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反。
古人认为真正的圣道,全天下和个人利益是不冲突的。
如果为了全天下而伤害个人利益,仁者不为也。
为了谋全局谋万世,而故意牺牲无辜,明知道无辜还要加害,那就不允许,那是大罪恶。
无论多么崇高伟岸的理由,都不能杀无辜,这是政治底线也是人道底线。
这个底线突破了,“天下”和“无辜”都悲剧。
天下不可能靠杀无辜而得救,邪恶手段达不成善良的目的和美好的理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现代社会的学者们,会钻研中国古代儒道的根本原因。
在现代西方的社会中,可以看到很多东方古代先贤提倡的社会运行逻辑。
这与西方古代传统说的只要目标是正义的,那么任何手段就是正义的宗教思想大为冲突。
在西方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不会因为社会利益而损害个人利益。
这就是《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之由来,不光是技术方面,其实还有大量的东方先进思想也流入了西方。
也是后世中国看到了东方古思想在西方学者手中大量研究的现象,顺势推出在世界办儒家学校的原因。
至于办的成不成功,那是另外一说。
现在。
学的同样的路数的辩论者们,围绕牺牲的人是不是有意牺牲而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如果有意牺牲的说法占了上分,属于朱高炽的形象在社会舆论中占了下风。
反之,则占上分。
看起来很无用,没有枪杆子重要。
但是正是这些“无用”的,才构建起了东方文明。
正如西班牙征服者,几百人哄骗了印加帝国的单纯的土著皇帝出城,明明可以直接谋杀,却还要用圣经的一段。
直接谋杀,他们就是强盗。
用了圣经,那么他们谋害印加帝国皇帝的行为,符合西方精神世界体系,属于为基教杀死异徒的英雄。
他们成为了西方世界的英雄,人们为他们欢呼,响应他们的号召,加入他们的招募。
同样。
只有东方文明的人们认可朱高炽,那么朱高炽就有了号召力。
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打碎这个东方文明。
至于带来的文明倒退,就看当事人在不在乎了。
朱高炽如果要引导一个真正文明强盛的大帝国,就离不开民族的内核。
没有内核的大帝国,无论起势的多么快速,战果多么的丰盛,最后也只是无根之萍。
也很快就会人亡政息,随风消散,分崩离析。
依托中华重工体系和各组织,长史府以及投靠王府的官员们,朱高炽要召开的北平全体政治大会进展很快。
更有铁道运输带来的效率,促进了社会运行效率。
北平。
张府。
收到了邀请函。
作为北平势力最大的商人之一,张德辉是绕不过去的人物。
他的势力比较起中华重工犹如杯水车薪。
但是一百个,一万个社会上这样的人,那么就是整个社会的力量。
可以不在乎个体,但是整体却无法忽视。
张德辉也老了。
看着手里的邀请函,以及上门的中华重工工作人员,张德辉没有露出往日招牌的笑容。
他当着中华重工工作人员的面沉思。
“这次大会的目的,是让全北平的人参与北平未来的讨论,北平工业化道路的果实,不属于一个人,而是属于全体社会人员的。”
工作人员解释道。
张德辉突然笑了,笑的很开心。
“想不到我们商人还有这一天。”
“小王爷果然是小王爷。”
“从当年第一次见到小王爷,老夫就觉得眼前的贵人与众不同的,所老夫大胆提出了入股。”
“这些年来,老夫一直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并为当年老夫的睿智而得意至今。”
“俗话说五十知天命,到了老夫这个年龄,又还能苟活多久呢。”
“但是小王爷今日的举动,又一次让老夫震撼,请帮忙老夫,为老夫转告小王爷,老夫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中华重工各工厂。
优秀厂长,管事,表现优异的工人。
名单一个个出炉。
军户经济合作社没有停,军商联合办,军工联合办都在加班加点。
合记。
张薄看着手里的邀请函大笑。
“小王爷早该如此了,我要是在小王爷面前,就会告诉小王爷,中华重工越来越保守,做事风气越来越僵持。”
“我要是还留在中华重工,就让小王爷请我主持中华重工,必定大刀阔斧,重现当初中华重工的迅捷。”
工作人员嘴角抖了又抖,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
此人之狂傲,在北平已经出了名。
“不过我也很幸运,幸运我生在北平。”张薄又说道:“合记上下全体,全力以赴支持小王爷。”
工作人员默默的离开。
此人说话刺耳,什么叫合记上下,整个北平,就没有脱离中华重工体系的企业存在。
包括合记。
合记能有今日,靠的是粮票银行。
没有粮票银行的贷款,合记凭什么靠着几千两银子的股本,一年时间发展到百十万的资本。
陕西,山西的主干铁道已经通车,外地的建设商团的商人们,不少收到了邀请函。
北平全体政治大会,将于洪武三十年五月初五召开,也就是端午节这天。
而燕王世子派军入驻大宁的消息也传开了。
天下哗然。
宁王是死还是活。
大宁现状如何。
燕王府和宁王府之间的矛盾,还是燕王世子在造反?
朝廷的如何反应?
辽王派人去北平和大宁打探消息,同时派人去询问朝廷。
第四百零五章 朱元璋的长远布局
前番。
北平打败数万草原骑兵的战报,并没有让应天府惊动。
比起朱棣前几年逼降二十万之众,显得有些不够看。
还有大明立国以来,西南用兵多年,同样战绩颇丰,多次动辄几十万大军的规模。
只有亲自去过北平的人,才能感受到北平的变化。
而通过言语,许多人只停留在印象阶段。
“燕王是被圣人关起来了吗?”
黄子澄兴奋的问道。
“不清楚。”
文华殿。
一帮官员商讨。
“必定是的。”黄子澄肯定道:“街道上也派了人去打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到燕王了。”
“而且我从宗人府打听到消息,自从燕王两个月前奉召入宫就没有返回过。”
“我猜圣人一定是把燕王关在了宫内,避免燕王逃离应天府。”
许多人赞同黄子澄的说法。
“燕世子野心勃勃,竟然敢谋害宁王,司马昭之心一览无余,此子断不可留。”
“朝廷应该派人去北平捉拿燕世子。”
“以燕王府的实力,如果抗拒的话,恐怕难以抓回。”
“抗拒才好,朝廷当兴兵平之。”
黄子澄信心十足的说道。
“圣人爱子爱孙,心中到底有些为难,我们不能给别人机会,要把事情掀开。”
“兵部前番委任辽东总兵,我看圣人也是有所准备的。”
黄子澄看向齐泰。
辽东以前没有总兵。
历史上,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委任杨文就任辽东,形成了辽东总兵制,有了后续的辽东总兵职位。
通过洪武三十年的事迹,朱元璋大概是倾向朱允炆的,所以有种种布置。
但是如今,看上去朱元璋仿佛还是选择了朱允炆。
黄子澄的兴奋就不难理解了。
“说不定是保护燕王呢?”兵部官员齐泰,没有顺着黄子澄的心思,直接泼了盆冷水。
“怎么可能?”
黄子澄哑然失色,恍惚的质问。
“燕王在应天府无权无势,任一宵小即可害他性命,如今燕王在皇宫内院,谁还能害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