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这次说出来的感觉,跟之前又有了明显的差异。朱靖垣隐约觉得,自己可能误解了什么:“疲惫?累了就休息啊……“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我就没有要求工匠们加过班吧……“至于说没用上也不算准确。“没有直接用于大规模战争,但是在日常的训练和执勤中可是用上了的。“从世界大战停战开始算,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一个时代的更替,其实也不算短了。”李锐连忙摇头解释说:“殿下恕罪,属下没有抱怨的意思,应该说是感慨……“以前的工匠,普通的工匠,绝对不会有我的这些经历。”朱靖垣听了笑着摇头,轻轻拍了拍李锐的肩膀:“我知道你们这些年很累,我也大概明白你们为什么感觉累了。“在我直接干预科研相关的事务之前,工匠们开发某种新设备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吧:“原理研究的工匠,发现了某种新的理论,或者实现了某种新的技术效果,或者是用户那边在使用中总结经验形成了某种新的设想。“工程方面的工匠,就围绕这种新理论或者技术或者设想,设计出实用化的设备。“比如,最初的战列舰主炮是没有炮塔的,海军方面意识到了炮塔的作用之后,于是就找军器司的工匠们设计出了炮塔。“然后舰船司的工匠们在原有战舰图纸的基础上,把外露的主炮改成炮塔式的。“就算是设计一艘新的战舰,战舰上的绝大部分组成部分都是现成的。“通常只会修改少部分有新技术和新要求的部分。“我直接参与之后,主要的研发攻关任务就陆续发生了变化。“比如我我当初要求的新锐高速战列舰的项目。“我要求将舰体的形态完全重新设计,我要求舰体水下部分要有新的线型,要有方形艉和球鼻艏,这都要去计算和模拟验证。“我要求设计新式战列舰,要有足够功率的蒸汽轮机,你们去攻关大规模蒸汽轮机。“我要求不能用燃煤锅炉了,要有足够功率的锅炉,你们去攻关大型的小水管燃油锅炉。“我们提出了新的装甲配方,相关的工匠去做实验验证。“我提出了新的装甲布置方式,还有新的防雷方案,还有新的硬被帽风帽穿甲弹。“我要求有更高标准的舰炮,有工匠去专门攻关舰炮。“后来发现我提出的舰炮指标无法实现,我又要求工匠们去攻关生产舰炮的钢材,因此引出了电渣重熔技术的攻关。“也就是说,整个战舰的绝大部分都是全新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个部分需要去专门研究,需要专门实验验证。“这两种科研方式,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相关工匠的工作强度当然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方式,现在肯定会感觉疲惫。“就算是完全不加班也会觉得累。“就像小作坊的熟练工匠,就算是已经习惯了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上了生产线之后干十个小时都可能会感觉非常累。“因为工作强度差太远了……“大家感觉累是应该的。“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要实现各种新技术,就是需要去攻关和研究。“这种累,这种持续的累,才能产出足够多的革命性的新技术。“我能够做的,就是为大家提供尽可能稳定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就像我一直要求的,要给生产线工人高于普通工人的工钱。“让工人们觉得这么辛苦是值得的。“但是问题在于,诸位大工们与普通产线工人还是不同的。“作为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诸位的人生追求,应该不只是过的更好,不只是赚到更多的金钱,享受更好的吃穿用度。“应该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是人生的价值。“到现在大家发现,持续辛苦研究了很久的东西,可能不会直接产生效果就要淘汰了。“所以就心中就忽然感觉格外的疲惫和颓废。“就算是知道,这些研究是必要的,以后也是有用的。“只要没有发挥预想的效果,就仍然可能会产生一丝失落的情绪……“我觉得,诸位能有这种失落和挫败的情绪,说明诸位都是真正有责任心和理想的,不是只知道赚钱和享受的俗人。“所以我同时觉得,大家在感到失落的同时,也应该会感到满足吧?“在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根本还没有实际的体验过,一个时代就已经离开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只有诸位和我,只有实际参与到了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家,完整的经历了这个时代,留下了只属于我们的记忆。“所以,我们没必要遗憾,需要遗憾的是那些不知道的人……”李锐为首的工匠们,听着朱靖垣说了这么一大堆,都是慢慢的愣住了。大部分工匠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不太舒服。有些工匠觉得是因为后续的新技术研发,让前面的工作的意义被消解了。现在听着朱靖垣这么解读,大家才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心气太高了。是自我实现的这种高级需求没有得到完整的实现。听到朱靖垣最后的解释,工匠们的心情再次发生了变化。那种类似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世的感觉,似乎也很不错……第461章 舰载预警机朱靖垣尽可能的平复了工匠们的情绪,尝试让他们理解和接受这样的变化。然后开始带着他们讨论和安排未来的任务:“我们不能沉醉于过去了,未来的工作还多着呢。“先来说这个喷气式发动机和飞机吧。“根据喷气式发动机的特型,未来会用在各类战斗机、各种级别的轰炸机,以及大型运输机、大型预警机上。“在每个可能的使用场景下,都要对应设计适合的机型。“现在这种实验性质的小型双发战斗机,以及它现在使用的这种六百公斤重的小型涡喷发动机,未来都要继续升级。“但他们并不作为主力战斗机研发,而是高级飞行教练机,所以要使用双座设计。“未来的主力战斗机,机体要更大,发动机也要更大。“新发动机的重量放宽到一千到一千两百公斤,推力则至少要做到两千四百公斤以上,最好是达到三千公斤以上。“再以这个尺寸的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一款单发战斗机、一款双发战斗机、一款双发轰炸机或者说攻击机。“这三种飞机,要同步设计舰载机,其中双发战斗机争取实现超音速飞行。“再设计一种更大规模的喷气式发动机,最大用于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重量可以放宽到两千公斤,推力至少要做到三千五百,最好是做到六千公斤以上。“然后以这三种规格的发动机为基础,设计涡轮风扇发动机。”朱靖垣提的这些研发目标,基本上是参考了前世五十年代的喷气式飞机的状态。单发战斗机介于米格17到米格21之间,双发的就是介于米格19到米格23之间了。同时又兼顾了六十年代以后的发展和延伸,也就是从涡喷到涡桨的过度。关于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想,朱靖垣很早之前就跟李锐为首的军械部工匠以及大明航空实验室的工匠们介绍过了。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三种典型的涡轮发动机。源动力都是燃气涡轮,核心机结构类似前后贯通的圆筒。中间有主轴、桨叶、燃烧室等等结构。供油管路向燃烧室内喷油并点燃,高温燃气向后喷射并通过桨叶驱动主轴。主要依赖燃气喷射提供推力的发动机,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特点是速度更快,低速下油耗更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