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一个,对于颍川世家来说,洛阳死不死的跟他们的关系真不大,你陈泰如果真的为了颍川的父老百姓考虑,这时候不应该是进军襄城,彻底收复颍川全郡么?!陈泰面临的各方压力,其实也不小,尤其是他作为颍川陈氏的少主,不可能忽视颍川郡内那些“世叔”,“世伯”们的声音。可陈泰作为大魏臣子,他也不能坐视洛阳被人围攻,不然事后不管守没守住洛阳,他陈泰如果在颍川郡按兵不动的话,一样会被追责的。所以,陈泰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领兵去攻取襄城。一方面,攻下襄城后,可以直接威胁蜀贼的粮道,如果局势允许,他陈泰再主动出兵骚扰鲁阳或者是昆阳,让蜀贼粮道不畅,也算是为洛阳守军减轻了压力。另一方面……收复襄城,也算是符合了颍川世家大族的利益,保证了汝水流域的耕地所属,这才是这帮颍川世家们最在意的事情。但问题是,陈泰手里就一万不到的颍川郡兵,要想攻下六千蜀贼守卫的襄城……兵力不够啊。这事儿,到头来,陈泰还是得想办法,说服郭淮和贾逵两人带兵相助自己,否则的话,根本无法达成目标。而跟这两个人去说,就不能说什么颍川世家巴拉巴拉的,只能从大魏利益出发,从守卫洛阳的利益出发,让他们答应借兵给自己,去进攻襄城。陈泰是真的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了贾逵和郭淮两人……主要是郭淮。郭淮现在是真的不想去担心什么襄城,他就想着他的上蔡,千万不能被吴狗给攻占了。最后还是贾逵出面说服,再加上郭淮本身的战略眼光也还在,知道襄城对于洛阳守卫战的重要性,这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但也有个条件——襄城,他郭淮亲自去打。这个条件吧,还真的不是郭淮要抢陈泰的功劳,实在是就陈泰的军事水平而言吧,郭淮是真有点看不上。你别看郭淮现在只是一个汝南太守,也只能守着三个县过日子……可郭淮的军事水平,绝对是整个大魏朝排名前三的存在。郭淮主动提出要去打襄城,其实也很好理解——早点打完收工,别耽误他回防上蔡。陈泰一听还有这个好事儿,当即给兵给将,让郭淮领兵出征。然后,不到十天,郭淮就攻破了襄城。第951章 洛阳应对十天攻破襄城,这事儿别说陈泰没想到,连郭淮自己都没有想到。要知道,从许昌到襄城,郭淮领军走了八天的时间,真正用来攻城的时间,只有两天。两天攻破一座城池,除非是守军根本没有坚守的想法,否则怎么着都不可能。而很显然,襄城守军就是没有怎么要坚守襄城的意思,郭淮几乎是一攻就破……这里面要是没点猫腻,打死郭淮都不信啊。可问题是,郭淮现在可没有心情去关心蜀贼主动弃守襄城到底有什么猫腻,他就知道,他如果再不领兵回上蔡坐镇,东吴的朱据可能马上就会出兵了。所以,郭淮在打下上蔡后,等来了陈泰和贾逵汇合,大概的讲述了一下攻城过程后,就执意领兵回上蔡去了。陈泰是真的不好再强留了。人家郭淮已经够意思的了,不仅帮你守住了许昌,还帮你攻下了襄城,几乎收复了颍川全境……你再拦着人家,不让人家回防自己的防区,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因此,陈泰划拨了很多的钱粮财帛给郭淮,亲自送郭淮出城,送郭淮回军。至于郭淮临走前告诫陈泰的事情,陈泰也听了进去。两天攻占襄城,这事儿怎么想都有问题,这个问题郭淮可以不去考虑,但陈泰不能不考虑。所以说,蜀贼这么做,是不是在引诱自己继续深入,往鲁阳或者昆阳进军?!只要自己主动往那两个方向进军的话,是不是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包围网在等着自己?!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仅陈泰这么觉得,就是贾逵也认为,这事儿非常有可能。毕竟,襄城失守的也太快了点。因此,陈泰不得不派出大量斥候,去寻找鲁阳或者昆阳附近,有没有大规模军队活动的痕迹。但,出乎陈泰和贾逵预料的是,什么异样的痕迹都没有。唯一能找到的大军行动的痕迹,依然是蜀贼主力北上梁县,汇合诸葛亮等人进军洛阳的痕迹。这一下,让陈泰和贾逵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蜀贼难道单纯是因为抽调了太多兵力北上,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驻防襄城,所以才不得不弃守?!如果是这样的话……陈泰再次往鲁阳和昆阳的方向派出了斥候。最后得到情报,这两个城池内,各自有三千蜀贼驻防,而守将,一个叫张嶷,一个叫王平。这俩人是谁,别说陈泰,连贾逵都不知道。真不怪这两个人,陈泰常年跟随在自己的父亲身边,现在实在没办法了,才留在洛阳领兵襄助司马懿,他对敌军将领,仅限于知道一些天下名臣名将。比如张溪,诸葛亮,魏延,张飞,赵云,庞统等人……陈泰甚至连邓艾的名声都没怎么听到过。而贾逵常年驻守在东境,你要说东吴有什么将军,贾逵可能如数家珍,但对于蜀贼这边,贾逵知道的是真的不多。因此,只能是通过纸面情报来分析这两个人的能耐。结果纸面情报告诉他们俩,这俩就是杂号将军而已。这年月的杂号将军的含金量,真的,意思就是在军中根本排不上号。当年关羽和周瑜两个偏将军就能名震天下,可如今,就算是什么荡寇将军,楼船将军,那也是庸才居多。杂号将军,真说明不了什么。而从经历上看,一个人常年驻守樊城,一直没有任何的提升履历……你不好说是这个人善于守城还是这个人真没啥能力。另一个,则是賨人出身……这年月,异族将领身上的军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部众有多少。一些大部落首领,甚至可以得到朝廷车骑将军的封号,但那个封号就是一个荣誉性质的玩意儿,实在证明不了什么。因此,这两人,各率三千兵马守卫鲁阳和昆阳这两个地方,看着北伐军的粮道……至少从纸面实力上看,好像挺好欺负的样子。陈泰有些心动了。但贾逵到底还是比陈泰经验丰富一些,也老成持重一些。就算这两人是废物,可诸葛亮不是废物吧!好吧,就算诸葛亮是文臣,他不懂军事,可张溪,赵云,吴懿这些人,他们不是白痴吧!!这些人,能不知道粮道对大军的重要性,会派两个无能废物来守卫粮道?!所以啊,还是谨慎一点,不要急着进攻,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陈泰一想,好像贾逵说的也对。而且就战场经验而言,贾逵确实比自己要强,他的话,陈泰觉得还是要听从的。陈泰到底是陈群的儿子,虽然有些世家子弟的做派,但跟纨绔子弟完全不搭边,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他还是知道的。就这样,陈泰在占领了襄城后,就在襄城暂时按兵不动,观察情况。一时间,颍川方向,战事又陷入了平静。而于此同时,身在洛阳的司马懿,他倒是还能沉住气,可他的搭档辛毗,七十岁的老爷子,比他这个才四十多的中年人还要沉不住气。辛毗沉不住气的主要原因,还是诸葛亮领兵离开了梁县,分兵两路,进占伊阙关和大谷关。那可是洛阳八关中南面的两关啊,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而更要命的是,辛毗建议司马懿派兵据守两关,不要蜀贼轻易占据两关,但司马懿根本不听,他是真的一个兵都不派出洛阳去,就是那么淡定的守着洛阳城不动弹。什么洛阳八关,在司马懿眼里,这两个不知所谓的关隘,除了用来收税外,根本没有任何军事意义。分兵守他干啥。反正司马懿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两关失守,可辛毗是急的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