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页(1 / 1)

('

面对这样的选择,王阁还用想么?!

如今形势很明显,大汉军队兵临城下,蓝田县就这么点人,根本不可能守住。

而蒋琬又给自己搭好了台阶,连自己最大的心里障碍都给消除了……这不投降,等死啊!!!

而且吧,促使王阁选择回归大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关中四十六个县的县令,全都是通过那次四不像的长安科举考试后,才被任命的。

这个科举考试,当年是非常轰动的,但最后的舆论环境,对这次科举考试却非常不友好。

也只有在大汉,通过这个科举考试被提拔上来的官员,是被大汉朝廷官方承认的,一直到现在,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和朝廷,一说起关中的这次科举考试,也全都是持否定贬低的态度的。

不贬低不行啊,要是大魏朝廷也这么搞,等于是剥夺了世家大族手里的人才推荐权,同时却又加强了皇权。

所以,尽管曹丕和曹叡都心里痒痒,也想来这么一回,但他们也知道,在世家大族力量极其庞大的中原和河北地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不仅不现实,甚至曹丕和曹叡在世家大族的强大压力下,他们还必须对这样的取士方式持批判态度,以此来争取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既然对取士方式都是批判的态度了,那么对于通过这个取士方式选拔上来的官吏,大魏朝廷自然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个考试选出来的,必须都是一些不学无术,或者是有才无德之辈,哪比得上我中原世家的文采风流,风流倜傥。

尤其像王阁这样的寒门子弟,在曹魏朝廷内部,是没有任何人愿意扶持重用的。

如今是战时,郭淮为了维稳,他依然让王阁留任蓝田县令,但等到战后,如果曹魏真的占据了关中,那这个蓝田县令是谁不确定,但可以确定一定不是王阁。

这点,其实不仅蒋琬清楚,王阁其实也非常的清楚……通过科举考试淘汰了那么多读书人考上来的人,能有真正的笨蛋么?!

这也是王阁一直以来,不愿意彻底倒向曹魏的真正原因……去曹魏,那就真的没有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因此,当蒋琬搭好了台阶,解决了王阁内心最后的障碍后,内心本来就不愿意为曹魏效力的王阁,直接就坡下驴——开城门以迎王师。

蓝田县,就这样被蒋琬并不血刃的拿下了。

在拿下蓝田县以后,蒋琬本身的打算,是就在蓝田县据守,加固城防,准备堵截郭淮的败军。

但这时候,王阁给蒋琬送来了一封重礼。

这个重礼,其实就是一封军报,是郭淮向后方催促运送军粮的战报,送达了蓝田县,因为蒋琬领兵围城,王阁没有来得及往东面送出去。

如今,被王阁用来为自己将功赎罪了。

这封战报的意义,王阁都看得出来,更别说蒋琬了。

郭淮选择向后方寻求粮草供应,那就说明郭淮依然还在槐里城外激战,既没有攻克槐里城,也没有被大汉北军击溃……否则他要军粮干什么,送给大汉军队么?!

而得到这封战报后,蒋琬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后,直接下令——全军在蓝田县休整一天,补充粮草军械给养。

第二天一早,蒋琬直接率军出城,离开蓝田县,直奔槐里,突袭郭淮军后翼。

第810章 前后夹击

蒋琬选择主动出击,是冒了一定的风险了。

但没办法,郭淮向后方催促粮草这件事,透漏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催要粮草,说明郭淮依然在前方作战,并没有退兵的意图。

那么换个角度去考虑,就说明大汉的反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彻底击溃郭淮军团,双方还在僵持。

这完全出乎了蒋琬的预料。

按照蒋琬离开长安时,诸葛亮对局势的判断,这个时候,郭淮军团即使没有溃退,也应该是遭遇到了大汉北军的全力反攻。

此时身在郭淮后方的蓝田县,应该接到的是做好接应的命令才对,然而现实却是郭淮下达的运粮命令。

这对蒋琬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如果郭淮没有溃退,而是挡住了大汉北军的反攻,甚至想的更加严重一些,郭淮击退了大汉北军的反攻……那身在蓝田县的蒋琬,就陷入了死地。

因此,蒋琬必须冒险出兵,从郭淮后翼发动进攻,策应正面战场的战事。

实话实说,蒋琬的这个决定,是有些冒险的,因为蒋琬并不知道前线的具体战况。

如果是双方处于僵持阶段,那蒋琬的主动出击会打破战场僵局,给槐里城外的主战场增加不小的助力。

但如果是郭淮已经击退北军的反攻,那蒋琬的这次主动出击,就有送死的嫌疑。

这些,其实蒋琬都明白,但他必须主动出击……出击是冒险,不出击,坐等前方成败,也是冒险。

大汉胜了还好说,要是败了,他蒋琬一样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退回长安去的机会。

所以,思考了一夜的蒋琬,最终还是决定主动出击。

而老天爷,真的很眷顾大汉,也很眷顾蒋琬,让蒋琬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

郭淮已经是没招了,他把所有自己能调动的机动部队全都调动了出去,手里只有一百多亲卫队可以调用……这些人,根本不足以阻挡三千人的汉军士卒。

而蒋琬出现的方向,更加要命,他是从郭淮的身后攻过来的。

郭淮作为名将,他时刻注意对战场附近情报的收集,北方,南方,西方,郭淮都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和侦骑来侦查蜀军动向……唯独东方,郭淮并没有派出任何斥候。

谁会对自己的大后方还派出斥候侦查敌情啊!!!

当然,除了侦查不利的因素,郭淮在这场战斗的决策失误,也给了蒋琬奔袭到后方,发动突击的机会。

谁让郭淮非要选择夜战的。

天色越来越暗,哪怕郭淮往东面派出了斥候,也无法侦查太远的范围,而在夜色的掩护下,蒋琬率领的三千郡兵甚至已经行进到了郭淮身后不足五里的地方,郭淮却依然一无所知。

再一个,如果是正常的情况,这个时间点,魏军应该是收兵回营了的,有了营寨的依托,就算蒋琬真的赶到了郭淮的身后,也不会有任何机会对郭淮军发动突击。

可郭淮非要选择夜战,在这两方面的有利条件加持下,蒋琬直接摸到郭淮中军帐后方不足五里处发动了攻击,完全打了郭淮一个措手不及。

可郭淮到底是郭淮,他确实被蒋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手头也确实已经没有可调用的兵将了,完全没了后手……在这种情况下,郭淮依然保持了冷静应对。

看到身后有蜀贼杀来,郭淮虽然背上一阵一阵的冒冷汗,但很快就做出了决策——中军前移,尽快和战场中央作战的魏军以及秦朗汇合。

一般来说,主帅中军前移,是加强进攻的信号……但在这里,郭淮只是想尽快的收拢自己的部队,缩减部队向自己靠拢,守卫中军的时间。

同时,郭淮也没有忘了派兵去通知在北侧担任阻截任务的四千魏军收缩回来防守,如果可能,尽量挡住从后方袭来的蒋琬军。

虽然郭淮觉得这不太可能,但他到底没有直接丢下这四千郡兵不管。

有一说一,郭淮的命令下达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及时。

他自己跑的够快,很快就跟秦朗完成了汇合,而同样发现后方不稳的秦朗,这时候已经开始指挥骑兵收拢阵型,不再对侧翼的蜀贼步兵阵地继续发动突击了。

这样,郭淮就有了第一批守卫中军的力量。

而北侧本来在阻挡陈祗的四千郡兵回防,也异常的顺利……谁让陈祗手头指挥的士卒都是乌合之众呢,就算陈祗也发现了战场的变化,想要指挥自己手头的乌合之众拖住魏军后撤,但真要执行起来,却做不到。

因此,蒋琬率领的三千郡兵,多少还是受到了一点影响,不得不放慢推进的速度,应对从北方而来的四千郡兵的威胁。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