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国家能顺利进入工业革命,因为西方诞生了庞大的商人阶级,这股力量克服了社会协调成本和投资。
所以研究西方的工业革命,商人力量是避不开的方向。
从这方面入手。
所以很多人得出了一些结论,认为必须放开商人力量,才能进入工业革命。
真的对吗?
商人逐利,竞争模式下,工人阶级被剥削,一直到生产力质的飞跃,让工人阶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可在这个时代以前,工人阶级是非常痛苦和苦难的。
所以工人阶级是最强悍的力量,因为同一份苦难,只需要一个口号,工人们就愿意付出生命为之奋斗。
而在这个时代以后,虽然同样被剥削,可因为生活上有了一定的保障,所以工人们失去了抗争的精神。
“是否一定要利用商人阶级,才能进入工业化呢。”
看着手里来自陕西的章程,上面煤炭行业说服了秦王府,同意由煤炭行业协会开发陕西煤炭。
商人阶级的优势,非常的明显,结合英国工业革命模式,令朱高炽诞生了自我怀疑。
是否该改变下中华重工的模式。
改,还是不改。
朱高炽起身,围着书桌转了两圈。
如果改,那么中华重工的工人们的处境,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改,中华重工现有的模式,是否比商人阶级更优越。
有没有参考对象。
朱高炽眉头一松,长呼一口气,快步走回书桌,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写到两个字。
“俄国。”
俄国是农奴国家,缺乏强大的商业阶级,面对这个难题,想出的办法是通过国家意志和政府的帮助来解决。
朱高炽整理了前世的知识,以及这些年来的经验,思路突然开阔了不少。
最近遇到的瓶颈问题,突然有些想通了。
靠几家工厂,密集型企业,或者大集团公司,并不来带来真正的工业化。
后世许多人说,中国靠着外资的帮助,进入世贸的体系,所以成功进行了工业化。
这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建立在英国工业革命模式上,诞生的错误的想法。
许多国家比中国要早加入世贸,并且有更宽和的外部环境,却没有像中国那样成功工业化。
“既要引导社会道德,又要促进官员学习商人‘见利忘义’的风格行事。”
朱高炽想到了总设计的答案。
是啊。
总设计师已经给了方法。
“中国每年有七百万,十七八岁需要就业的人口。”
“怎么办?”
“我们找到了路子,就是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
“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
“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
……
朱高炽眉头翘起,嘴角露出笑容。
“如何把一百个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五十个人,始终是大难题,光靠中华重工难以为继。”
“需要充分的发挥卫所的作用,卫所不光要具备军事功能,也要兼顾发展经济的功能。”
“集薪火之力,共同发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强的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需要一个试点。
朱高炽如此想到。
重新起身走到墙壁上挂着的舆图前,燕山三卫是最听话的,但是不合适。
经济要发展,军队战斗力更要保证。
密州卫,大宁诸卫也不合适,太过偏远,经济能力不足,无法发挥作用。
金州卫也不合适。
孤悬海外,带动不了周边,而且金州卫作为自己的一个“杀手锏”,另有重用。
“那么是城内还是城外呢。”
看着通州卫,蓟州卫,以及彭城卫,济州卫等,朱高炽看来看去,希望找到最合适的地方。
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大,你想做什么
徐府和郭家来人了。
在天津的码头包了一艘船,请两位小姐回去京城,王妃徐氏不好再留。
一路千里走运河,舟车劳顿,担忧护卫不周,徐氏派出了王府的大管家和侍卫,还有嬷嬷和丫鬟。
王府大门的街道上,停了一排马车,二十余名骑手在后面等着。
管事媳妇们围着王妃,有几位本来就是徐家的人,随王妃陪嫁到燕王府的。
朱玉英,朱月贵四姐妹,恋恋不舍的与徐妙锦和郭彩莲两位姑娘告别。
郭彩莲头上戴着一支玉簪子,身后的丫鬟抱着丝织金边披风,小姐说不穿。
徐妙锦还不是多年后敢拒绝朱棣的勇敢姑娘,小女孩舍不得姐姐,眼圈通红一片,眼泪一颗颗掉下。
徐氏也含着眼泪,已经留了半年,实在没有理由再留了,安抚着徐妙锦。
“不哭不哭。”徐氏抚摸着徐妙锦的小手,安慰道:“大姐明年跟你老子写信,让他送你过来。”
郭彩莲乖巧的立在一旁,偶尔偷偷看眼门内,忍不住的失望,可还是盼着。
“姑奶奶,时候不早了,怕耽误了今日的行程。”徐府来的老嬷嬷,上前笑着说道。
老嬷嬷是徐府的老人,从金陵时候起就入了徐家,脸面大,徐家又放心,所以把接小姐的差事,托付给了她。
徐氏勉强露出笑容,连她小时候还被嬷嬷带过。
“去吧。”
“呜呜~”
几位小姐越发的掉眼泪,最小的朱智明肩膀耸的一下一下,时不时抽泣两下,好不伤心的模样。
徐妙锦和郭彩莲告别了徐氏和几位小姐,在丫鬟的搀扶下登上马车,缓缓进入了车厢。
随后嬷嬷丫鬟们纷纷坐上后面的马车,管事见差不多了,于是高声说道:“启程。”
“嘚嘚嘚。”
马蹄踩在石砖,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就是轮子压过石面。
朱玉英四姐妹,手里捏着丝巾高高举起,向离别的姐妹们挥手,徐妙锦和郭彩莲坐在一辆车。
车窗口,露出两个小脑袋,粉嫩的脸庞还可见到泪痕,一直到看不到了,才收了回去。
“回吧。”
徐氏叹道。
随后,乌压压的一群人们,转身进入了王府,街道不久也恢复了安静。
……
朱高炽做事不喜欢等,能马上做的立马就会做,需要等待下的,到了机会也会即刻去做。
后世身份低微,只要做事情,无论大事小事,基本上属于等的那一方。
所以对于等待,朱高炽非常的厌倦。
因此今日早早地,他就拜见了朱棣,说出了新的想法。
“军户经济合作社,要从主导的地位,变成辅助方,鼓励卫所自己成立经济养殖场,以集体合股的方式,军户经济合作社负责大方向和技术上的指引。”
“同时鼓励军户成立小工厂,成为中华重工的产业链下游企业,促进工业的活跃性。”
朱高炽把章程双手递交给朱棣,朱棣接过来看了眼,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中华重工当下做的不错,为何突然诞生这种想法,看上去有些画蛇添足。”
朱棣不了解朱高炽的想法。
很多事情的做法,朱棣都无法理解,特别是新事物的诞生,他完全没有头绪,想都没有想到过。
“这可不是小事。”
朱高炽笑道。
“咱大明的生产模式,以农户自给自足,自己种植桑麻田,自己织布缝衣。”
“军户同样如此,卫所自己承担军队开支,不足的由朝廷补足,例如布匹。”
“在宋朝许多的行业,在咱大明以服役的模式取代,例如城市中的收粪夫,打更人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