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当地的师傅介绍,铁矿的厚度有多层,矿层厚度常有近千尺。”
万三说起铁矿,如数家珍。
密云的准备工作,已经筹办了许久,各项事宜都有详细的资料,他们这回是来拍板的。
万三说的这些消息,朱高炽早就知道了。
密云的矿产资源,在后世经过勘探查明,铁矿之多,占北京地区总储量的百分之九十六以上。
密云铁矿在后世也是闻名的。
古代也有铁矿生产。
但是规模小,以露天矿产居多。
“煤矿的开采,难度比铁矿要大许多,而且煤矿有许多的危险性,以当下的技术,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
“所以中华重工不追求建立自己的矿井,选择和煤场主合作,至于铁矿,密云的铁矿,是一定要垄断在手中的。”
“除了密云的铁矿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密云的铁矿容易开采,危险性可控。”
“掌握了密云地区的铁矿,中华重工不会惧怕任何竞争,如虎添翼,所以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的。”
不光是如此,密云铁矿是最容易开采的地区。
也因为太容易开开采了,导致后世的人,叫上几个同伴,只需要几把镐头进山,就能挖出一车一车的铁矿。
正是因为门槛低,犹如蚂蚁搬家,人人都进山挖矿,导致后世屡禁不止。
这种稀有的“宝地”,朱高炽当然不能错过。
“中华重工的冶铁厂,以大工厂生产方式,结合我朝最先进的冶铁技术,产量会达到惊人的地步。”
“只靠民矿是满足不了的,而且密云的铁矿,咱是要垄断在手中的,以此自产自销,让冶铁厂的铁器的成本,控制到最低的程度,然后才能以最低价面向市场。”
因为前几日和人们讲述过生产分配的道理,许多人明白小王爷的意思。
一切为了工业让步。
“可密云有好几家民矿,他们恐怕不会卖。”实诚的万三问出了老实的问题。
贵人吃人。
不过因为和小贵人接触日久,万三已经忘记了。
马王宣控制住了笑容,不让自己发出笑声,倒是高长芳忍不住笑出声。
“他们会送给咱的。”朱高炽宽慰了万三一句。
送?
凭啥啊?
万三老脸有些懵,没有反应过来。
“高长芳。”
“在。”
“筹办铁厂,以及铁矿的具体事务,由你负责,有没有问题?”
“没有,小王爷放心。”
高长芳事先已经知道,为此做足了准备。
“商人是逐利的,但是我们不是纯粹的商人。”朱高炽扫了眼众人,众人都坐直了上半身。
“中华重工在盈利,如果以商人的品性,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工人。”
“提高工人的工时,降低工人的工钱,耗干工人的潜力。”
“特别是我们这种密集作业的大工厂,只此一项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而咱不认可这种生产方式,对你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既要保证利益,让工厂最大限度的盈利,又要照顾好工人的生活。”
中华重工一直是这么做的。
普工一个月都是一两银子的工钱,军户工更是每月一两五钱。
还有具备手艺的人,会写字算术的人等等。
“如果按照生产方式,以此带来的成本问题,如果有另外一家和我们一样的工厂,我们竞争不过别的人。”
“所以我们要垄断,例如垄断密云的铁矿。虽然不开煤矿,却要垄断蜂窝煤的技术。”
“垄断生产资料,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工人的利益,这个道理希望大家能明白,绝对不是为了一家之利,更不是为了咱的私欲。”
对付密云民矿的手段,朱高炽不能让眼前的人们,产生不道德的想法。
事情做得是以权逼人,但事情的本质,是为了民生的发展,让工业的好处,扩展到百姓层面,而不是停留在工厂主身上。
这就是比西方工业革命后,更为先进的社会分配方式。
一个人,要有私德。
一个集团,要有公德。
管理者有公德心,才能让中华重工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风气,继续保持发扬下去。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府威势
密云有两个卫。
密云卫,密云中卫。
密云卫是洪武二年设置,密云中卫是洪武十四年设置,还有一个洪武后卫,要到几年后,也就是洪武三十年设置。
朱高炽抵达密云的消息逐渐传开,两卫的世袭武官,逐渐都来拜见他。
布政司和藩王府,顶多属于供需关系。
卫所则不同。
有不少燕山卫的武官调来的,特别是密云中卫,这些年来,朝廷对北平,北平以南的卫所有些调动,例如燕山卫的指挥使张玉。
但是北边是军事要地,加上人口稀少,反而调动的不多。
哪怕卫所归属于北平都司管理,耐不住朱棣常年带领大军出征,军令如山,谁敢不尊燕王。
加上王府还保留了部分军权,朱棣有权插手卫所的管理日常,例如巡检,操练,以及军中职位提拔都能说得上话。
众人在朱高炽面前,态度非常明确,以王府的人自居。
朱高炽借助这个优势,对密云的民矿跟脚打探了一番,哪家的民矿,背后是谁,轻易就打探了出来。
不过。
人们也很快清楚,小王爷来密云的目的,原来是看上了密云的铁矿,打上了这里的主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就看有些人懂不懂事了。”密云卫指挥使郭英,原是燕山左护卫的佥事。
太子一系下手燕山左护卫的时候,朱棣也没闲着,把自己的亲信也提拔到了别处。
“既然是王爷看上的东西,那还不巴巴的送上去,找死不成?不用王爷出面,咱们就捏死他们。”
“用不着如此,谁也不会和自家前程过不去。”郭英笑道。
实事的确如郭英所料。
有几名密云卫指挥使司的官员,相约一同来拜见了朱高炽。
第二日,朱高炽命张全往各家分送上一千两到五百两银子不等。
官员不收,是真不要,只希望能巴结上王府。
张全自然不会把银子就这么带回来,反而诚心诚意的说服官员收下。
算是和几家密云民矿背后的关系主完成了交接。
过程波澜不惊。
没有醒悟后的万三,想象的大动静。
离开前一日。
朱高炽再次登门密云卫指挥使郭英府上,随行的有高长芳。
“拜见指挥使。”
高长芳上前行大礼。
“哈哈,不必如此,王府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王爷派人来通传一声即可,哪里需要小王爷亲自跑一趟。”
密云卫指挥使郭英,爽快的笑道,对白身的高长芳也很客气。
“有郭世叔在此地,咱才敢来开矿。”
“这是哪里话?”
“父王说敢私开民矿的,都是不要命的主。”
“哈哈哈。”郭英大笑,随后笑道:“王爷在开玩笑,故意吓小王爷呢。”
随后收敛了笑容,严肃的说道:“北平是王爷的藩地,谁不开眼,不等传到王爷耳中,我先让他消失喽。”
“以后还要麻烦郭世叔看顾一二。”
“理应之事。”
“我跟着王爷的时候,小王爷还小,没有出府,所以不知道咱和王爷的交情。今天跟小王爷交给底,我眼里只有王爷,没有三司。”郭英连这话都说了出来。
“咱会告诉父王的。”
朱高炽还没有太多的感触,反倒是一旁的高长芳,再一次直面到王府的威势。
人们都说燕王府权势如何了得,不过是百姓们口口相传而已,真的如何了得,普通百姓并不知情。
越是靠近燕王府,接触的事务越多,高长芳越是觉得燕王府的确权势了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