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好景不长,小江看着看着,就开始追着陀螺跑,然后一脚把转得好好的陀螺踢坏,接着咯咯直笑。
陀螺不转了,玥玥跟着大哭。
这下把吴远急坏了。
天气这么冷,小孩子的脸又嫩,很容易把脸哭皲了。
回头掩饰都掩饰不住,老父亲的脸往哪儿搁?
吴远连忙把俩孩子带回屋里,把小脸一洗,涂了香香。
这才重新琢磨,究竟该给俩孩子做个什么玩具好呢?
老子堂堂一木匠,手下上百号人,能被这种小事难住?
半个多钟头后,一辆单靠着木板和轴承做出来的滑板车,新鲜出炉了。
吴远特地在上面包裹了一层毡布,俩孩子包着褯子的屁股蛋坐在上面,也不会凉。
这下俩孩子又乐了。
接着问题就来了,俩孩子,只有一辆滑板车。
谁玩谁不玩,这是个问题。
吴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哄好这个,哄那个。
让玥玥去玩,就得哄着小江。等到小江开始玩了,又得回头哄玥玥。
生怕俩孩子掉了一滴眼泪,留下老父亲带娃的不利证据。
终于十一点来钟的时候,马明琪过来了,带来王村木材加工厂的账本道:“老板,从账本上来看,没什么问题。”
这是王敏亚交过来的各类报表,陆援朝也看过。
既然明琪都说没问题,那就是问题不大。
吴远努努嘴道:“放屋里去吧。”
马明琪把账本放回客厅,又出来,看着吴远被俩孩子整的焦头烂额就忍不住偷笑。
随后从吴远怀里接过玥玥,带到另一边去玩陀螺了。
结果,也玩得挺好。
吴远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道:“这带娃,比干木匠活累多了。”
马明琪回头道:“远爷,这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你先回屋歇会儿,这儿有我呢。”
“你一个人行么?”
吴远根据自己的带娃经验,觉着有点够呛的。
“远爷,放心吧,没问题。”
第269章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听了明琪的话,吴远如临大赦。
这俩孩子,睡着是天使,醒来是魔鬼。
带起来,太遭罪了。
只是刚回屋里,坐在沙发上,任由阳光晒脸,吴远还关注了外面一会儿。
结果关注着关注着,自己倒先睡着了。
等到打了个盹醒来,俩孩子都睡在自己身边,真就跟天使一样。
厨房那边,马明琪穿着围裙,正在炒菜做饭。
餐桌上,已经放了两盘菜。
吴远轻手轻脚地起身过去一看,一盘白菜豆腐,一盘咸肉片,锅里还有一条咸鱼在烧。
味儿怎么样,吴远不知道。
但瞅着这娴熟劲儿,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一会你也留下来吃饭。”
“不了,远爷,我家里有吃的。”
吴远指指俩孩子道:“一会他们醒了,我一个人够呛。”
马明琪抿嘴一笑:“好吧,远爷。”
有了马明琪帮着带孩子,吴远下午轻松了很多。
以至于提前回来的杨落雁,看到丈夫如此轻松的模样,甚至难掩一丝希望。
直到她回屋换上家居服,才被吴远突然抱住道:“老婆,你带孩子辛苦啦!”
杨落雁轻轻地挣脱他的拥抱,嘴上还不满意地说了句:“说着轻巧。”
其实心里满意极了。
自家男人总算是了解养娃带娃的不易了。
转眼到了除夕,元月26日。
一觉醒来,外头居然又白了。
这才时隔多久,就来了两场大雪?
得亏昨儿腊月二十九的时候,他上集市把对联和鞭炮之类的年货都买了。
否则今儿这天,去赶集不够受罪的。
暗自庆幸之余,吴远起床吃了早饭,然后就在土暖气的炉子上熬了锅浆糊。
熬好了之后,趁热,把大门、车库、小楼入户门、灶房的门口,甚至是二楼起居间的房门,全都刷上浆糊,然后一口气把对联贴好。
里里外外的,看起来焕然一新。
不多时,人高马大的马明军来了,一看这情况道:“师父,本想着过来给你贴对联的,结果还是来晚了一步。”
“你家里都贴好了?”
“师父,我家不用贴。”
吴远这才记起,三年之期呢,“倒省钱了。”
毕竟不光是省了对联钱,连鞭炮钱也省了。
马明军嘿嘿一笑:“省钱,倒是省钱了,但总觉得家里冷清,没有年味。”
可不是么?
说起来烟花爆竹,有种种危害,倒是一点不假。
但逢年过节了,真少了这东西,确实差了很多味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真把这烟火气给禁了,那凡人之心何处安放?
吴远收回思绪道:“家里孩子要是想放炮仗玩,就到我家来。今年我买了不少,好几百块。”
马明军嗳了一声,也没拒绝,随即裹紧军大衣道:“那师父,我先走了。”
送走马明军,隔壁老代师傅提着俩条鲤鱼过来了。
“代叔,你这前两天不是送过一大盆过来了么?”
前两天,趁着天暖,老代家鱼塘抽水了,最后余下不少尺把长的小鱼,卖不上钱,各家分了不少,用油一炸,味儿特不错。
老代却把鲤鱼往前一送道:“这不是给你家上坟烧纸用的么?”
这倒提醒吴远了。
年年除夕上供烧纸,几乎都是老代家给的俩条鲤鱼。
个头不大,口味一般,但烧纸还真就少不了这一道菜。
吴远接过鲤鱼,道了声谢,随即散了根华子给老代道:“代叔,明年有什么想法没?咱们俩家这么多年邻居了,跟我,你可别客气。”
老代咧嘴一笑:“我都挺好的,看家守势的,钱不少拿。就是我家老大,这不也十八了么,想去外地打工闯闯,你看看能不能给指条明路?”
“那还指什么?别去外地了,就上海吧。不管是跟我干,还是找其他工作,也都能有个照应不是?”
“那敢情好,我回去就跟他说。”
送走老代,杨落雁把上坟烧纸的几道菜也做出来了。
以往都是四道,今儿变成六道了。
也算是让老爷子和老太太,跟着一起享享福。
想到这里,吴远就一屁股坐在楼前台阶上,掏出烟来自顾自来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遗憾太大了。
直到三姐吴秀华提着纸钱进了大门,吴远这才回过神来,拍拍屁股道:“三姐,今儿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吴秀华道:“估摸着你跟落雁要早点去老支书家忙活,所以我就早点过来了。”
吴远也从屋里拿出两大包纸钱道:“落雁准备了不老少了,我连带着一块烧了就行,也省得三姐你单独跑一趟了。”
吴秀华却执意坚持道:“那不行,年年都给爹娘烧,今年不来了,爹娘该念叨了。再说了,明儿接飞燕回家,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跟爹娘念叨念叨。”
吴远也不再劝了。
毕竟在办事周到这方面,三姐是最像老太太的。
他劝也劝不过。
姐弟俩提着纸钱和贡品,一路深一脚浅一脚地下了湖,直奔老两口的坟地而去。
田里白茫茫的一片,但老两口的坟头,却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吴秀华道:“听说明年要退田种桑,咱爹娘这里,会不会动土,你得留神着点。”
这倒提醒吴远了,“明年清明之前,我打算给爹娘这里整一整,立个碑啥的。”
“行啊,到时候我给你凑点。”
“那倒不用。”
“姐知道你不差这点,但尽孝的机会,你得匀点给我。”
“行吧。”
烧完纸回来,空旷的四野里,鞭炮声此起彼伏。
这是不等年夜饭开始,就提前放了鞭炮。
姐弟俩回到家,吴秀华用树枝剔掉鞋底的烂泥后,就迫不及待地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