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是如何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附近一定要有水源,而且一定要是活水。不能驻扎在凹地谷底,也不可屯兵于草木茂盛之地云云。
他说故事的时候,小子们都是听的认真。
可此时真正说到有用的知识的时候,几个小的却是全然没了兴趣,卫青的儿子们甚至干脆趴在了案几上睡觉。
这一幕看的李云泽连连摇头‘平阳公主的家庭教育,明显非常失败。太过于宠溺了,结果就是长大了难以出头。’
当然了,凭借卫青挣来的军功,他们家五代人的荣华富贵是没问题的。
“将军。”
周亚夫的讲述声中,霍去病却是脆声打断了他的话“为何要在水边,要是活水?为何不能驻扎凹地谷底,草木茂盛之地?”
原本已经面露不满之色的周亚夫,顿时捋须轻笑,目光赞许的看着霍去病,点头说道“人不吃饭,三天之后依旧是能够拿得起兵器上得了阵,就是难以披甲。七天之后,依然能够行军走动,就是没力气跑起来。”
“可人若是不喝水,一天不喝就会脚步虚浮,口干舌燥难以忍受。三天不喝水,头晕目眩神志不清,甚至抽风痉挛。这是别说是拿兵器上阵了,就连站起来都困难。若是七天不喝水,差不多就已经渴死了。”
“原来如此。”
小大人似的霍去病,听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学到了。
周亚夫微笑着看着他说道“至于说安营扎寨的时候不能驻扎在凹地谷底,这是为了防备山洪暴发,或者是敌军用水攻之计。草木茂盛之地同样不能安营扎寨,因为只要风向合适,那一场火攻就直接全灭了。”
霍去病的脑袋点的飞快,表示自己记住了。
这边周亚夫也不去管那些打闹的,睡觉的。拉着霍去病在自己身边坐下,又给他详细讲解了一番有关于行军的注意事项。
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他老子周勃在战场上,用性命换回来的经验,是这个时代里武勋之家们的不传之秘。
不过霍去病的兴致很快就改了,又缠着周亚夫想听打仗的故事。
平定七王之乱,是周亚夫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绩,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经历。
所以也是耐心的给霍去病讲解。
等到说完了一段,外面天都暗淡下来了。
李云泽此时也终于是走了进来,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先是向着给自己行礼的周亚夫点头示意,随即目光看向了刘秀与刘据“喜欢打闹是吧,回去各自抄十遍千字文,错一个字就再罚一遍。”
没错了,孩童启蒙三大神书之一的千字文,已经是被李云泽给‘创造’出来了。
为此,他还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赞誉,对于天子都是敬佩的不要不要的。
反正在李云泽这儿,只要是这个时代没有出现的,他拿出来那就是自己的。
至于说脸面不脸面的,这种事儿他早就皮了,压根不在意。
刘秀与刘据顿时苦了脸,那千字文一遍就是一千字啊,十遍就是万字!
这得写到猴年马月去,晚上还睡不睡觉了?
若是李云泽知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
一万字算什么,后世有个叫做网络写手的特殊物种,一天飙个万儿八千字的都是常有的事儿。
李云泽又看了眼还在熟睡的卫青的儿子们,摇摇头对内侍说道“送他们回平阳侯府,顺便再告诉平阳公主,就说她若是再这么把孩子都给惯坏了,那朕就要给卫青再寻个贤良淑德的夫人。”
这话已经说的很重了,估摸着平阳公主得有几天忧愁的睡不着觉。
后世历史上,卫家在卫青之后就再也没出什么人才。
唯一一个有点名气的,还是因为娶了蔡文姬又早死而闻名的卫仲道。
因为蔡文姬的名气大,才会记录下了他这个前夫。
虽说与巫蛊之乱有关,可家庭教育却也是非常重要。
若是卫青死后,他的儿子们能力足够强,能够接替父亲的工作。那武帝又何须去用贰师将军李广利,弄出了后面那么多的事情来。
之后,李云泽的目光扫过霍去病,微微点头后落在了周亚夫的身上。
“条侯,可知小说家?”
第六百九十二章 尚武之风
周亚夫的性格耿直了些,可却并非是一个无脑之人。
他很清楚的知道应该把自己摆放在什么位置上,尤其是在面对着李云泽这等强势君王的时候。
若是君王不行,他周亚夫未必不敢学老父亲周勃那般,行屠少帝之事。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这位君王太强了,强到了让他生不出反抗之心,只能是选择退隐。
所以现在面对李云泽的时候,心态上摆放的很正。
“臣知小说家。”周亚夫行了一礼,出言回应“都是些整日里闲着没事干的勋贵皇亲子弟,捕风捉影听了些许传闻,就敢拿出来写书。还多以下三路为主,真是让人不齿。”
李云泽摸了摸鼻子,他想说的不是这个。
“朕有意为朝中重臣书写个人传记。”李云泽干脆直接上正事“让那些小说家为卿写个人传记如何?”
“传记?”
周亚夫若有所思。
到了他这种程度,自然已经不在意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因为该有的全都有了。
现在所追求的,不过是名声罢了。
若是能写一本个人传记传世,倒也是个好事情。
只不过……
“臣不太信得过他们。”周亚夫毫不掩饰自己对那些小说家们的鄙夷“臣担心他们写的传记,直接成了全都是下三路的桃色传记,臣可以传记写。”
“没问题。”
李云泽微微一笑“传记写的话,那就是回忆录。印刷成册发卖,当有不少人愿意看。若是有兴趣还可以上百家讲坛说说故事。”
周亚夫满脸无语,他哪里用得着靠卖什么回忆录赚钱。
至于说上百家讲坛说自己的故事,那更是扯淡了,绝对不可能。
说完此事,李云泽迅速进入下一个话题,也是真正想要说的事情“朕有意开设讲武堂,招收年轻良家子入讲武堂学武备事,毕业后可以直接入军中从屯长开始做起,成为真正的职业军人。周卿,你就来做讲武堂的第一任山长吧。”
李云泽终究还是有离开这方世界的一天。
他的担心并非是自己留在这方世界的血脉能否延续下去,而是中土之地的尚武之风,会不会逐渐消磨直到损失殆尽,再有蛮夷入寇的时候,只会跪在地上求饶,而不是去拿刀。
毕竟相比起崇尚武风,在战场上提着脑袋博取前途来说,坐在家里摇头晃脑的读书,靠着读书出头明显更加安全,也更加容易。
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出现,增强尚武的风尚与实力,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事情。
毕竟在武人占据上风的情况下,自然是尚武之风盛行。
而讲武堂,很明显就是职业化,规模化培养武人的地方。
听了一番李云泽对讲武堂的讲解,周亚夫也是心中大动。
对于他这等武勋来说,这是好事情啊。
“陛下。”
周亚夫毫不客气的询问“可是要将兵家秘传教授出去?若是被心怀不轨者学去,恐对大汉不利。”
“只要大汉自己足够强,再多的心怀不轨者又能如何。”
李云泽笑呵呵的摆手“朕这里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大纲,等会丞相来了,咱们一起商量一番。”
说曹操……刚说完主父偃,这边就有内侍前来通报,说是丞相已经入宫了。
李云泽招呼周亚夫“走,一起吃饭。”
随即扫了眼愁眉苦脸的刘秀与刘据“还等什么呢,速速去罚写。”
然后再看看卫青的儿子,没说什么直接略过了目光。
最后,拉着霍去病的小手,与周亚夫一起去寻主父偃吃晚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