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页(1 / 1)

('

胜了,那不用说,曹魏气数已尽,就剩下河北之地,且损兵折将,仅有黄河天险以为屏障。

一旦大汉完成渡河,命一上将,遣偏师十万人,足以攻克北地,平定河北。

但败了……河洛必定丢失,长安也会受到威胁,甚至连荆州都有可能不保。

毕竟,东面还有一条等着吃肉的豺狼在虎视眈眈呢。

真就有可能一战打回到十年前。

按照李严的计策,先等曹魏按奈不住的主动发动进攻,挫败了曹魏反攻洛阳的计划后,再重新集结兵力反攻,恐怕二十万人,也足够占领兖州了。

打仗不能着急,一步一步来,其实也不是不行。

诸葛亮似乎也是被李严给问到了,点了点头,说道,“正方之虑,却也在理。只是……”

嗯,诸葛亮到底还是诸葛亮,他肯定有后话的。

“曹魏此番聚兵河洛,虽看似兵多,实则分散布防,二十余万士卒,分别驻于河东,河内,兖州等地,既有黄河相隔,又无洛阳居中联络,彼此不能呼应,此乃兵家大忌也。”

“且曹魏急于反攻收复洛阳,曹叡抽调大量兵力南下,势必导致河北空虚,若此战能胜,当可一战而跨河北……纵使不能攻克邺城,亦可在河北立足。此等时机,千载难逢,不容亮不动心尔。”

“亮坐镇洛阳数年,每于河洛世家通信,世家百姓皆深受曹魏之苦,愿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奈何王师始终难至……若错过此番机会,令天下人日渐失望,恐怕平定河北,尚需数十年之功也。”

“故此,亮以为,虽有险,却不是不能一战……良机难得,只需诸君并力,士卒用命,胜机必至也。”

这话吧,虽然说的也没错,但问题是……嗯,至少张溪这边,是不能通过的。

李严说的吧,都是咱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士卒水土不服,比如说粮草后勤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而诸葛亮现在的回答,根本就是避开了自己实际存在的问题,转而向大家阐述了现在出兵北伐的机会有多么的好……这让张溪有种后世老板画饼的感觉。

可问题是,饼画的再好,自身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一切都是虚的啊。

诸葛亮……不是这种只看到好处,看不到短处的人吧?!

因此,张溪想站出来,对着诸葛亮警告一下……当年曹操就是只看到了统一天下的契机,却没有看到自身的问题,最后被周瑜一把火烧的哭鸡鸟嚎的。

咱们可不能重蹈曹操的覆辙啊。

可……就在张溪想站起来反对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先不说诸葛亮是不是那种只看眼前,不看脚下的人……就算他是,那么庞统,徐庶难道也是这样的人么?!

诸葛亮要真的是这样的决策的话,恐怕不需要自己站出来反对,他们都会提前跟诸葛亮表达不满的吧?!

偷摸瞄了一眼,张溪发现,庞统和徐庶两个人,现在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脸面无表情的坐着,就是一动不动的。

甚至是李严……张溪现在看看这个李严,怎么也觉得有点不对呢?!

李严这小子,站出来的时机,未免也太巧了点吧?!

诸葛亮刚刚说完他要北伐兖州,李严就立刻跳出来说什么抽调士卒有困难,粮草供应问题大,不如以守代攻的……李严真有这么蠢?!

虽然这老小子一向私心很重,但是吧,他能力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眼光也不会比法正差多少……现在这老小子也是实权在手,应该没有必要跟诸葛亮争权吧?!

所以……这么着急的跳出来反对,是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还是别有用心?!

不对劲,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第1077章 交易

诸葛亮这一通说,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只不过是阐述了现在北伐的必要性而已。

但对地方刺史和镇守将军而言,这些事情,他们其实并没有必要去考虑。

比如说马忠,在诸葛亮说完后,他就站了出来,说道,“朝廷有令,我等自当服从……只是,丞相,云州郡兵久居西南,确实不太适应北地气候,且长途征调,途中亦难保不生疾病。此乃实情,还请丞相明察。”

而马忠这一开口,谯周,徐邈也跟着开口说话了。

差不多的言辞,主要是强调军卒长途跋涉去河洛作战所面临的困难,一个是粮草供应问题,一个是士卒疾病问题。

这些都是实情。

不过嘛,马忠说的意思,大概跟谯周和徐邈的想法,不太一样。

马忠是真的担心这个问题,毕竟云中郡这个地方吧,距离河洛实在是太远了一些。

但是呢,诸葛亮相信,如果朝廷真的决定要调马忠的云中郡兵北上,马忠也不会有二话,一定会奉命出征,并且不打折扣的完成调兵任务的。

可谯周和徐邈,那就有点不好说了。

其中徐邈还能有个原谅。

徐邈久居西凉,如今威望日渐高隆,在凉州内部的话语权也不小。

他不想让凉州军团南下,是生怕朝廷想要借此分摊自己的权利,导致自己在凉州的权威和利益受到影响。

但是呢,你也得承认,凉州这地方偏僻穷困,而且需要防备周围羌胡异族,凉州的世家大族们也不好管,真要把他们惹急了,再闹出一些叛乱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旦抽调走大量的西凉郡兵,尤其是骑兵军团一旦南下的话,徐邈想要弹压住周边异族和凉州世家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因此,徐邈虽然也有些私心,不想凉州世家和自己在凉州的话语权受到影响,但从公心的角度来说,他的担心,也是有实际原因的。

可谯周这货,就纯粹是为了益州的世家大族们考虑了。

这个时空的季汉,跟历史上的季汉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那个季汉,诸葛亮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也为了能实现内心的理想和对先主的承诺,他必须要北伐。

而对益州世家来说,大汉都已经那个德行了,是汉还是魏来统治他们,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

但你诸葛亮北伐要让我们出钱出粮又出人的,这个就肯定不行。

把益州打残了,谁来保证他们的利益?!

诸葛亮在的时候,这帮人弄不过诸葛亮,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诸葛亮不在了,到了后期连蒋琬,费祎,甚至陈祗都死了……谯周的《仇国伦》就公开大行其道了。

历史上的益州本土派,是绝对不会愿意支持季汉北伐的,因为他们看不到大汉复兴的希望,也无法从中得到利益。

但在这个时空,大汉都打到河洛了,益州本土派当然也有他们的利益诉求,这种从龙开国的好处,那可是几百年都不一定能等到一次的。

所以,益州派现在也不反对北伐,只是呢……地处西南的益州世家,你指望他们能有多大的格局,那也是想瞎了心了。

要不为什么中原世家跟河北世家现在是天下世家主流,而益州世家叫的再响亮,在人家眼里也是土鳖呢……有时候真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问题,更多是格局的问题。

当年河北世家和中原世家是怎么支持刘秀光复汉室的?!

同样的机会摆在益州世家面前,他们也把握不住啊。

益州世家现在对于北伐的态度,是我可以出钱出粮来支持北伐,但是出人就有点……是不是再商量商量?!

只要有人,那么益州世家们损失的那点钱粮,总有能赚回来的一天,但如果连人都没了,那可就不太好说了。

看着谯周这么上蹿下跳的来回蹦跶,张溪再看看这种时候却退回去一言不发的李严……现在张溪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直到蒋琬、费祎在位的时候,益州派都搞不过荆州派。

差距有点太大了。

而接下来的事情,那就不需要张溪开口去说什么了。

在云州,凉州和益州三州刺史的“强烈反对”下,诸葛亮“不得不”做出了妥协。

对于凉州,只抽调凉州的精锐骑兵军团南下作战。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