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页(1 / 1)

('

丫抽嘴角抽的那么明显,你真当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了是吧?!

被逮了个正着的邓艾赶紧收敛自己的表情,微微低头,不看关羽。

真的,不是怕,主要是不想让媳妇儿叨叨自己……反正这些年了,邓艾也习惯关羽时不时的跟自己吹胡子瞪眼了。

但,这次,关羽没有对邓艾吹胡子瞪眼,相反,关羽在看了邓艾好久之后,微微叹气。

“此番进兵,士载需多加用心,好生辅佐平儿,不可任由其意气用事……国家大事,汝等不可擅专,需多加商议方可决断!”

邓艾都愣了……自家岳父大人还有用这种语气跟自己说话的一天?!

其实吧,关羽也不想的。

关羽虽然一直看不上自家这个女婿,可关羽也必须得承认,关氏一门里,真正说的上有谋略,有智慧,善用兵的人,反而是自己的这个女婿。

关平如果真的有统帅之资,那么关羽也不会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不放手了。

当年在新野的三个小辈里,关平的统帅能力,反而是最低的,连寇封都比不上,更别说那个已经成为大汉中流砥柱的张元长了。

寇封好歹还有统领数万人作战的本事,虽然本质上寇封还是更加接近于冲锋陷阵的将军,而不是统兵作战的统帅,但这些年的历练下,让寇封统领个两三万人作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关平不行,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历练的机会。

临时统兵,在有人辅佐之下,关平也许还能勉强胜任大军统帅的职责,但单独领兵,在关羽的心里,关平是真的不行。

因此,关羽也是没办法,为了不让自己的长子坏了国家大事,他不得不这么跟邓艾交代,让邓艾承担更多的责任。

邓艾这个女婿,关羽是真的看不上,觉得就他的武艺,连自己女儿都未必打的过……可要说领兵作战能力,自家的三个子女绑一起,估计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张元长教徒,果然还是有一套的。

至于关兴……这小子倒是不用担心,他一直还把自己定位为军中文官,总是喜欢去处理一些军中文书的工作,倒也不用担心这小子会坏事。

但……这种省心的方式,反而让关羽更加觉得糟心了。

真要说起来,关兴是关羽三个子女中,习武天赋最好的一个,不仅身体素质跟关羽类似,最重要的是,这小子在武艺的天赋上,也远远比关平要强。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将苗子……但偏偏这小子喜欢学文。

好吧,学文也不是什么坏事,多读点《春秋》,多看些兵书,文武双全终究是好事……可这小子非要跟马良,习宏,王基他们一起讨论什么经典?!

这玩意儿学了,除了可以跟人显摆外,在这个乱世里,有个毛用?!

真的,比起关平这个长子和总喜欢女扮男装的长女,这个二儿子,才是关羽最不省心的儿子。

但如今,二子加一个女婿,终于是要走上独当一面的道路了……关羽也不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把这两个半儿子送离襄阳城的。

关羽的内心,还是有着一丝不安和惆怅,但那边的妹夫和大舅子,二舅子,倒是一点惆怅的感觉都没有,反而,都有些兴奋。

关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单独领军,而邓艾和关兴,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这次独当一面的战事。

头上没有一个整天板着脸的父亲或者岳父,身边也没有徐军师,王刺史等一众上级,什么事情都是哥仨商量说了算……这种感觉倒还挺新鲜的。

但新鲜归新鲜,三人倒也没有误事的意思。

关平今年都已经四十二了,关兴和邓艾年纪小点,但也都三十出头了,都不是刚刚出道领兵的懵懂小子了,三个人平均的从军时间,都在十年左右了。

所以,虽然这种经历还算新鲜,但一路行军出发,倒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三人领军先抵达新野,跟新野守将州泰进行了一番交流,收获了一些宛城和邓县的情报。

在得知司马懿虽然偶有骚扰,但一直没有派兵占据邓县后,三人多少都有些疑虑。

当年张辽在宛城之前,建立了三道防守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县防御线……张辽也是最终阵亡在这里的。

有了现成的防御线,那个司马懿却在荆州军退兵后不抢先占据这里,却选择了远离邓县四十里的地方重新建立起防线……这个司马懿,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不管如何,邓县是一个不错的前进基地,这几年也没有遭到太多的魏军进攻,这个地方,司马懿不占,关平是没有理由不占据的。

先进军邓县再说!!!

第789章 司马懿的应对

襄阳军团,一路顺风顺水的,进驻了邓县。

这一路上,北伐的襄阳军团除了在中途遇到了一些曹魏的侦骑骚扰外,没有遇到任何一次像样的敌军袭扰,司马懿也没有派出任何成规模的军队前来阻拦,几乎是放任着襄阳军团入驻了邓县。

这个情况,让关平为首的三小很不安。

这不符合军事常识。

邓县距离宛城,不到一百里,急行军不过两天的路程,而正常行军,大概也就是三天左右就能抵达……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司马懿不占也就算了,连个阻拦袭扰的军队都不派,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吧?!

三小虽然是第一次领军独当一面,但不代表三人都是菜鸟,如此违背军事常识的做法,三人全都内心不安,加强防备,力求谨慎。

因此,在顺利进入邓县后,关平第一时间派出侦骑查探四周敌情,生怕敌军有迂回绕道,切断自己后路的可能,同时,三小也聚在一起,第一次开会讨论,接下来的用兵方略。

但是……虽然三小都有一定的领兵作战经验,但出任决策者的角色,也都是第一次,尤其是作为主帅,需要拿定主意的关平,在这方面,顾虑太多。

三个人都不认为,司马懿没派军队袭扰阻拦是因为没有收到消息……襄阳军团四万人北上这么大的动静,司马懿就算是个死人,他也该收到情报了。

更别说,这一路上虽然没有遭遇敌军袭扰,但敌军的侦骑和汉军的侦骑交锋,密度并不低,魏军没有理由得不到任何情报的。

因此,在没有搞清楚司马懿的打算前,关平真有点不敢贸然进兵,生怕中了司马懿的诡计。

这点上,邓艾是持肯定态度的。

司马懿这个人,邓艾其实是有过打交道的经验的。

两人第一次交手,是在第一次北伐时期,邓艾突发奇想,想要冒险钻入汝南郡,结果在途径许昌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司马懿亲自领兵偷袭新野……双方稀里糊涂的打了一仗,最后以邓艾退回新野坚守告终。

那一次交手,邓艾刚从军不久,手段还显稚嫩,事后复盘的时候邓艾发现,其实自己犯下的错误不少……但这不是邓艾真正失败的原因。

邓艾真正失败的原因,还是因为司马懿用兵手段相当老道,从头到尾没有露出太大的破绽,用势压迫邓艾,逼得邓艾不得不放弃战术目标,最后退守新野。

那次作战,司马懿感叹邓艾后生可畏,同样,司马懿给邓艾留下的印象,一样也很深刻。

之后第二次交手,是在第二次北伐时,司马懿代替张辽指挥宛城防御战,邓艾试图冒充魏军援军诈开城门……那次要不是邓艾见机的快,撤的够迅速,他说不定都被司马懿骗进瓮城,乱箭射死了。

两次交锋,邓艾全都处在了下风,面对司马懿,多少受到点师父影响的邓艾觉得,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老狐狸不好对付着呢。

但是吧,虽然邓艾赞同关平小心应对的心态,可也不能一直就这么在邓县呆着不动啊。

确实,站在战争的角度讲,不能意气用事,面对司马懿如此明显的违反军事常识的做法,如果找不到司马懿这么做的用意,擅自进兵,可能会掉进司马懿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