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这个时候,王昶是不会轻易让司马师回撤的,他已经率领自己的弘农郡兵,反身又杀回来了。而对于司马师来说,更加要命的是,他前脚才刚刚通知夏侯霸前进汇合,后脚自己就中计了……现在夏侯霸也在司马师的调动下,陷入到了包围圈之内。也就搭着夏侯霸的能力也不差,反应速度也够快,在看到前军司马师所部的两翼出现蜀军的时候,立刻下令后军停止前进,五千人就地设防,五千人跟随自己去接应司马师,这才给司马师和夏侯霸保留了一线生机。可脱身是脱身出来了,带去的两万士卒,回来的只有不到五千人,剩下的士卒,全陷在包围网里了。没办法啊,蜀贼兵力太多了,几乎是用五万士卒在围殴两万魏军。而魏军中计被围后,彻底陷入了混乱,整个军心士气完全没了,除了夏侯霸留下来就地防守的五千士卒因为在战场边缘作战,勉强还能保证一些战斗意志外,剩下的魏军士卒彻底乱套了。再加上这一路撤回孟津渡,魏军是反过来被蜀贼一路追杀……还能有五千不到的士卒撤回孟津渡,已经算是夏侯霸及时应对的结果了。为此,司马师不得不一回来就跟夏侯霸道歉……这次真的是他太浪了,硬生生浪没了一万多士卒。可夏侯霸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啊。如果说司马师是自己往坑里跳的,他夏侯霸也一样是有一只脚踩到了坑里,只是有了司马师的前车之鉴才勉强抽身而出……都是惨败而归啊。这事儿在司马师这里,是夏侯霸救了司马师一命,但放在曹魏的天子曹叡那里,这俩货都一样,全都是败军之将。最重要的是,一战战损了一万五千人以上,军心士气大挫……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两人也有些没底了。毕竟,两人现在已经是搞清楚了,这次,是蜀贼大举来援,而且领军将领,是本来应该镇守在荆州的天下名将张溪。张溪都已经出现在了孟津渡了,那么接下来要打的,恐怕就不是简单的洛阳攻防战了。蜀贼,恐怕是要有大动作了!!!第1093章 建言之功对司马师和夏侯霸而言,张溪这个名字,威慑力还是不小的。毕竟,这是名震天下的名将,甚至在关羽,张飞等人相继故去后,张溪现在在曹魏方面看来,就是蜀贼的第一名将。赵云,魏延都得往后排排……至少曹魏方面就是这么认为的。哪怕是司马懿,遇到张溪都不得不忌惮几分,放在司马师和夏侯霸眼前,这两人是真的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轻举妄动的结果他们已经知道了,一战就损失了一万多士卒,要不是运气好,连他们自己都有可能直接交代了。而张溪甚至都没有用什么奇谋妙计,就是一个单纯的诈败设伏而已……现在的司马师和夏侯霸心里,对张溪是充满了心理阴影的。因此,这两个人,在看到张溪领着东三郡郡兵和王昶汇合,重新在孟津渡外围扎营合围后,愣是没有一个人敢提议,是不是要趁着敌军刚到,立足未稳,顺势出击一下。就,很怂的缩在孟津渡内,巩固防守,等待司马懿下一步军略命令的到来。这俩货这么怂的不敢动弹,反倒是让张溪有点不太理解了。不是,这俩人什么意思?!一个是历史上的大魏权臣,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晋朝的实际奠基人,另一个也是曹魏宗族中难得的后起之秀,后来还成为了大汉的车骑将军……你俩干啥呢这是?!大家兵力相当,不说主动进攻吧,至少也该是列阵一战嘛……龟缩在孟津渡内不出是几个意思?!自己的对手,真的是司马师和夏侯霸么?!怎么感觉这个胆略,还没有那个传闻中的秦朗更加大一点?!嗯,张溪大概是忘了,他第一次上战场遇到周瑜当对手的时候,其实也没比这两人好到哪儿去,一样是龟缩在鄂县不出,闹到魏延对他极度不满的事儿了。现在的张溪,在夏侯霸和司马师眼里,基本就等同于周瑜在当时张溪眼里的地位……跟这种人玩心眼拼指挥,疯了吧?!还是老老实实的龟缩起来防守比较好,至少没啥损失。而这两人这么一龟缩防守吧,张溪还真的有点不太好办。总得想办法要重夺孟津渡口的啊,否则将来很多计划都没法实施……这俩货带着五万人龟缩在孟津渡以及附近的营寨内,一心死守,着实的有些无从下手啊。自己一个人想没辙,那就开会……张溪召集了麾下众将,一起开会商议该怎么做。张翼第一个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在之前的伏击战中,张翼见识到了张溪带来的诸葛连弩二号机的恐怖威力,因此,张翼建议,可以用这些弓弩兵压制孟津渡内的魏军,然后自己率领五千士卒强攻孟津渡南门。那地方,张翼守了快一个月了,对那边的一些防御强弱都非常的了解,只要能够压制南门的魏军,让他们不敢轻易在南门的防御设施上进行反击,那么张翼就有把握能一举夺取孟津渡南门。然后,就可以以南门为据点,大量兵力涌入,一步步的驱赶魏军,把魏军彻底驱赶出孟津渡。这个办法,其实说起来是真的不错的,但可惜,有点小问题。要攻取南门据点不难,真正难的,是驱逐进入孟津渡的魏军……孟津渡作为一个半军事要塞,虽然塞不下五万人,但三万人还是可以做到的。你占据了南门,魏军其他三门的兵力合围,你就要面临两万多魏军的围攻……而南门那么点地方,最多塞进去五千人作战而已。而且,一旦进入内部进攻的阶段,诸葛连弩二号机的威力再大,覆盖面再广,在这个时候也帮不上忙,就只能是靠士卒们硬拼了。先不说你能不能依靠五千人守住南门,就算你能守住,这么以少打多,打着打着就变成了添油战术,打成了消耗战。而张溪,很显然是不想打成一场消耗战的。毕竟,他手头能调配的兵力就这么多,连王昶的那两万弘农郡兵都是临时归张溪调配的,他必须考虑到,如果在孟津渡打成消耗战的话,那么之后的北伐,他还有没有能力可以继续牵制住河东的其他魏军。单纯打攻城战或者消耗战,张溪就不需要召集麾下的将军们一起商议了,这点军事指挥的概念他还是有的。所以,张翼的建议,被张溪给否决了。而这个时候,王昶微微张嘴,欲言又止。王昶有王昶的顾虑。当年在曹真的手下,王昶和张溪也算是老对手了,尤其是潼关一战,王昶可是没少坏张溪的好事。王昶跟张溪也不算熟悉,这次作战,算是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搭伙作战,所以嘛,王昶是真的不知道张溪的性格脾气如何。再说了,作为一介降将,自己能少说尽量少说,听从安排作战就可以了,省的给自己惹麻烦。但……张溪看到了。不仅看到了,张溪还问了。“王将军可是有破敌之策?!”张溪都这么问了,王昶不说,反而是显得不合适了。因此,王昶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骠骑将军可知,孟津渡以北河道之内,有一浮州……”话呢,就说到这里了,王昶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了,自己想说什么,张溪应该是能明白的。而张溪呢,听到王昶这么一提醒,也想起来了……确实,有一个浮州。然后吧,张溪就继续开口,问道,“确有一浮州……只是,此事与破敌何干?!”这话问的,别说王昶了,就是孟达和黄权都有点愣神……不是吧,都已经提醒的那么明显了,张元长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都想不明白?!占了那个浮州,切断五万多魏军的后勤补给线,都不用打,饿上一个月,等孟津渡内部的存粮耗尽,这帮魏军全得完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