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以西方工业革命的经验去试着了解经济发展,自然就会觉得阻力会很大,发展会很缓慢。
所以对于这些困难,朱高炽只需要使用老办法,继续优化调节社会资源社会分配。
当然没有指望达到后世的高度,甚至二十年内,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朱高炽的目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都不是大的问题,这是西方人说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上原有技术的总结和改进,没有质的变化。
包括蒸汽机。
许多人甚至认为只有出现了橡胶技术,保证了气密性,才能发明出蒸汽机。
没有了解过纽克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也没有真正了解过那个时代的知识。
而瓦特蒸汽机的核心部件,却是用最简单的生铁制造,并不是当时最好的材料。
相反。
现在大明的蒸汽机,有的部件用了五炼铁,有的部件用了九炼铁,有的部件根据需要使用的生铁,从使用寿命上来看,反而比瓦特蒸汽机更先进。
“从中华重工指导目标来理解产业升级会遇到的问题,你们才能得到清晰的认知。”
“中华重工追求的不是利益,利益只是手段,目的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朱高炽又说了一遍。
许多人恍然大悟。
他们从商人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肯定是想不通这个问题的。
经过小王爷的提醒,很多人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密云分区。
刀具一厂。
原来有四百余名工人,专门用来生产军刀,完成军工联合办分配的订单。
随着新机器和流水线制度的成熟化,只需要一百名工人。
这一百名工人还包括了仓库和搬运工人等。
当流水化生产线正式运行后,有近三百人无事可干,离开了车间,茫然的呆在工厂。
不久。
他们听说要调去新的工厂,好像是专门生产蒸汽机杠杆锤的厂子。
“唉。”
“有了新的去处,怎么你还唉声叹气的?”
“他家里厂子近,去了新的工厂,离家就远了,他肯定不高兴。”
“你们懂个屁。”
那人忧心道:“那生产蒸汽机杠杆锤的厂子,能需要我们这么多人?”
“原来你操心这啊,你不懂,不只有蒸汽机杠杆锤工厂,还有好多生产别的机器的工厂。”
那人露出鄙视的眼神。
“就算有这么多机器工厂,那也岂不是和我们沦为一样处境的人也越多,你自己想想这个道理。”
那人的说法,惊醒了其余的人们。
他们担忧了起来。
只半个月,刀具一厂工厂风气下滑的厉害。
哪怕最近收到总部的通知,号召全厂学习五壮士精神的活动,也没有引起好的效果。
调研司的工作人员投诉了刀具一厂。
“该厂学习五壮士精神活动施展工作不利,工人们怀有意见,导致工厂风气散漫,作为工厂负责人视而不见,没有主动解决问题,更没有主动关怀工人们的心理建设,可见该厂负责人脱离工人阶级,没有发挥主动性,不具备责任感……”
很快,军工联合办的调查人员来了。
最后给出了结论。
“调研司投诉经过联合组详细调查,情况确认属实,但考虑该厂负责人做事勤勉,在工人中有良好声誉,不少工人为该厂负责人说话,对上级部门分配任务常年优异达成,因此只给予警告处分,希望该厂负责人勇于承担错误,改正自己态度,继续带领刀具一厂的全体工人们,不辜负总部期望,不辜负工人们的信任,不辜负工业化发展道路。”
……
刀具一厂很快举办全厂工人大会。
四百余名工人在工厂的平地上,工厂厂长站在椅子上,大声的向工人们讲话。
“五壮士的高尚精神,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难道我们厂的工人,连这点道德水平都没有吗?”
“兄弟工厂们比我们做得好,这让我感到了耻辱!我很耻辱啊,连饭都吃不下。”
“不是因为我被警告了,而是因为兄弟工厂们的兄弟们怎么看我们刀具一厂!”
厂长激动的说道。
“我知道厂子里最近有很多不好的言论,我想着大家都是工友,抱怨几句没有什么问题。”
“可千不该万不该,连道德都不要了吗?”
道德。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追求。
在有的时代,道德是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在有的时代,道德不如自己的享受重要。
“工厂什么时候会忘记工人?不要去怀疑工厂!更不要因为怀疑工厂,就抛弃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学习五壮士精神,和你们口中的苦恼是没有冲突的,传出去你们还抬得起头吗,要不要做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谋夺秦王府兵权
陕西,山西两地负责人和高层管理者返回了北平。
朱高炽亲自安排。
在会议中。
朱高炽提出了对他们的要求。
“陕西李伯升做的很好,军户经济合作社,趁着目前良好的局势,必须要在陕西全面开花。”
“包括山西方面,虽然阻力比陕西要大,但不能因为有阻力就放缓了发展。”
“此次父王得旨负责巡视北境边防,我已经向父王要求,不会只停留在北平,会借助这个机会去陕西和山西一趟。”
历史上的朱棣表现的太老实。
虽然给了他这个权利,但他直接出兵大宁外,短短两个月就消灭了敌人,然后返回北平。
不会“养寇自重”啊。
朱高炽不会养寇,但是要自重。
“你们更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借助燕王威势,在陕西和山西把以往遇到的阻力,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
“我已经要求过父王,你们在当地有什么问题,燕王会全力配合你们。”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
这话怎么听怎么怪呢。
什么叫燕王全力配合他们?
李伯升拿着笔出神,忘记了记录。
燕王啊。
他有资格让燕王配合自己了?
小王爷说话可真没有顾忌,和当年一样,物是人非,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小王爷,倒是让人感叹。
朱高炽很早就盯上了陕西和山西的兵权,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秦王的死,以及晋王也会死。
加上此次燕王获得更大兵权的机会,让朱高炽可以利用中华重工来伸出手。
从制度上,朱高炽拿不走两地的兵权,他也没有指望从名分上来获得两地的兵权。
真要是这么做,别说朝廷容不得,就算是朱元璋也不会同意。
直接南北两国得了。
山西不只是山西,还有个山西行都司。
陕西也不只是陕西,也有个陕西行都司。
和北平有个北平行都司一样,地盘大的很。
在两地发展工业化,不但是为了扩充市场,更是为了掌控两地的军权,能控制多少是多少。
两地二三十万的军队,哪怕只影响到一万军队,也比没有强不是,总比历史中保持中立的好。
相比较北平南边隔壁的山东,西边的陕西和山西的军队是有机会拉拢的。
朱高炽在大兴开会的同时,北平城中的燕王府,朱棣已经忙着去山西的事情。
金忠去忙着军工联合办的差事,朱棣眼神复杂的看着葛诚。
葛诚低着头。
“孤还是信任你的。”
朱棣叹了口气。
葛诚不说话。
他现在说什么都不合适,还不如保持沉默。
“老大提醒了咱,旨意上说的是让咱巡边各地。其实咱也知道,只不过考虑三哥的心情,怕三哥误会咱,所以本没打算去山西,山西去不成,更不提隔了山西的陕西。”
“相信晋王能理解燕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