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页(1 / 1)

('

可以说,蒋琬其实对堡垒群其实很了解,但同样,蒋琬也知道,就凭自己手头的三千人,哪怕能通过偷袭占据个别堡垒群,但接下来魏军的联结反攻,自己也不一定能挡得住,更别说要起到切断郭淮后路的作用了。

当初郭淮为了突破这个堡垒群防御,可是一次性投入了两万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来切断堡垒群的联系,然后用步兵进行各个击破的……蒋琬就三千人,一个骑兵都没有,他没有这个条件复刻郭淮的战法的。

因此,蒋琬在内心纠结盘算了很久,最后还是得出结论——偷袭堡垒群的作战,基本是不可能实现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实行第二计划吧!!!

既然派蒋琬出来偷袭后方,切断郭淮的退路,那么诸葛亮肯定不会只准备一个计划,也不会不考虑到万一蒋琬进攻堡垒群不利,导致断粮或者郭淮派兵回援的情况。

所以吧,其实还有一个副计划的。

如果蒋琬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无法偷袭攻克堡垒群,又或者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那就不要跟堡垒群继续纠缠,可以选择西进,攻占蓝田县。

虽然这么做是无法彻底阻断郭淮军的后路的,但至少算是在郭淮军的后撤道路上埋了一根钉子,如果郭淮选择走官道大路撤退,那就必然要碰上蓝田县。

当然,如果郭淮走小路撤退,那即使拿下蓝田县也没有任何意义。

关中是大平原,右扶风又是开发比较早的地区,大路虽然只有那么一两条,但各种小路实在是太多了。

拿下堡垒群,堵住前往武关道的通道,那是最保险的,但如果拿不下堡垒群,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夺占蓝田县,赌一把郭淮从大路撤退了。

而根据斥候回报,蓝田县的曹魏守军只有五百人,而蓝田县的县令,依然还是原来大汉任命的蓝田县县令,郭淮并没有来得及改任命。

这就给了蒋琬一战而下的机会。

蒋琬下令全军转向,直奔身后五十里的蓝田县,历时一天半的行军,蒋琬抵达了蓝田城下。

也不做任何调整,蒋琬下令全军列阵,领兵来到城门外,亲自叫阵,邀请蓝田县守将,也就是蓝田县令王阁谈话。

是的,蒋琬没想直接武力进攻。

用三千人进攻五百人守卫的城池,如果守军铁心死守的话,短时间内,三千人也不一定能攻的下。

当然,最主要的是,蒋琬率领的三千士卒,口粮已经不剩下多少了,禁不起拖时间消耗。

而且,按照兵法所言,真要被逼的只能打到攻城战了,那就是下策了。

蒋琬显然不想采用这样的下策,所以,他想用自己口才,劝降蓝田县的守军们。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第809章 劝降

虽然呢,蒋琬的第一次用兵,多少还有点经验不足,也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但蒋琬试图劝降蓝田县守军的行为,真不是异想天开的。

一方面,蒋琬这次带来了三千军马,而蓝田县守军,只有五百人,兵力上,蒋琬六倍于敌,占据绝对的优势。

而蒋琬领军,从蓝田县东侧而来,也会给蓝田县一个错觉,那就是东侧的堡垒群已经失守,大汉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反攻,如今兵临城下,蓝田县根本守不住。

这是以势压人。

另一方面……谁让蓝田县的县令,还是原来的那个县令呢。

蒋琬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

蒋琬这个雍州刺史部长史,做的可比雍州那个甩手掌柜一样的刺史大人要称职的多了。

张溪当雍州刺史快六年了,到现在依然无法认全关中四十六个县所有的县令,但蒋琬却可以。

蒋琬不仅可以认全关中四十六县所有的县令,他甚至还可以说出每一个县令的出身来历,性格脾气,这些年施政的得失,未来是否有可以培养挖掘的可能……等等。

而关中四十六个县的县令,每年去长安述职,都是蒋琬负责接待考察的,他们的前途命运,几乎都是掌握在蒋琬的手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蒋琬就是关中四十六县所有县令的顶头上司,天生带有一定的威压。

而蓝田县的县令嘛,叫王阁,是巴郡阆中人士……蜀中王氏在巴郡分支的分支家的子弟。

你要说他是世家子弟吧,也算,毕竟蜀中王氏是仅次于李氏的大家族。

但你要说他寒门子弟吧,好像也没错,毕竟他是蜀中王氏在巴郡的分支的分支的子弟……都快一表三千里了。

而阆中王氏,也早已没落,全部人口加起来,不到三十人,并且跟巴郡王氏之间的联系,也不是那么的密切。

据说还有点小矛盾来着。

要不然王阁至于跑到长安来参加什么科举考试,寻求出仕的机会么?!

蒋琬在见到这个人的时候,立刻就认了出来,并且在脑海里快速的回忆起这个人的资料,顿时发现,自己劝降的可能,又高了好几个百分点。

“王云楼,可还认得我?!”

城下,蒋琬全身甲胄,骑着战马,对着城头上的王阁喊话道。

云楼,是王阁的字……从这个字就能看得出来,王阁算是寒门没跑了。

取字取的是一点格调都没有。

至于王阁……你别说,王阁一开始还真的没有认出蒋琬来。

毕竟啊,他以前见到蒋琬的时候,不管是冠服还是私服,都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一个温文尔雅的好上司形象。

如今穿着甲胄,领兵作战,一脸煞气的蒋琬,王阁还真的没见过。

但王阁好歹认字,他看到了蒋琬身后的将旗,以及依稀还能看清楚的蒋琬的长相。

王阁在察觉到城下的人是蒋琬后,立刻拱手行礼,说道,“竟是蒋长史大驾,下官……咳,不知蒋长史到此,有何指教。”

嘛,王阁投降的时间真不长,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下意识的还把蒋琬当成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差点把以前迎接上差的话给说出来了。

还好王阁的反应还算快,立刻转换了立场,才没有闹笑话。

但这个转换,在蒋琬看来,却又多了几分劝降的信心。

“我奉天子诏,讨伐魏贼,路过此地,特来一问:王县令,你到底是大汉臣子,还是魏国逆贼?!”蒋琬厉声的责问道。

这问题,王阁真不好回答。

说自己是大汉臣子?!

搞笑,你都投降了。

说自己是魏国臣子……他王阁才投降几天啊,如今大汉兵临城下,他王阁哪有为了魏国舍生取义的觉悟。

所以,王阁对此,闭口不言。

好在,蒋琬也没有要王阁回答的意思,他这一问,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王阁,好为接下来的说辞铺开打下基础而已。

“魏贼势大,柳太守应对不利,导致右扶风失陷,尔身为大汉臣子,为保全百姓而降,本无可厚非。然今大汉王师已至,尔难道还要举兵对抗天军不成?!还不速降!!!”

蒋琬继续厉声怒斥,但说的这个话吧,听到王阁耳朵里,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阁其实真不想打,他对大魏真没啥好感,相反,对提拔重用自己的大汉,还是很有感情的。

但再有感情,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命重要,当郭淮大军逼近之下,王阁只能选择投降。

王阁现在面对蒋琬,最大的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这个……才刚刚投降没多久,再投降回去,这么反复无常之人,以后谁还会重用你?!

可如今,蒋琬给了王阁台阶。

右扶风战事不利,最大的责任人,是柳隐,是他没有守住右扶风。

而王阁投降,是为了保全城内百姓,不得以投降。

如今大汉反攻来了,蒋琬亲临城下,王阁开城不是投降,是拨乱反正,重回朝廷。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亲自给台阶投降,就是很明确的表示了对自己投降的事情既往不咎的态度,以后该怎么用还怎么用。

相反,你要是不投降,那就是魏朝逆贼,大汉可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