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后勤补给的问题都不用去考虑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如何吸引潼关的魏军主动出战?!这个问题,本来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但赵云觉得,自己好像有办法。之前在大荔县,赵云不是在骑兵决战中大获全胜,并且击杀了曹魏的骑兵统帅牛金嘛……现在赵云手里,可是有着牛金的全套官印麾盖。这是战利品来着。因此嘛,赵云觉得,魏延完全可以让骑兵换上魏军的服饰,打着魏军的旗帜,以牛金败军的名义,“逃”回潼关去。只要以牛金的麾盖或者是印信取信潼关守将,诈开潼关城门,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当然,诈不开也没关系,被敌人识破了,难道潼关守军还敢主动出城迎敌,用步兵对抗骑兵不成?!所以啊,在赵云看来,这个“异道会潼关”的作战计划,有了骑兵的速度加成,就变成了一个可行的作战计划。成功了,不用说,彻底堵住了魏军的退路,以潼关的关防死守,魏军即使想反攻,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咱们打不过完全可以跑,大不了撤回重泉县,继续步步进逼就好,也不用担心魏延会陷入死地。而有了赵云的支持,魏延顿时抖愣了起来,再次向张溪请战。没办法,魏延如今的隶属关系,还是属于雍州刺史部麾下,赵云的支持,并不能给他出兵的理由,如果张溪坚持不同意,那一样是白搭。而张溪……张溪其实已经被说动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张溪觉得不太保险的地方。“若汝当真占据潼关,仅凭三千士卒,可守几日?!”张溪看着魏延,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的吧,魏延还真的楞了一下。真不太好回答。魏延这次领兵去偷袭潼关,就算真的诈开了城门,夺取了潼关,他身处的环境也意味着,他无法依靠魏军降卒据守,真正能依靠的,就只有那三千骑兵。当然,这里的问题,不是骑兵能不能用来守城的问题……骑兵下了马,那也是可以当步兵来用的。以前没人这么做,是因为培养骑兵的成本太高,一个骑兵的培养成本,都够培养十个步兵了,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人奢侈到用骑兵去攻城或者守城的。但不用,不代表不能用啊!!!如果真的到了魏延面临的那个情况,在占据了潼关后缺乏守卫兵力,骑兵拿来当步兵用,用来坚守城池,也不是不可以。真正的问题是,骑兵可以下马当步兵用,但骑兵到底不是步兵,平时的训练内容还是有差别的。你让骑兵下马去野战,说不定还不会有大问题,但守城……那些守城器械,骑兵真的懂得怎么操作么?!也许短时间内,人多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不是问题,但随着坚守的时间变长,兵员损耗后,还能不能合理的调配兵力,用守城器械坚守,这就是个大问题。所以,张溪这个问题,其实是问的,魏延能不能用三千骑兵,发挥出三千步卒的守城效果,以及,魏延面对占据潼关后的局势,能坚守多久。魏延不能立刻回答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说,在攻打潼关之前,魏延还能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做到进退自如的话,那么一旦真的攻下了潼关,那魏延就没有任何选择了,他必须死守潼关。而要守住潼关,仅靠三千从骑兵转职为步兵的士卒,魏延真不好预估自己到底能守多久。因为啊,真到了那个时候,潼关不仅要面对曹真派出的反攻军队,还有可能要面对洛阳方面派出来,给曹真打通后路通道的援军。这是两面夹击。如果只能坚守个三五天,那去偷袭潼关的意义根本不大,反而自己也会折在潼关。必须坚守足够的时间……从曹真军团的兵力去估计他的后勤补给极限的话,至少要坚守十五天以上的时间。“十日可守,十日之外……仅以身赴国难尔。”这是魏延在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守城困难,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给出了的回答。而这个回答,让张溪和赵云纷纷皱起了眉头。十日……时间有点太短了。从这里到潼关,骑兵速度再快,也需要两日左右的时间,再算上魏军得知潼关失守后的反应时间,加起来起码要五日左右……也就是说,魏延即使攻下潼关,站在张溪这边的角度看,最多也只能坚守十五天?!如果是这样的话……“十日……此计颇为凶险矣。”赵云想了好一会儿,叹口气,说道。张溪也跟着点头。十五天时间,太短了。确实,从曹真的大军规模来判断曹真的粮草补给间隔时间,大概也就是在十五天左右,但谁又知道这一路进军关中,曹真没有囤积下预备的粮草?!都不用多,只要能多出五天的粮草供给,也足够曹真反攻下潼关,打通自己的粮道,继续对关中保持威胁。而以目前雍州军团剩下的一万五千士卒,加上赵云的五千骑兵,也无法在十五天的时间内,对曹真率领的军团进行有效打击。这个潼关,夺与不夺,好像关系不大。可魏延急了……这么好的战略不用的话,岂不是可惜了?!“此计虽险,却非不可一试……若能克潼关,关中魏贼必乱,也未必不能一战而克之!!!”魏延赶紧的找补着说道。坚守十日,是魏延根据自己遭遇到的最困难的局面而言的,也不是说,就只能坚守十日。如果曹魏的反应稍微慢一点,自己手下的士卒能把士气保持的长久一点,守上半个月,甚至乐观情况下,守个二十天,也是可以的嘛!!!可这套说辞,在张溪面前,却有些不够用。张溪这个人嘛,魏延其实也知道,用兵谨慎嘛……但凡有超出他预计的可能,他就会犹豫,下意识的认为,不可控的事情,尽量不要去做。但魏延不是这个性格,他是信奉实战派的……战场形势本来就多变,谁也无法做到完全预料到战场上发生的事情,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凭借经验进行临阵决断。不真正打一下,谁又知道自己到底能坚守多久呢?!因此嘛,魏延和张溪两人,就这个问题,又吵起来了。张翼是在场官职最低的人,他不好说话,当然,也跟他已经习惯了这俩位位高权重的将军互相争吵有关。但赵云受不了这个……像什么样子。“汝二人且勿争吵!!!”赵云一点都不给面子的直接呵斥道,“临阵之将,当以冷静为先,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嘛,也就赵云有这个资历能训斥两人,毕竟严格说起来,赵云和张溪,魏延,就不是一个时代的将领。哪怕是以魏延这般桀骜不驯的性格,面对赵云,他还是要给面子的。而赵云这时候也在嘀咕……这两人是不吵了,但这个“异道会潼关”的作战,到底要不要进行,他也心里没底。赵云不像张溪那样过于谨慎,但也不像魏延那样过于莽撞……坚守十天,甚至是魏延超水平发挥,坚守十五天,其实都不算太保险。要想竞全功,那至少要坚守潼关一个月以上……但赵云也知道,就靠三千人去坚守潼关一个月,那是想瞎了心了。因此,赵云稍微琢磨了一下,说道,“文长,若给汝五千兵马……”这话只说了一半,然后赵云就说不下去了。既然是要冒充牛金所部的败兵,三千人马已经是极限了,五千人马……曹泰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怀疑为什么这五千人不去找曹真归建,而是跑到更加后方的潼关来。所以,兵力是真不能多,否则根本不具备诈开潼关城门的条件。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延实在是憋不住了。“某家只需三千兵马袭取潼关,若不能坚守十五日,愿受军法从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