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会很严格,你们谁要是不努力练习,我可不会让你们通过考试。”
老者板着脸说道。
这一天。
北平大剧院接到了总部的紧急通知,暂停所有工作计划,全力以赴宣传对强盗的反击之战。
红头文件上,还配了小王爷严厉语气的通告。
这不只是北平大剧院第一次接到这种通告,整个中华重工都是一次一。
从上到下,周世丰亲自严抓,仿佛一夜之间,中华重工的重心就变了。
技术报,生活报。
“无名地的五壮士!”
“这五位来自军队和中华重工的壮士深入草原,告诉草原上的百姓们谁才是敌人,谁才是自己人。”
“谁为他们带去了更好的生活,谁在打破他们生活的安宁。”
“在燕王的领导下,北平的百姓们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而在边疆也是如此。”
“百姓们勤劳的劳动,在中华重工体系的运转下,边疆百姓们获得了想要的报酬。”
“人们安居乐业,迎嫁丰收,脸上充满了笑容。”
“可强盗出现了。”
“强盗们劫掠百姓们的财产,烧毁百姓们的房子,淫掠百姓们的妻女,他们是没有人性的反社会势力。”
“为了安抚边疆的百姓们,向他们解释作战的意义,获得了边疆百姓们的支持。”
“以达尔岱为代表,这些部落支持我们,敌视强盗,并向小王爷承诺,永远服从大明。”
“可是强盗们急了,他们怕被揭开真相,所以他们残害了我们的五壮士。”
“我们的五位壮士舍身取义,面对强大的敌人,丝毫没有害怕,一人对抗千军,是最伟大的战士!”
……
“达尔岱说:强盗是草原百姓们最痛恨的对象,希望大明的军队,早日消灭强盗,为草原和中原迎来太平。”
“宁王说:五壮士牺牲的场景令人动容,五壮士的精神让人感动,五壮士的仇必定要报!”
“五壮士的军士,叫做……”
“五壮士中的中华重工工作人员,名字叫做贺宽,是调研司的工作人员,他是名勤奋的工人,获得过小王爷的称赞。”
“我叫……,是贺宽的同事,贺宽是我们部门的年轻人,所有人都说贺宽是个好青年,他乐于助人……”
“我们部门得知贺宽牺牲后,部门的人都哭了,好多女同事哭的昏了过去,至今不敢相信,这位最善良的同事,就这么突兀的离开了我们,强盗们在他身上竟然留下了数十道伤口,这么残忍的手段,让人无法接受。”
“全体中华重工同仁们,学习贺宽精神!”
所有内容都是如此。
在各工厂的公告栏上,张贴了五壮士的事迹。
贺宽在临死前,面对心黑手辣的敌人们,毫不畏惧直面挑战,他说让敌人们来呀!
……
“在三十年前,我们被人打不能还手,这是法律的规定,我们受到了多少欺负。”
“现在我们富裕了,可他们还是不放过我们,他们总想要欺负我们,伤害我们。”
“我的祖父告诉我,当年一伙禽兽冲入祖父的家中,侮辱了我的祖母,祖爷也是被那伙禽兽打死的。现在,那伙禽兽想要回来了,我一定会拿起刀枪,哪怕是死我也不会退让,因为我不想让我祖母受到的侮辱,发生在我的女儿身上。”
铁道工程部调度司。
赵宏拿着报纸的手,颤抖的无法控制。
他咬牙切齿。
“我要上战场!”
“我们也是军人,我们是军籍工人!”
“可没有命令啊。”有的同事抱怨道。
“那就向上面做要求。”
一封封的书信发去了总部。
中华重工。
是军工企业。
大部分工人都是军籍,也就是军人。
中华重工体系,以及上下游企业,同样有许多军籍工人,他们也是军人。
军籍工人是新事物。
他们算军队吗?
这需要一个契机。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中华重工的工厂,开始贴上了标语。
“两千年前,先民就喊出了要反抗的口号,我们要继承祖宗的精神。”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寇可往,我亦可往!”
“消灭一切敌人!”
……
中华重工的力量,光明正大的释放出来。
在偌大的北平,无数的百姓之间,复仇的言论,仿佛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大地。
不光是北平。
在陕西,在山西,在辽东,乃至山东。
无名地五壮士的悲壮,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
庞大的舆论机器,通过报纸,通过无数工人的讲述,通过军户经济合作社,通过矿业协会……
形成了一股滔天的波浪。
连燕王府中的王妃,都开始问起了朱棣这些消息。
在敌人出现的时候。
突然间。
整个地方上,只有一个声音。
用一个准确的词形容,叫做团结在了一起。
“残忍的敌人勃林帖木儿说:他最喜欢的事情,并且以此为荣的事情,就是把汉儿们杀绝,骑汉儿们的马,抢夺汉儿们的财产,淫辱他们的妻女,看着她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和孩子痛哭流泪,当着流泪女人的面,屠杀她们……”
中华重工把那些人的话,如实的向百姓们发了出来。
通过报纸,通过邸报,通过协会,通过工厂,通过卫所,通过官府……
整个北境。
犹如火药桶。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抛下军队的朱高炽
北平。
燕王府。
王宫殿内。
几名官员满脸沉重,他们穿着臣服,没有往日的笑脸,发自内心的感到了郑重。
短短的时日内。
北平城中消失了笑声。
没有人说不能笑,更没有人说不能玩乐,更没有人说不能嫁娶。
可就这么发生了。
大街小巷上都是复仇的言论。
哪怕三岁的孩子们,唱的也是复仇的童谣。
那些年的屈辱,老人们开始讲。
人们愿意静下心来,认真的听那些年的悲苦岁月。
朱棣坐在案台后。
“老大到底想要做什么啊。”
朱棣感到了恐惧。
整个北平只有一个声音,连王府中也是如此,人们都在说一件事,并且人人都充满了悲愤。
这股平静下蕴含的力量,让朱棣感到了害怕。
他怕这股力量失控。
“小王爷说时代不同了,要改变以往的模式。”金忠茫然的回复。
北平现在的样子,让金忠感到了陌生。
自从北平发展工业化以来,新变化有很多,可最近的变化,是让金忠最触动的一次。
原来事情还能发展成这样。
这股力量太可怕了。
“让人去找老大,问清楚他要做到什么地步。”
朱棣自从收到朱元璋的旨意,已经做好了出兵打仗的准备。
打仗他不怕。
心中都盘算好了,带领哪些能打的军队,一口气灭掉勃林帖木儿,尽快结束战争,避免无谓的消耗,减轻物资负担。
直到朱高炽来信。
他让朱棣不要轻易动兵,先做好万全准备。
“当时收到老大的书信,孤还觉得好笑,炽儿和他皇爷爷类似,对战争很谨慎小心。”
“父皇的信中,也是让孤要小心,不可轻举妄动。”
“可孤不怕,因为孤知道自个的实力,但是呢,想看看老大能做到哪一步。”
“想不到是孤误会了老大,老大不是谨慎,是胆子太大,给了孤一个‘惊喜’。”
朱棣不知道该喜还是悲。
他快要跟不上儿子的思路。
以前还能听懂些,后面越来越吃力,而儿子做的事,动静也越来越大,大到自己都感到恐怖了。
不光是朱棣,就连葛诚和金忠等人,他们的心中也百感交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