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加上吕壹这个人,纯属小人,得志便猖狂……很多事情传到张昭的耳朵里,实在是让这位东吴的老臣听不下去了。为此,张昭难得的一次出席大朝会,劝谏了一下孙权,不要重用像吕壹这样的小人。孙权当时就很尴尬来着。张昭的地位,年龄摆在那里,就是孙权,都不好直接在大朝会上不给张昭面子。可是呢,吕壹是孙权拿出来一把工具刀,目前这把刀还有用,孙权也不能轻易抛弃。为此,孙权一面应承着张昭的话语,一边给吕壹使眼色……那意思你出来给老丞相赔个不是,说两句软话哄一下,让张昭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事儿就这么糊弄过去了。可吕壹误会了。他还以为孙权使眼色给他,是让他赶紧站出来,反驳张昭,吸引张昭的火力,不让张昭给至尊施加压力呢。然后这货就真的站出来。当然,吕壹虽然是小人做派,但他到底不是傻子,他知道,张昭这个级别的老怪物,不是他一个至尊近臣可以得罪的。所以吕壹一上来,反驳张昭的时候,还是比较讲究礼数的,而且强调,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按照大吴律法办事,并没有什么徇私枉法的地方。吕壹想用这种方式,吸引张昭来跟他辩论,让张昭把注意力放到他的身上来,这样好替孙权解围……嗯,他成功办到了。张昭一看这货居然还敢主动站出来跟自己对线,而且还恬不知耻的说什么遵循大吴律法……有没有遵守大吴律法,你自己心理没点数么?!但这事儿吧,又有点不太好深究……吕壹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孙权自己在处置一些官员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按照大吴律法行事。不然的话,就郑胄,刁嘉两人,就不该是那个待遇。更别说步骘了。真跟吕壹讨论他是不是遵守律法的话,火倒是有可能烧到孙权身上去。张昭的政治智商多么的敏锐,这种事情吕壹没想到,他能想不到?!可对吕壹这种小人,如果今天张昭不能给他点教训,将来他必定会肆无忌惮……不好说,那就只能动手了。张昭大手抡圆了,直接一个大逼斗扇过去,把毫无防备的吕壹给扇了一个倒栽葱。嗯,这年头的文官,可不是只会动嘴哔哔的人,该动手的时候他们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可这一扇,把吕壹给扇懵了,孙权也有点看懵了……孙权其实明白张昭不跟吕壹辩驳律法问题实在维护自己,但是,在大朝会上,当着自己的面扇了吕壹一巴掌,自己这个面子好像也有点下不来台啊。好在这个时候,张昭很快的就把台阶递了上来——他直接伏地请罪,请孙权追究他殿前失仪之罪。台阶已经搭好了,再加上其他东吴群臣也纷纷替张昭求情说话,孙权也就顺势的下了这个台阶,勒令张昭在家闭门反省,无事不得外出。同样是这个惩罚,对步骘很有效,但对张昭来说,就是一个象征意义……老爷子都快八十了,平时没事儿压根也不出门的。至于吕壹……挨揍就挨了呗,谁让这货那么不开眼的,让你认错,你站出来对线,不打你打谁啊!!!反正孙权是一点都没觉得吕壹有多冤。就这样,张昭也被孙权要求“反省”了,而且这事儿刚发生了也没多久,孙权为了面子也不好再招张昭入宫议事,所以张昭也没来。其实从这个事情上,也能看得出来,孙权确实有些没把蜀汉的进攻当回事……真要到了事关东吴安危的紧要时刻,孙权还是能拉的下脸来的,别说招张昭入宫,你就是让孙权亲自去请张昭,孙权都会做。孙权不招张昭,步骘,也是出于他自己的判断,认为蜀汉的这次异动,并不能对东吴构成太大的威胁。至于不招陆逊,一方面也是孙权的这种心态在作祟,另一方面,陆逊那边的情况也有些奇怪,局势不太明朗。上个月的时候,坐镇寿春的陆逊和坐镇汝南的朱据都给孙权发来了疏奏,说曹魏方面有增兵南下的迹象。而增兵的方向,不是河东,河内等地,而是兖州……这个增兵的目的地,真不好说是来守卫兖州的,还是冲着淮南和汝南来的。孙权这是以己度人,觉得曹魏也未必会把那个盟约真的当回事……上次大战的时候孙权偷摸占领曹魏县城,现在曹魏要报复回来,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综合考虑下来,孙权觉得还是让陆逊坐镇淮南,统筹全局的好。毕竟,荆南这边也是有一个都督在的。而且随着跟蜀汉的翻脸,朱然这个荆南都督,也被孙权正式提升为了荆州牧,也是一方实权镇守将军了。荆南的事情,还是问朱然比较好,毕竟朱然在荆南也呆了五年多的时间了,他对荆南的情况,可以说是很熟悉了。而朱然对于江陵的异动,倒是判断的很精确——蜀汉有很大的可能,要对荆南下手。但当孙权问他,有没有把握能守住荆南的时候,朱然立刻拍胸脯表示。“纵使蜀贼举荆州之众来犯,然亦能挡之于长江,不让贼寇踏足荆南土地半步!!!”孙权很欣慰。第1049章 朱然的谋划孙权很欣慰,但朱然开心不起来啊。当至尊问你,有没有把握能守住荆南和江夏时,作为大吴荆州牧的朱然能怎么回答?!总不能说够呛吧?!这种时候说点大话,一方面是展现自己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打气啊……这么回答,很正常的。一般这种情况下,当主君的不应该说一些类似“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大意”这样话语,然后开始给自己安排一些支援,或者询问自己需要什么补充么?!好家伙,自己一说这话,至尊就非常满意的点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朱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是啥意思嘛?!这事儿要是搁以前啊,朱然还能找周瑜问问,看看这种情况下,自己该用什么办法去弥补解决一下……可如今大都督已经不在了。没办法,朱然只能去找丁奉商量一下……丁奉终究还是淮泗集团的老人了,也是战阵经验相当丰富的大将,问问他的主意也好。可丁奉这个人吧……为将可以,为帅,他甚至还不如朱然。因此,丁奉除了给出了一个“全力战备,尽力而为”的宽慰之辞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某种程度上,朱然也察觉到了一些变化……原来上大将军不在了,整个淮泗集团,连个像样有谋略的武将都找不出来了。无奈之下,朱然只能自己先返回巴丘,苦思破敌之策。来回划拉了一下自己手上可以调用的兵力,朱然发现,其实自己手上的兵力并不少。长沙有两万步卒,两万巴丘水军,武陵有一万五千步卒,零陵有一万步卒,桂阳有五千步卒,加起来,一共有七万水陆联军。而江夏方面,张承还有两万水军,诸葛恪手里还有三万步卒,加起来也有五万人。总计有十二万的兵力,真不算少了。也难怪至尊没有要给自己援兵的意思,依靠这么多的兵力,要是守不住荆南,说出去多少也确实有些丢人了。但是吧,朱然也有自己的困扰。荆南的七万兵力,看似很多,但分布到四个郡,每个郡的兵力,可就显的没那么多了。而蜀贼一旦发动进攻的话,肯定是重点进攻,十几万的兵力一起进攻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十比一的兵力对比。兵力分布的太分散了。可如果要集中兵力对抗蜀贼的话……偌大一条长江防线,蜀贼重点进攻哪里都是有可能的。武陵郡,还是长沙郡,甚至于集中兵力进攻江夏郡,都有可能。朱然要防备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无法提前预判到蜀汉的主攻方向,那么贸然集结兵力,反而有可能给蜀汉可乘之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