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吧,就算你不担心两关失守,可北面的孟津渡,你总该稍微上点心吧。那里不仅是咱们跟河东,河内两郡的联系通道,各种物资补给的来援……你的那两个儿子可还在那边死战呢。真要让蜀贼攻破了孟津,先不说咱们会断绝物资补给通道,就说你那两儿子,估计也回不来了吧!!!这事儿吧,你别说,司马懿确实还是有些担心的。但问题是,司马懿其实很清楚,蜀贼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尽可能的从洛阳主动出击……不管是出城进攻,还是分兵救援,都是蜀贼最希望的事情。如今的洛阳,一共就只有三万五千人守卫,而南面的蜀贼也同样有三万七千人左右……光这一面的压力,司马懿就很大了,再贸然分兵去救援孟津的话,那才是正中蜀贼的下怀呢。当然,司马懿也不是不关心两个儿子的生死,可问题是,真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是带着近两万人退守的孟津港,而蜀贼那边,也不过是两万多人在进攻……兵力对比差不多一比一,就算司马师带去的河东兵是乌合之众吧,可数量到底是在那儿的,怎么着也能撑上一定的时间。不是司马懿不救孟津,而是现在的孟津渡还没有到必须要自己派出援军的地步。守卫洛阳,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比谁更能沉得住气,一旦有谁憋不住了,那才是真的陷入到被动的局面了。司马懿很清楚现在的局势,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控制不住这个局势,所以,他还是在等。等诸葛亮出招。司马懿相信,诸葛亮也不会就这么无休止的耗下去,继续这么耗下去,对蜀贼的伤害也不低……真要在司隶跟大魏拼出一个两败俱伤,让东吴鼠辈捡了便宜的话,相信这也不是诸葛亮愿意看到的。当然,司马懿也没有说一定要坚守不出的意思,他还没那么窝囊,而大魏如今的实力,也不足以让司马懿采取这种窝囊的打法……但出击需要有合适的战机,不能随意出兵,要出兵,就必须追求一击必胜。这,才是如今司马懿的打算。而洛阳南面的诸葛亮,自主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进占伊阙关,一路进占大谷关的行为,在司马懿看来,根本就是自己削弱自己攻坚实力的行为……这种情况,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就让他们这么分兵好了,反正就兵力多寡而言,自己还是有优势的。兵法有云:倍则分之,五则围之,十则攻之……即使算上围攻孟津的蜀贼,兵力对比也不到二比一,老子急什么!!!第952章 司马懿的心态司马懿还是沉住气,坐镇洛阳,安心坚守,等待诸葛亮出招应对。但随后的不到半个月里,司马懿的心态,就经历了多重的考验。第一重,是来自自己儿子的考验。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给自己的父亲,送来了求援信。这已经不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第一次送来求援信了,当这两兄弟退守孟津渡,遭遇到魏延的第一波进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给司马懿寄来了求援信。但那次的求援信,更多是向司马懿回报孟津渡遭袭的情况,与其说是求援,倒不如说是情况说明,两兄弟在信中也没有多少急迫的意思,就是说敌军攻势很猛烈,如果洛阳方面能有援军过来支援,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然后司马懿就直接回信告诉这俩,拿出点胆略和本事出来,才被人攻击了一次,就要求援,说出去实在丢司马家的人。至于援军?!那是一个也没有,自己撑着。就这样,司马两兄弟大概撑了十天,又写信给司马懿,告诉他,敌军不仅仅是攻势很猛,而且还增兵了。蜀贼的车骑将军张飞,领兵一万,增援了围攻孟津渡的蜀贼,现在他们俩兄弟在勉力支撑,希望自己的父亲能派出援兵,不用多,来个五千人就够了。然后司马懿又是一封回信骂了回去。你们俩手里有两万人,对面蜀贼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万人,就算张飞亲自领兵又如何,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将了,难道他还能亲自上阵杀敌不成?!给我撑着,五千援军你们也好意思要!!!反正司马懿还是一个兵都不派,继续要求司马两兄弟坚守孟津渡,不得擅自退守。司马两兄弟是真的欲哭无泪了……谁说年过六旬的老将就不能上阵杀敌了?!真的,如果不是来信责骂自己的人是自己的父亲,这两兄弟高低要问候一声洛阳守将的父母……可惜,那也是他们的祖父母,问候不得。可问题是,孟津渡外围战场上,那个黑脸白须,却如同魔神降世一样的玩意儿,他真的能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将?!都快杀的孟津渡士卒们人人胆寒了。也就搭着这是数万人交战的地方,个人战力起到的作用有限,魏军还是采取的守势,打守城战,否则的话……规模缩小十倍,恐怕早让那个魔神给杀穿了!!!而张飞……张飞现在的作战,多少确实有点不要命的意思。没办法,张飞的心态已经完全变了。随着大哥,二哥的相继过世,张飞现在的心态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还能苟活于世,不过是二哥在临终前的那封亲笔信,要他一定要攻下洛阳。可张飞也知道,如今的大汉,领兵作战指挥比他更强的将军,其实并不少。不说张溪那个小子,就说诸葛亮,魏延,甚至邓艾那小子,领兵作战指挥都比自己强。而张飞唯一还能为攻略洛阳贡献自己战力的地方,大概就是自己的这一身武艺了。如今,围攻孟津渡,有魏延负责临阵指挥,庞军师负责出谋划策,他张飞,只需要杀个痛快。现在的张飞,根本没有作为一军主帅的自觉,他在战场上奋力厮杀,就是在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实现攻下洛阳的目标。可张飞的这个心态,却把魏延和庞统吓的不轻啊。不管您老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您领兵到了这里,您就是这一军主帅啊。哪有一军主帅不负责指挥作战,跑去战场上肆意厮杀的?!是,你可以说,指挥有魏延,谋略有庞统,但问题是,你这个一军主帅就是一军的精神象征啊,要是你在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全军士气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胜败。因此,魏延和庞统是再三劝说张飞,让他不要那么莽……能让魏延这个老匹夫都豁出来劝说,可见张飞已经莽到了什么程度。魏延也是没办法。虽然自己也是个莽夫,但魏延好歹还知道个轻重的,作为一军主将,他主要还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虽然有时候也会主动出击,但那也是战事需要,不像张飞那样,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冲。再一个,张飞到底不年轻了,已经六旬出头了,他不再是年轻时候那个可以在长板坡前靠着一千不到的士卒,硬顶五千虎豹骑的人了。这十几天的厮杀下来,张飞现在浑身上下都有伤口,虽然都伤的不重吧,但张飞这个年纪,想要彻底恢复伤势,也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容易了。魏延也是真的怕啊,怕张飞要是真的战死沙场了,那大好的局势,可就真的要毁于一旦了。可魏延这个老匹夫,他可以甩脸色给张溪看,跟张溪争论,但在张飞面前,魏延就显得异常乖巧……毕竟魏延是刘备亲兵出身,张飞对他有天然的压制。所以,魏延是真的劝不动,只能是指望庞统能劝。可庞统……庞统也无奈啊。就算他今天能劝住张飞,让张飞答应不要那么莽撞的出战,但隔天,这个憨货该冲出去还是会冲出去,压根不管昨天答应了自己什么。属于虚心接受,但就是屡教不改啊。战场之上,张飞都冲出去了,你能让庞统怎么办?!庞统一介文弱书生,他怎么可能拦得住张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