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如今,大汉还在进攻洛阳,大局未定,你就跑出来抢占功劳……你让那些在前线厮杀的将士们,怎么想?!诸葛亮不能忍这个,他跟弘农杨氏也没啥交情,但同样的,诸葛亮也没把事情做绝……他以军前扰乱军心的罪名,直接收押这位杨氏家主。一来,省的这货到处嚷嚷,扰乱军心,二来,也省的自家军中闹出一个“许褚”来……诸葛亮可不是曹操,他治军严谨,也不会默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收押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这位杨氏家主的保护。但钱粮,那是一个数字都不带变的,该给还得给。可诸葛亮这么一个收押的举动,直接引爆了整个梁县……多少年了,世家大族的家主进牢房,这是多少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有一说一,这帮世家大族,真的是被曹魏的软性统治,给惯的有些不知所谓了。但诸葛亮收押杨氏家主一事,还是在很快的速度下,传播了出去。别看现在洛阳是战区,但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想要传递消息,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很快,不止梁县,其他周围各县,甚至是弘农郡,也听到了消息。这时候就有人站出来,希望弘农杨氏的家主杨炳能主动出面,去跟诸葛亮谈一谈……你杨氏的分支家主都被收押了啊,这是在打你们弘农杨氏的脸面啊,这你总该反应一下了吧?!杨炳那个郁闷的。是,他杨炳是能力不济,胆略也不足,跟族兄杨彪比起来,各方面都不如。但他杨炳不是脑残。当年汉中之战,曹操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杀了杨修,回来还打脸杨彪,当时杨彪是什么反应?!那可是亲儿子啊!!!现在人家也是拿着刀柄在手的人,你让杨炳能有什么反应!!杨炳是能力不够,不是傻……再说,这不只是收押,还没杀呢嘛!!!杨炳根本不为所动,一言不发,整个弘农杨氏闭门不出。但私下里,赶紧派人去跟梁县杨氏的人沟通……给足钱粮,之后去跟诸葛亮赔罪,诸葛亮应该会放人的。毕竟,诸葛亮不是曹操,他不会把事情做绝的。至于你们梁县分家的损失……杨炳只能说,这都是你们那个蠢货家主自找的。弘农本家这边都已经选择投靠了大汉,现在咱们只能寄希望于大汉攻下洛阳,否则等曹魏回来,你们觉得咱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别说要你们一点钱粮,就是要你们分家砸锅卖铁的全力支持,你们也没得选的,知道不?!你们那个蠢货家主居还为了一点钱粮跟大汉对着干,不收拾你们,收拾谁啊!!!想要活命,就全力去支持诸葛亮的所有行动,再有下次,那别怪本家也不救你们了。随着杨炳不为所动,就当无事发生一样,而梁县杨氏又在十天之内,硬生生的大吐血,凑够了杨氏需要承担的军粮份额……梁县杨氏的家主得以被诸葛亮释放。这下其余的梁县世家豪强们没戏唱了……杨家大吐血过关了,他们还没有呢。而且梁县杨氏,甚至是整个弘农杨氏都服软了,他们能怎么办……赶紧去拜见诸葛亮,说尽好话,请求宽限时日,然后也开始砸锅卖铁的凑钱粮,准备支援大汉北伐。有一说一,诸葛亮也没想到,不过半个月的时间,这帮梁县世家们,居然真的能凑出七万大军,一个月的军粮出来。诸葛亮都不敢想,如果事情发展到逼不得已的地步,司马懿也用同样的方式去拷问洛阳世家……这个洛阳城,能有攻下来的希望么?!要知道,梁县世家是什么规模,而洛阳城内的世家是什么规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就算诸葛亮真的围城一年,司马懿要是逼急了,估计靠着这些世家大族的存粮,一样能硬撑下来,根本等不到司马懿粮尽投降的那一刻。到了这个地步,诸葛亮是真的不后悔自己搞这么一出了……不搞的话,连诸葛亮都不知道,这些世家大族到底隐藏了多少的能量。果然还是元长说的对,这帮世家大族,不能让他们继续这么放肆下去了。而诸葛亮在梁县这么一搞,不仅是让梁县附近的世家大族们心惊胆战的,连弘农,洛阳,甚至河东的世家大族们,也都开始对大汉北伐军,有了严重的抵触心里。之前这些世家大族们对大汉北伐军的态度其实也不算太差,总觉得不管是谁攻下了洛阳,最后要统治地方,总是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的。可现在诸葛亮搞这么一手……世家大族们觉得,还是大魏来统治河洛地区比较好。当然,这年月的世家大族,经历了三十余年战乱的洗礼,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人精。虽然内心倾向于曹魏,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直接下注离手……他们只是主动的找到了司马懿,表示愿意给司马懿提供一定程度的钱粮支持,但对于其他的支持,这些世家大族就不会轻易出手了。给钱粮,一方面是堵住司马懿的嘴,希望司马懿不要有样学样,跟对面那个诸葛亮一样不学好。另一方面,些许钱粮支持,在这个乱世是常有的事情,即使将来是大汉夺下了洛阳,要秋后算账,这都不能算是河洛世家背弃大汉的证据。不得已而为之嘛,情有可原。司马懿突然接到这么一笔钱粮支援,一时也有些惊喜,等搞清楚世家大族的用意后,却又有点开心不起来了。是的,钱粮是送来了,但这些世家大族在私下里,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能不能尽快的,击退蜀贼,保境安民?!换句话说,这些世家大族,希望司马懿能主动出击,尽快的结束战事。这,是司马懿相当犹豫的事情。第956章 天意有一说一,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拷问梁县世家的事情,是持一个看热闹的态度的。这年头,世家大族的能量和地位,一帮小老百姓不知道,作为世家子弟的司马懿,能不知道嘛。诸葛亮居然还为了区区一个月的军粮,向梁县世家拷要……脑残了吧?!而从诸葛亮的这个举动中,司马懿也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司马懿是世家子弟,知道世家大族对于地方统治的重要性,而诸葛亮也同样是世家子弟,再加上他主政蜀汉已经七八年了,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现实。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宁可冒着得罪河洛世家的风险,也要坚持这么做……一个月的粮草,真的就值得诸葛亮冒这个风险么?!或者说,诸葛亮现在真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一个月内,在河洛地区分出胜负?!而且,蜀贼的粮草,难道真的到了连一个月都很难支撑下去的地步了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司马懿有些动心了。世家大族们给到的压力,司马懿倒不是很在意,他可不是那种扛不住压力的人,所以司马懿是否决定要出兵,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判断。除了军中真的缺粮,司马懿实在找不到诸葛亮要主动得罪世家大族的理由,毕竟这种拷问世家的方式,引发的连锁反应会非常的大。当然,即使如此,司马懿也只是在内心考虑,是否有主动出兵的必要,还没有足够让他下定决心。毕竟,以守拖变,是司马懿一直以来坚持的策略,如今蜀贼缺粮,可能不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不战而退敌,既然如此的话,司马懿继续据守洛阳,一样能达到击退蜀贼的目的。而且,这么做,损失也会比主动出击更小。当然,主动出击作战,也不是没有好处……这年头,但凡要点脸面的将军,都不会选择被动固守,这代表着已经没有任何应对手段了,只能是抱头挨揍。这对于任何一个军中将领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耻辱,对军心士气也非常不利。主动出击,寻求破敌,不仅能提振军心士气,而且一战而破之,带来的声望加成,也是无可比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