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这种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如果规模不够大的话,锦衣卫就能直接处理了。所以军队的数量肯定要大幅度的缩减的。只不过可能性低不等于没有,各种意外事件也是不能不防的。而且,军队是朝廷能够直接掌握的最大规模的集中起来的人事组织。按照前世的经验,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军队是可以迅速投入救援的最大规模力量。各地衙门和锦衣卫系统都太过分散了,根本组织不了太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所以正规军队仍然要保留,而且每个大洲都要有。朱靖垣准备以后把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还有航天探索相关的事务,都逐步交给军队去管理。第580章 最大的孩子要毕业了大公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皇明宗学山长周王朱昭烨来到了朱靖垣的办公室。皇明宗学,是负责教授宗室子弟的学校,其中又整体分成了三大部分。最重要的当然是皇子和皇孙们的教育。他们是有可能有机会参与储位竞争,最终成为大明的皇帝的。他们的教育是老师围绕学生展开的。根据皇子和皇孙的个人情况,安排专门的老师给他们单独上课。一个皇子或者皇孙通常会有五个老师。一个文科老师,负责教导文学、历史、政治方面的内容。一个理科老师,负责教导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内容。一个博物老师,负责教导生物、地理、绘图方面的内容。一个技能老师,负责教导体术、机械、武器方面的内容。一个谋略老师,负责教导经济、军事、运筹方面的内容。绘图不是绘画,是以绘制地形图、工程图、设计图、统计图为目标的技术。这些课程都是必须要学的,也是储位教育考核要考的。如果皇子自己有另外的想法,比如说想要学习外语和音乐等技能,再单独另外增加专门的老师来教导。然后是亲王和郡王的儿孙们教育。他们当然是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亲王和郡王的。他们的教育是小组式的,类似于后世的研究生,一个老师带少数几个学生。因为亲王和郡王的儿孙数量比较多,所以就可以在同一批孩童开蒙的时候,直接筛选出天赋接近的放在一起。将四到六个孩子作为一个小组,由五个门类的老师来教导。皇子和皇孙不这样安排,主要还是数量相对较少,一年生的皇子总共就那么几个,再按照天赋级别分就没了。再然后是皇女、皇孙女、亲王和郡王女们。他们的教学方式与亲王和郡王儿孙相同,只是老师也全部都是女性。最后是所有的其他宗室。无论是国公子女,还是已经完全是平民的边沿宗室,都在相同的学校里面上学。他们已经是集体学校了,教学方式非常类似后世的高中。不过班级是二十个人以下的小班,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年级划分制度。按照学生天赋和学习速度,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将亲王子女们学习的相同知识,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分班教授给他们。伯爵以下爵位的孩子,通过学校的结业考试,再到军队服役三年,就有资格不降级继承爵位了。伯爵及以上爵位的孩子,除了需要服役三年之外,还要参加不同长度的施政实训。伯爵三年,侯爵六年,公爵九年。不过他们的实训与皇子和皇孙的不同,不一定要直接在衙门里面担任主要官员。在军队里面作为军官继续服役也行。在皇室财团、皇庄集团、大明财团、新产业集团等四个产业集团工作也行。他们也不会和皇子一样两年升迁,而是和正常的吏员、官员、管事、军官一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做考核。皇子需要担任有决策权的管理人员,通常是各级部门的常务副职,从低到高层层升迁考核。其他人则不需要担任决策者,只需要在对应级别的岗位内任职,最终掌握对应部门运作逻辑就行了。如果本人表现出众,能够竞争获得了管理岗位,那就算是加分项,也是他未来的任职发展方向。伯爵要到州县衙门,或者相同级别的厂商,或者担任千户所级军官,工作或者服役三年。侯爵在伯爵的基础上,再加上府级衙门或者厂商,或者担任三千营级军官,持续三年。公爵在侯爵的基础上,再加省级衙门或者厂商,或者担任万户卫级军官,持续三年。再加上基本的三年服役时间,公爵子孙要不降级继承爵位,至少在衙门、厂商、军队里面打熬十二年。家里没有爵位的孩子就简单了,通过学校的结业考试之后,就会被分配出去工作。可能是直接进入皇庄、皇室财团、新产业集团当基层工作人员。也可能是直接进入朝廷各级衙门机构,从基层吏员做起。也有可能进入军队当基层军官,或者是当督军。按照世祖皇帝制定的规则,皇明宗学的山长由远支亲王中学识渊博着担任。大部分时候都是周王。世祖皇帝当时就说过,哪怕是从太祖时代算起,周王一系大部分时候都各支亲王中最靠谱的。崇祯朝最危急的时候,李自成率众围攻开封府,周王知道主动以家财犒赏守军。最终开封城始终没有被李自成攻下来,直到黄河决口拆被淹没。世祖皇帝之后,周王一系更加努力的维持这个人设,无论谁当周王都专心研究学问。周王也是太祖时分封的,对成祖系而言是绝对远支。同时也是太祖的嫡幼子,是成祖皇帝的嫡亲幼弟,还留下救荒本草这种医书。这个身份本身就非常合适担任各种宗室方面的工作。这一代周王朱昭烨与朱简炎同辈,算是朱靖垣的叔叔。不过在太上皇还在的时候,宗学理论上是不归皇帝管的,有事应该去找太上皇。朱昭烨过来拜见朱靖垣,是因为与朱靖垣有关的事情。朱昭烨来找朱靖垣桌子对面,笑容满面的躬身行礼问好:“臣周王昭烨参见皇帝陛下。”朱靖垣看到朱昭烨,就大概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心情是感慨中带着喜悦的。再加上是朱靖垣的叔叔辈,朱靖垣也微笑着拱手还礼:“叔王坐下说。”朱昭烨在朱靖垣对面的位置上坐下,然后递上了自己带来的两份考核报告:“谢陛下,臣今日过来,是向陛下道喜的。“皇长子迪铀、皇次子迪钚两位殿下,在这两日正式通过了宗学的结业考核。“明年可以到地方上参加施政实训了。”朱靖垣轻轻的吐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啊,回想二十年前的时候,我参加结业考核的情景,仿佛还近在眼前呢。“铀儿和钚儿这俩孩子现在也算是真的长大了……”朱迪铀是安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到大公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好满十九周岁。虽然大明的新历法调整了新年的时间,如果继续按照原有传统历法算的话,朱迪铀生日还要等四天才到。不过按照朱靖垣的要求,皇室的生日以后全部按照新阳历过,所以今天就是朱迪铀十九周岁的生日。朱迪钚则是安康二年二月五日生的,现在还是十八周岁,过了年之后才能十九周岁。按照世祖皇帝规定的储位教育规则,皇子如果不能在二十周岁之前完成考核,就会直接失去继承资格。朱迪铀和朱迪钚这兄弟两个,在只剩下一年的时候完成了学习,天赋绝对算不上是多高。单纯看着学习速度的话,是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不过他们俩是朱靖垣最年长的孩子,他们两个现在通过了结业考核,朱靖垣就算是后继有人了。最起码通过了,而且不是垫底水平,处于中等略往下的档次。通常情况下,皇子能够通过储位教育,后续的施政实训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