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页(1 / 1)

('

诸葛亮连走子午谷都不同意,当然不可能会同意这个更加异想天开的“异道会潼关”的战略了。

但如今,当张溪就在左冯翊的重泉县,而潼关就在东南方向一百多里处时,魏延的这个计划,突然就变得非常的有诱惑力了。

你别说,张溪在那么一瞬间,确实动心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魏延搭档的久了,张溪也被魏延影响了,有了那么一点冒险因子,他第一时间听到魏延这个计划的时候,居然还觉得很有道理。

但,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了一下,张溪觉得吧,计是好计,但,真心禁不起推敲,魏延这个计谋里,赌的成分太多了。

魏延的这个计谋,第一个赌的地方,就是在赌曹真撤兵是退守临晋,而不是直接退守潼关。

如果曹真直接退守潼关了,魏延傻乎乎的带着三千兵马杀到潼关面前,只要稍有耽搁,他魏延就会遭遇到五万步骑兵的联合围攻……魏延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

其次,就算魏延赌对了,曹真确实是退守临晋,没有直接回到潼关去,但以曹真的能力,不可能是那种顾头不顾腚的蠢货,他缩短了自家的粮草补给线后,肯定会加强对潼关的防御。

魏延率领的是步卒,还要绕道绕开魏军沿途的斥候耳目,等他赶到潼关的时候,说不定曹真给潼关派去的援兵,已经提前到位了。

最后,再退一步讲,曹真就算是真的犯傻了,没想过潼关的重要性……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报,潼关也是有曹泰带领三千魏军在驻守的。

一座雄关,三千兵力驻守,你魏延就算再有能耐,曹泰就算再废物,三千对三千,肯定是守关一方占便宜啊。

这年头,再想遇到一个夏侯楙似的的人物,可没那么容易的,那个曹泰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就算能力不行,只要闭关不出,给你魏延半年的时间,你都不一定能拿得下潼关。

最后的结果其实都一样,就是你魏延连带三千步卒一起丧命的结果。

因此,张溪在冷静思考后,还是决定,拒绝魏延的建议。

魏延当场就急了……这混蛋,又开始畏畏缩缩的,浪费大好战机了。

可张溪也不是第一次跟魏延搭档了,知道这货的臭脾气,再加上魏延也不是第一次跟张溪搭档了,也知道张溪不会简单的一句“此计不可行”就敷衍掉自己……两人直接就在城楼上争论了起来。

这下把张翼给看不会了……不是,两位将军,魏军还在东门外集结呢,咱们自家士卒也在城楼上看着呢,这么做,是不是影响不太好?!

张翼也不是不知道,张溪和魏延之间的关系。

说这俩有矛盾吧,就魏延那个脾气,相比魏延平日跟其他同僚相处的样子来说,跟张溪相处起来,已经算是很和善的了。

但你要说这俩互相欣赏吧……就冲着现在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互相看的顺眼的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张翼还是很清楚的,只要张溪在,确实是能压制住魏延,事后魏延自然免不了要咒骂抱怨,但张溪的军令,魏延也不敢不从。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张溪把自己的三个理由砸向魏延后,魏延除了依然嘴硬外,倒也没有一定坚持自己的那个“异道会潼关”的作战计划。

好歹跟张溪搭档了这么多年了,魏延也变了许多,听完张溪的理由后,其实魏延内心也觉得,自己的计划,不确定因素太多,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引诱潼关守将主动出战。

潼关守将要是真的坚守不出,他魏延就算用偷袭的方式,也很难有把握能一战攻克潼关。

一旦陷入僵持,魏延对死不死的倒是不在意,但如果对战事毫无帮助的白白送死,那他魏延也不乐意这么做。

因此,魏延依然在嘴上叨叨着“临战决断,岂能事事皆如预料”这样的话来给自己硬撑,但张溪再三拒绝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后,魏延也不过是站在旁边生闷气而已。

这老匹夫,即使表达妥协,也依然是那么的别扭,张溪早就习惯了。

因此,张溪也不说话,继续站在城楼上观望着,查看魏军的动静。

而魏军方面,经过一上午的兵力集结后,在午后就开始拔营撤军。

这次撤军不是什么阴谋,曹真也没想在临走前玩什么谋略,而是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

先是韩德率领五千步卒出营列阵,做好断后准备,以防重泉县城内的汉军出城偷袭,接着是王昶率领的五千骑兵出现在东门侧翼,以作接应。

曹真则亲自率领剩下的步骑攻击三万八千人,开始拔营撤退,缓缓而行,自始至终,对周围情况保持着警惕。

张溪一看这架势,顿时也息了是不是趁机偷袭一把的想法……曹真到底是有真本事的人,根本不给你这个机会。

再加上张溪也不确定赵云率领的凉州兵什么时候能赶到重泉县,因此也不敢擅动,继续坚守城池,目送魏军往东南方向撤退。

而到了傍晚时分,重泉县东北方向突然出现大量的烟尘,张溪生怕是魏军去而复返,再次登上城楼查看。

这次,不是魏军,是赵云率领着凉州兵赶到了重泉县。

赵云本来是过来准备偷袭曹真后路,给重泉县解围的,但等到赵云领兵赶到重泉县城东北二十里的时候,斥候却回报,重泉县周围并没有发现魏军。

赵云顿时明白,这个曹真,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跑的是真的快。

而赵云这次过来,只带来了三千重装骑兵和三千游骑兵,剩下的两千骑兵在身后缓行……大荔县外一战,赵云大获全胜,收降了大概有三千余魏军骑卒,这些骑卒,总要有人看管才行。

因此,赵云也不敢轻易去追击曹真的大部队,他只能先赶到重泉县,跟张溪汇合后,再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就这样,赵云领兵抵达重泉县,在张溪的迎接下,进入重泉,见到了坚守在这里的张溪,魏延,张翼等人。

与此同时,在看到赵云带来的骑兵后,魏延这个不死心的,两眼放光,再次提出了自己“异道会潼关”的作战计划。

而更要命的是,在听完了魏延“异道会潼关”的作战计划后,作为大汉卫将军,老牌名将的赵云,居然选择了支持魏延。

理由很简单……如果是骑兵,那么这个作战,是有可能实现的。

第824章 议定出兵

赵云支持魏延“异道会潼关”的策略,原因很简单——骑兵速度快啊。

如果是让魏延带着三千步兵去绕道进攻潼关,赵云肯定也不会支持,那基本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但,如果魏延带领的是骑兵……打不过,我还跑不过么?!

只要魏军派去支援潼关的不是骑兵,又或者,即使是骑兵,只要魏延不浪,发现情势不对及时后撤……撤回重泉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一来,张溪担心的前两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曹真不是驻守临晋,而是直接退回潼关……曹真毕竟是率领大军后撤,而大军主力也大多是步卒,回撤速度肯定无法跟骑兵的速度相比,魏延率领三千游骑兵去偷袭潼关,肯定会比曹真更早的赶到潼关。

如果曹真确实驻守临晋,只是往潼关派了援兵……要往潼关加派守卫,曹真必然不可能会傻到往潼关派骑兵,他自己的骑兵都不一定够用呢。

因此,曹真就算派援兵过去,也必然是步兵,而步兵依然是跑不过骑兵的。

也就是说,魏延率领骑兵去偷袭潼关,不管怎么看,都能抢在魏军的步兵前面赶到潼关,甚至如果是一路急行军的话,甚至可能抢出三到五天的进攻时间来。

至于三五天内攻不下,可能陷入敌军优势兵力包围的问题……可以跑啊,骑兵还能让步兵给围住了?!

而重泉距离潼关,大概是一百五六十里,如果是步兵行军,可能还需要考虑粮食补给等问题,但如果是骑兵,来回不过四五天的距离而已,靠随身携带的行军干粮足够支撑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