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他第二次近距离见到朱高炽。
“朝鲜之名是圣人赐名的,以前叫做高丽,现在的朝鲜大王,本是高丽将领,后来作乱推翻了高丽。”
“圣人并不喜欢现在的高丽大王,特别是现在的朝鲜,占据了不少不属于高丽的土地。”
“但是碍于形势,虽然接受了朝鲜的朝贡,但并没有放弃东征,只不过太子去后,许多计划也就停止了。”
“还有东征的计划?”朱高炽第一次了解,好奇的问道。
解缙听到朱高炽的问题,没有犹豫就回答了上来,“不光有东征的计划,还有西北远征的计划,皆因为太子之事而终止。”
“的确可惜了。”
朱高炽惋惜道。
“现在的朝鲜,比之前的高丽,多了半个平安道,还有整个的咸镜道。”
解缙说的这件事,朱高炽倒是记得一二。
大体的事情,朱高炽能想起些,但是具体的细节,朱高炽却无法得知。
李成桂,朱高炽当然知道这个人。
在元末时,红巾军长征进入了高丽,打的高丽国王南逃,高丽京城都被红巾军占领了。
李成桂就是在与红巾军的战争中壮大起来的军阀。
在红巾军失败后,李成桂也成为了高丽有名的将领,手里的实力是当时最强的一批。
元末明初,奴儿干很混乱。
在大明和高丽的两个选择中,奴儿干司的蒙元残留势力,最终选择归顺大明。
这就让高丽很不满了,派大军要攻打奴儿干司,结果李成桂率军反叛,最后覆灭了高丽。
灭了高丽后,第一时间向朱元璋上表,朱元璋碍于形势,接受了上表,取名为朝鲜,成为大明的藩国。
在未来的朝鲜历史书中,对李成桂是批判的,认为此人阻挡了高丽吞并奴儿干的脚步。
“高丽虽灭,但贪图奴儿干都司的人还有不少,并且担任朝鲜的高官。”
“郑道传此人是实力最大,朝鲜大王最信任的勋臣,鼓动要求朝鲜发兵奴儿干,国内得知此事后,圣人下旨让朝鲜送此人到大明受审,但朝鲜并没有遵旨。”
朝鲜认大明为宗主国,因此被称为王。
经过解缙对当下朝鲜局面详细的解释,朱高炽结合自己知道的大势,已经明白了问题的所在。
现在的朝鲜,虽然大体上不敢抵抗大明,但局部对领土还是有野心的。
“什么朝鲜,以后还是叫高丽。”朱高炽当即说道。
平安道和咸镜道,他不认可归于朝鲜。
未来的朱棣也是不认可的。
但是辽东的人口太少,而平安道和咸镜道离朝鲜太近,包括现在的朝鲜大王就是出生于咸镜道。
因此朱棣说:“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
这种策略属于力有未逮的形势下搁置争议。
但一直到清朝后,清朝的统治者与朝鲜划分边界,正式规定咸镜道和平安道归于朝鲜。
其实问题都不大。
只要中华一直强盛和发展,整个东方都属于中华的宗藩体系。
偏偏中华落后了,西方列强割据了中华的宗藩体系,那么问题就大了起来。
中华在近代失去的很多,宗藩体系的失去,其实也是非常重大的损失。
朝鲜恢复为高丽,那么朝鲜现在的咸镜道和平安道,就属于他们侵占的土地。
“要不要和京城沟通一二?”解缙提醒道。
“京城太远,既然我在北方,北方之事就有我来做主。”朱高炽摇了摇头。
“那小王爷是要对朝鲜动兵吗?”
解缙问道。
朱高炽却犹豫了起来,没有回复。
第四百六十一章 捧哏大师朱元璋
考虑大明的生产力,其实大明的宗藩体系建设的是不错的。
但是今非昔比。
工业化后的大明,实力上有了本质的不同。
朱高炽觉得后世美国就做的不错。
藩属国,不就应该成为向宗主国输血的产物么。
当美国需要输血的时候,或者美国认为藩国实力发展太快,最后就会让藩属国成为美国的输血包。
但是朱高炽也有些迟疑。
想要达成对藩属国的限制和输血体系,不是靠现在大明的威望可以促成的。
需要动刀子。
那么目前北平的工业发展正在节节升高,此时贸然对朝鲜动武,又是否合算呢。
见到小王爷的疑虑,解缙主动说道。
“如果小王爷有对朝鲜动武的心思,可以宣布朝鲜恢复为高丽,但如果现阶段没有动武的心思,臣认为不应该主动暴露自身的想法。”
朱高炽的确有些顾虑。
现在的朝鲜,和百年后的朝鲜是不同的。
百年后,朝鲜对于大明更为的顺从,不像现在,即按照传统拜大明为宗主国,但对土地上还是抱有野心。
还有贸然动朝鲜,也会惊动日本。
是的。
中倭丽三国自古渊源颇深。
中华有大量的人口流入倭国,高丽同样有许多的人口流入日本。
例如当下倭国西部最强大的守护大内氏。
大内氏和许多土生土长在倭国的武士团不同,他们自认为是“渡来人”身份。
其祖先为百济圣明王的三皇子圣琳亲王。
圣琳亲王不知道什么原因,跑去了倭国,在周防国的多多良滨上岸,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了下来,后代便自称“多多良氏”。
如今倭国当权的是室町幕府。
而大内氏又是地方反对室町幕府重要力量。
洪武二十四年,号称守护最强大的山名氏谋反,被室町幕府镇压了下去。
此事也导致倭国地方反抗势力大幅度被削弱。
未来两年。
大内氏将会发动历史上的应永之乱,此乱是室町幕府时代前期最后一次大的叛乱。
随着大内氏被镇压,倭国内部大量反抗势力彻底被扫平,残余的也无力再反抗室町幕府。
自此室町幕府将会进入稳定期。
那么北平现在维持的十八商行进行的阉工贸易,也将受到重挫。
倭国则一直到七十年后发生的应仁之乱,才会再拉开倭国的战国时代。
所以朱高炽需要支持大内氏。
支持大内氏,不让倭国恢复稳定,同时又让金州获得想要的阉工和妇女。
又穷又丑的老光棍怎么了。
老光棍就不能娶媳妇啦。
后世不也有很多年轻的妇女,嫁给国外又老又丑的光棍么。
老夫少妻。
是后世跨国婚姻的常例,一直到后世经济发展起来了,这个现象才变得不这么离谱起来。
至少跨国婚姻的年龄差距被缩小了。
现在的大明才是世界之光。
为了老光棍们的幸福,朱高炽必须要考虑大内氏的态度。
而大内氏偏偏又和朝鲜关系密切,甚至在发动叛乱时,与朝鲜交流过书信,希望朝鲜能派兵去帮助他。
甚至大内氏的发展,也离不开朝鲜的帮助。
不算本身和朝鲜的贸易,大内氏还获得朝鲜的帮助,以朝鲜的名义与大明进行贸易。
总之。
牵一发而动全身。
“难道任由高丽方面伤害我金州的利益吗。”朱高炽沉吟道。
“如果不采取武力,可以上书圣人,请圣人下旨捯饬高丽,让高丽收敛态度。”
朱高炽摇了摇头。
“那个叫做郑道传的,皇爷爷也下旨过高丽,高丽不也是没有遵守么。”
“非也。”
解缙笑道。
要是玩起权谋来,文官们很有兴致。
“高丽国内有郑道传这样不尊教化的人,也有心向利益文明的贤达人士。”
“当年郑道传提议要攻打奴儿干,就遭到高丽贤达们的反对,左政丞赵浚曾经极力反对过。”
“贤达。”朱高炽念叨着解缙的话语,突然间懂了。
自己得改变观念啊。
现在是大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