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向以勤俭节约著称的天子刘启,出手如此大方,由此可见其对匈奴作战的意志之坚决。
谁能够在这头等大事上立下功勋,自然是会被重视。
相反的,谁在这等事情上拖后腿,那肯定是要挨教训。
最为显著的就是,身为整个定襄郡战区最高将领的程不识,仅仅得到了蜀锦百匹的赏赐。
别说封侯了,连黄金都没赏赐给他。
不出意外的话,程不识这辈子是别想有封侯的机会了,与冯唐李广一样,只能梦里觅封侯。
历史上程不识也没有被封侯。
按理说他既然有着不败将军的称号,封侯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是,毕竟无论是景帝还是武帝,在对待对匈奴作战有功将领的封赏方面,从来都是毫不吝啬。
由此可见,程不识真只是往死里守城的不败,而不是常胜!
郦寄本想找李云泽耍耍威风的,可惜李云泽在得知长安用和亲换来匈奴人退兵的消息后,就带着满腔的怒火返回中山国去了,这倒是让郦寄大喊可惜。
李云泽将抓捕的诸多部落俘虏,都留给了定襄郡处置安排。
自己则是赶着近十万头的牛羊马匹,浩浩荡荡的过雁门关,经太原郡,出苦陉返回中山国。
天子刘启没有给中山国军士发放赏赐,更加没有给李云泽发放赏赐,仿佛就是刻意淡化他们的功劳一般。
而李云泽自己,自然是不会亏待麾下将士。
回到中山国之后,李云泽给每位出征将士都发放了十缗钱,十匹绢的赏赐。
战没与因伤退役的将士,不但拿到了足以让他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大赏赐,而且还可以从子侄之中挑选一人直接入选军中为正兵。
这还没完,缴获的七八万头的大小牲畜之中,除了数千匹的马匹,以及万余头牛送入牧场监之外,剩下的那些羊除了路上吃掉的,剩下的全都分发给了将士们。
一时之间,卢奴城内外遍地咩咩之声,羊价也是应声暴跌。
返回王宫的路上,张欧略显担忧的向着李云泽解释“大王,陛下未曾赏赐,并非是不愿赏赐,而是……”
“而是不能赏。”
面上含笑的李云泽点头示意“我懂。”
第五百八十七章 科举(上)
张欧非常欣赏李云泽,甚至认为其就是大汉最好的继承者。
若是说到顾虑倒也是有的,那就是担忧李云泽只有武勇,而不通政争。
战场上再勇猛无双的统帅,最终也是会倒在政争之下。
前有白起李牧,后有项羽韩信,皆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时听到李云泽的话语,心中最后的一颗石头终于是安心的落下了。
他能懂这些,这就足够了。
不怕明枪,也无惧暗箭才是真正的雄主之姿。
安心下来的张欧,心头也有着疑惑。
这中山王是从哪里学来这些本事的?中山王的师范究竟是谁?
他可不相信什么生而知之的话,这些本事必然是有大能者传授才是。
可无论张欧怎么想,都想不通长安城内的哪位大才,能有这等身份与能力。
而且中山王乃是文武双全,除非是贾谊跟周亚夫一起教导……
可这怎么可能。
而且中山王若是有如此大能,为何不早早展现出来,好去争夺太子之位。
非得等到外出封国了,这才展现出本事来,真的是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他的确是想不通,却也是更加不可能去问,这一切都只能是埋藏在心底。
回到卢奴城,李云泽自行去了王宫歇息,而张欧则是带着张汤等人返回驿站。
他们已经在中山国这里待了很久了,可却是依旧没有返回长安城的打算。
原因很简单,天子刘启给张欧发了信件,让他留在这里辅佐,观察,随时报告。
至于廷尉的工作,自然有的是勋贵们等着接手。
“明公。”
入了驿站,张汤当即说道“大王眉宇之间煞气很重,恐对天子和亲之事有所不满……”
“你可想赚笔钱?”
忧心大王与天子可能出现关系裂痕的张汤,怎么也没想到廷尉居然会问他要不要赚钱,这个……
“自然是想的。”
张欧笑呵呵的说道“既然想赚钱,那就把身家都给掏出来,老夫带来的财货也都予你,随从那里你去找他们要钱,一起赚一笔。”
张汤奇道“明公,这是何意?”
“去买羊。”
张欧点头解释“没见着大王带回来了好几万头的羊,大王自己一头没留下,皆分给了出征将士们。不到两千人出征,一人至少几十头,谁家能够吃得这么多。”
“就算是留下一部分养起来,肯定会有至少一半卖出去。”
说到这里,张汤已然是明了了“卢奴城内突然出现几万头羊要卖,必然价格大跌。原本城内头羊四百钱左右,这几日之内,估摸着给军士家属们三百钱就能买到。”
“没错。”
张欧哈哈大笑“买了羊,直接带到城外官道旁的驿站去,有商队路过直接卖给他们。不卖四百钱,卖个三百八十钱也可以。”
一向表情严肃的张汤,在谈到赚钱的时候,也是表情松缓下来“百头羊便可赚取上万钱,这可真是个好生意。可惜就只能做这几天,等消息传出去,就没有商队会上当了。”
“岂能言语上当之说。”
张欧摆摆手“我等做的是正当生意,愿买愿卖耳。”
心情愉悦的张汤,急匆匆的离开房间去找随从们集资筹款做生意。
张欧却是坐在案几前铺上一张白纸,然后研墨开始写奏疏。
这份奏疏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山王对和亲大为不满。
写完之后,张欧想了想,吹干墨迹又取来一张白纸再写下了一段话,主要意思就是说大王豪迈刚烈,犹如朝阳初升。身边却无王后辅佐,以水之柔服侍大王去火云云。
这才是张欧这次来到中山国,明面上的正式工作。
回到王宫的李云泽,首先面对的并非是迎接自己的莺莺燕燕们。
实际上卢奴城的王宫内,除了从长安城带来服侍做工的宫女之外,压根没有别的妹子。
甚至于,坊间都开始流传大王不喜美色,喜好篮球……咳咳。
没有妹子是次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中山国八个县各种各样的公务,全都交到了李云泽的案头上。
没办法,地方官们不愿管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能交就交,甚至就连谁家的狗被偷了,哪个村子因为抢夺水井打架互殴什么的鸡毛蒜皮之事,都要送到卢奴城来请大王决断。
地方官都是被举荐出来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自然是能不管就不管,能推脱就推脱,生怕沾染上了因果。
原本这些事情,应该是有国相,国傅以及他们的幕僚们处置。
可之前来中山国的时候,天子还没有指派任命。
现在名声鹊起被关注后,天子反倒是更加不派人了。
常侍郎赵偃原本也该处理公务的,可他随着李云泽一起出征定襄郡去了。
所以结果就是,李云泽一回来就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种卷宗文档。
毫不夸张的说,在纸张大规模普及之前,这些一捆捆卷宗文档的竹简,是真的堆满了房间。
看着满满当当的竹简,李云泽此时的表情,简而言之就是一言难尽。
他没有多说什么抱怨,仅仅是嘱咐随行的赵偃“掌灯,再给本王送夜宵来。”
坐在案几后面,摊开竹简开始处置公务。
凭借他无与伦比的丰富经验,以及来自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历练,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务,处置起来真的是得心应手。
处置好的竹简被迅速送出去,房间内的竹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下降。
当天边破晓,公鸡打鸣的时候,李云泽终于在最后一份盗狗案的竹简上写下‘依照大汉律,狗肉铺主以盗窃论处’后,将竹简递给一旁黑了眼圈的赵偃,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