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衙门的差役每年的收入在二十两银子,平均每个月一两六钱七里。
这是明面上的收入。
差役的油水肯定不止这些,不过又不是谁都能去当差役,没有关系凭什么进衙门办差。
但是每月一两银子,对一无所长的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少的薪水,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试一试。
徐宁看重的是外柜上的招聘,内柜也没打算去,只盯着外柜。
外柜学徒每个月三钱保底银子,会有额外的分润。
外柜执事每个月一两银子保底银子,同样也有分润,而且会拿年终分红,然后就是外柜,分号外柜。
后面两个职位,徐宁没有想要去尝试,而是盯着外柜执事一职上。
外柜的权利比内柜的权利大,薪水也不可同日而语。从小当学徒的徐宁,想要成为外柜掌柜。
但是人有自知之明。
他又没有背景,人家也不知道他的跟脚,不可能把外柜掌柜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来做。
“什么名字,哪里人士,应聘什么职位。”长条桌后,几名文书正在登记。
徐宁对答如流,不亢不卑:“叨扰了,我叫徐宁,应聘外柜执事。”
文书抬起头看了看。
只看了一眼,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写了个可字,然后把登记好的纸张交给他,让他进去找人面试。
文书见了这么多人,大致来求什么职一目了然。
普通百姓和工匠泾渭分明,而徐宁又截然不同,有那股生意人的精明气。
徐宁拿着纸表进入工厂后,没有按照文书的指示,故意走错几个房间。
“对不住对不住,在下走错了。”
连连的道歉,然后退了出去。
看来不是贵人的心血来潮,徐宁放心了。
别看招牌起的大气,他可不会上当受骗,就怕贵人当个玩物,等哪天失去了兴趣,苦的可是他们。
徐宁虽然年轻,但是知道时间的宝贵,不会浪费时间跟着贵人胡闹。
贵人始终是贵人。
耽不耽误时光,也不影响贵人。
可他徐宁赔不起,至于被贵人看上飞黄腾达,这种渺茫的几率,徐宁不会持有这种痴心妄想。
……
刚才有人打扰,扰乱了秩序,不过屋内几名工匠的考核很快又继续起来。
工厂为了鼓励技术精湛的工匠,和培养自己的工匠,施行八级三等制度。对于有手艺的工匠,经过考核后,最高定级为八级。
工厂目前唯一的八级工匠是万三。开山立派,祖师爷似的人物。
类似万三这种,整个东北台村也凑不出三人。
因此每个月的月钱为十两银子,一年能拿一百二十两银子啊。这么高的工钱,只需要五年不吃不喝,就可以在北平城繁华地带买到一处带院子的住宅。
最低的一级工匠,月钱为一两银子,然后就是一等学徒,二等学徒,三等学徒,分别为八钱,六钱,四钱银子。
来学手艺还给钱,钱还给的不少,可见工厂的大方。
“你这手艺不太行啊。”万三的三徒弟是考官,对眼前试手艺的工匠有些不满。
考较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看火候。
根据高炉里铁水的温度,凭借自己的双眼,来判断是否到了加入草灰的地步,如果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那才符合六级工匠的要求。
至于七级。
那得跟自己一样,熟练的控制不同火候,增添杂料,烧制出不同软性硬性精铁,所需要具备的经验。
“六级吧。”三徒弟皱着眉头。
那人不好意思的点点头,他对自己的本事有自知之明。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能见真章的东西,做不得假,瞒不了人。
不过他想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要是能多高一级,每年的收入都不同啊。
眼前的考官年龄虽然不如自己大,但是话里话外,以及对自己错处的指出,都能让他服气。
“小师傅,您是几级?”手艺人达者为师,那人态度十分恭敬。
“我也是六级。”
那人闻言很惊讶,“不能吧?”
能烧炼精铁软铁的工匠,放在外面哪一处都得是匠头,外面铁行的东家打破了头抢着要呢。
这种人都是六级,自己何德何能也能定为六级。
“你不懂,不用问了,需要住厂不?包吃包住。”
不太客气的话,那人立刻闭上嘴巴,谁让对方手艺强呢。
“现在就住进来?”
“我还要回去收拾行礼。”
“厂里提供衣服,被褥,生活之物全包。”
“好好好。”那人笑得合不拢嘴。
老三虽然是六级,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应该是七级,不过万三亲自定为六级,众人说服不了他。
朱高炽虽然不懂工匠技术,但是根据别人的说法,知道万三故意压低了徒弟。
对于万三的想法,朱高炽有些了然。
万三年龄大了,还能在工厂呆几年,为他的徒弟铺路呢。
第四十五章 最先进的工厂
技术上的事,所有人都得听万三的,包括朱高炽。
谈起自己的拿手本事,万三眉飞色舞,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北铁不如南铁,福建和广东的铁矿是最好的,铁矿石如此,就连木炭都要比北平的好。”万三如数家珍,说话忘记了顾忌。
“如果使用这两个地区的铁矿,用来制作蒸汽机,是极好的料子,可惜运输太昂贵,用不起啊。”
“所以采用的是密云,莲化,武安几地的铁矿。”万三怕贵人担忧质量不好,又忙解释:“大公子放心,这几地的铁矿质量虽然不如南铁,但是差不了多少。”
“技术上的事情咱哪里懂,万师傅做主。”朱高炽话语中极为的信任万三。
离开了料房,刚进入冶铁车间,扑面而来一股热浪,高炉中烧的正旺。
“公子小心啊。”张全拉住朱高炽,不让他靠的太近。
有数座方塘,其中一处正在使用中。
从高炉流放出的炙热的铁水,由火塘流入方塘,动静看得吓人。
三名工匠立在数尺宽的石台上,正往里面撒一些不知道什么成分的灰。两名工匠快速的用极长的木棍在里面搅动,没有多久就烧没了两三寸,剩余的反复使用,一直用到不能再用。
万三学张全挡在贵人身前,边回头解释:“这是特制的污潮泥晒干,用舂筛细罗如面后,撒入铁水中。”
贵人能不怕流汗,已然让万三高看一眼,心里越发的认可大公子。
大公子是真的重视他们工匠,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工匠的本事,犹如这铁水。
都是铁。
但铁与铁之间的差别,犹如云泥一般。万三心里服气,愿意为了贵人拿出自己全部的本事,当然,他也有小九九。
八级三等制度,保护了万三的利益,他的徒弟们可以在工厂安身立命,也不影响他的名气。
本质上,他一系掌握了工厂的话语权。
例如这铁水。
看着墙上老五对铁水的火候掌握度,万三也很满意。
无论是老三还是老五,乃至老九。
工厂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他的徒弟们手中,就是代代吃饭的依靠。
对于工厂里头的冶铁工艺,朱高炽虽然不懂详细过程,只能靠万三,但他却不是不识物。
从晋朝的炒钢法,到唐宋的铸制改锻制,然后就是现在明初的生铁淋口法,以后日后苏州工匠发明的苏钢法。
按照后世的标准,发明就是科学家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有无数的发明家。
犹如鼎鼎大名的瓦特,他改进出的瓦特蒸汽机,是蒸汽机发展历史行巨大的变革。
他同样是一名工匠,出身于工匠家庭,他的父亲是熟练的造船工人,瓦特也是从一家仪表修理厂的学徒做起。
工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