪官去辽东。
“难道任由这些人窜连?”
“可能燕王等着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处置。”姚广孝老和尚笑道。
当初他可是差点命丧这些人手里。
如果不是燕王相救,姚广孝早就坟头三寸草了。
朱高炽点点头。
朱棣在一些事物上,的确比自己沉得住气。
朱高炽不喜欢等。
上辈子。
等校领导讲话,等公司领导讲话,等客户,等老婆,等……
反正好像普通人活着就是为了等。
虽然知道万事有度。
不过朱高炽最不喜欢等。
他喜欢主动出击。
“你看看。”朱高炽把广威将军送给自己的名单交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连忙接过来。
看后并没有意外。
“倒是和纪纲禀报的八九不离十。”
“纪纲?”
“是王爷在锦衣卫的亲信,如今帮王爷管着锦衣卫。”
朱高炽忍不住感叹。
虽然蝴蝶的翅膀,许多事情有了变化,但也有一些人还是出现在视线里。
“不过广威将军可是皇太孙一系拉拢的军中中坚人物,想不到倒戈了小王爷。”
“投机罢了。”
朱高炽一脸的无所谓。
姚广孝见小王爷没有了问题,然后才说出朱棣的交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