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如今战机就在眼前,张郃也知道,自己不能在这边浪费时间,稍微一犹豫,给了敌军后撤重整防线的机会,那就麻烦了。不就是被射中了右膝盖弯嘛,没关系,咱左腿没事儿。张郃硬撑着用单脚站起来,让身边士卒赶紧帮自己砍断箭杆,扶着自己,就靠左腿一条腿站着,重新开始指挥自己的士卒进攻。而魏军士卒看到张郃重新站了起来,并且从外表看,还真的看不到张郃有任何受伤的样子,顿时军心大震,在张郃的指挥下,重新向大昌集正面的蜀军发动了进攻。而此时的大昌集正面守军,也确实因为冯习的阵亡而不知所措,张郃站起来又非常的及时,几乎没有给柳隐太多的调整时间……当柳隐发现正面守军不稳的时候,张郃已经发动了对正面守军的全面进攻了。柳隐也没办法,他暂时还不知道冯习到底怎么样了,只能是下令正面守军暂时后撤,是不是能重组方向,柳隐也没指望,只求他们赶紧撤下来,而不是败退下来,冲散自己好不容易组织好的第二道防线就行。是的,柳隐的二道防线,终于是勉强组织了起来,只是毕竟时间不够,柳隐也不知道自己这个防线到底能撑多久。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柳隐也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死守大昌集之外,他没有其他可以做的。再说了,双方从凌晨开始乱战,如今已经天大亮了……打了快一个时辰了,张郃军也不可能一点损失都没有。双方其实都在顶最后的一下,如果张郃不能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彻底拿下大昌集,让自己的后续部队从山道内出来,那等张溪领兵抵达,张郃也一样跑不了。张郃不知道张溪是什么时候会抵达大昌集,但柳隐很清楚……虽然张溪带着五千大军,行军速度上要比自己和冯习慢一点,但就四十多里路,最多也就是慢个半天左右的时间而已。也就是说,张郃只要今天上午打不下大昌集,那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柳隐没有选择,他必须坚守,等待张溪来援。大昌集内部,柳隐确实只有两百多士卒可以调用,那些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军卒,能不冲散自家的防御阵型都算是帮大忙了,之后的作战,实在指望不上他们了。但在大昌集外,柳隐还有一百多人的预备队,因为大昌集太过拥挤,还没来得及投入到战场中来呢。柳隐是有预备队的,但这支预备队到底能不能用,是不是用得上,柳隐却不能肯定。还是那句话,大昌集实在是太小了,大昌集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多少开阔地,军卒被击败溃散后,连逃逸的地方都没有,甚至连跪地投降的机会也没有的。张郃带的兵也不多,又是乱战,谁有心思来收拢俘虏……投降也逃不过一刀的。再一个,张郃的目的,本来就是要驱赶着这群战败的蜀军,去冲击柳隐刚刚建立起来的方向,如果能一举冲毁柳隐的防线,那就是再好不过了。毕竟柳隐的防线刚刚建立,本来就不怎么稳固,再面对自家溃兵的冲击,稍微心一软,这个防线就跟没设一样。张郃的算盘是打的很好的,但柳隐到底也不是迂腐之人。设立好防线后,柳隐亲自来到一线,让亲卫们对着败退士卒喊话,让他们绕道逃往后军休整……若靠近防线前方五十步,直接弓箭乱射伺候。柳隐虽然是书生出身,但该心狠的时候,他绝对不会犹豫……全军剩下的五六百人的性命,和败退的两三百人的性命,这个选择题,他会做。一边喊话,一边命士卒射箭攻击,一点情面不留……这份果决,让张郃也是隐隐皱眉。那个冯习虽然作战勇猛,但终究还欠点火候,张郃对付起来虽然麻烦,但终究是搞定了。可这个大昌集内部守将……这人不仅果决,而且心也够狠的啊。这是一个比冯习更加难缠的人物。而且说起这个冯习……张郃看了一眼在自己不远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冯习,也是叹口气。到底是个勇士,等此战结束后,还是要厚葬的。不过现在嘛……还是要先击破大昌集内的守军再说。第599章 包抄后路柳隐在大昌集固守待援,而张溪此时……其实已经过了大昌集。柳隐也低估了张溪的行军速度。在明知道张郃可能领兵从山道绕行,穿过大昌集去偷袭五丈原的情况下,张溪怎么可能带兵还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前进。张溪也不知道张郃到底有没有穿过大昌集了,这一路上的行军,当然是越快越好。只是五千人的行军速度,到底比不过柳隐和冯习各率五百人的行军速度,张溪确实是落后了柳隐等人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跟柳隐想的不一样,并不需要半天时间的行军,事实上,最多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行军差距而已。因此,当大昌集开始乱战的时候,其实张溪距离大昌集,只有不到十里的路程了。就这点路程,张溪也不想耽搁太久,因此也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拔营行军,同时派出了斥候,去联系在大昌集的冯习和柳隐等人,询问前方情况。而斥候却回报说,他没有找到柳隐将军和冯习将军,因为这两位,正在大昌集内跟魏军乱战……这种情况下,斥候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闯入战场,并且找到柳隐或者冯习的。有一说一,这年代的军中斥候,基本都是经验最丰富,战斗力最强的存在……没点本事,可当不了斥候。但问题是,斥候的首要职责是传递信息和军令,战场搏杀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再一个,斥候人数太少,一组也就是十个人左右,而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最多也只有十几组斥候而已。所以斥候在遇到这种情况下,第一要务不是杀入敌军阵中去寻找友军主将,而是赶紧回来回报主帅,让主帅决定,到底该怎么做。张溪仔细询问了斥候如今大昌集的战况,在得知冯习和柳隐分工明确,如今还在大昌集坚守的情况后,张溪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斥候回来的时候,冯习还没有发动突阵,斥候也不可能知道冯习所部是熬了一个通宵后在作战,军心战力都十分的低下……在张溪得到的情报里,冯习和柳隐一共还有七八百人在防守大昌集,这么多的兵力,张溪觉得已经足够了。张溪也不是军事小白了,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跟乡老问明白了大昌集的情况,而之前高翔也曾经派人去查探过,因此张溪知道,大昌集就是一个武功县外的小集市而已。这种小集市,规模不会太大,而大昌集又处在群山环绕之中,只有两条小道和两条山道进出……这地方,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战斗,撑死了就是数百人的混战而已。哪怕自己现在带着大军去支援柳隐,以大昌集的规模,自己的大军估计也只能被挡在大昌集外面干看戏,根本没法对柳隐进行有效支援。你根本进不去啊。一旦让张郃真的击破了柳隐,逼得柳隐退出大昌集,那张郃就可以留下数百人固守大昌集,堵住张溪军的进军路线,自己则率领剩下的四千多人直接从大昌集南侧小路进入官道,去偷袭五丈原。而那个时候,张溪要么派兵击破大昌集的魏军,然后顺着张郃的进军路线进行追击。这么做不是不行,但以大昌集的规模,张溪一次性也不能投入太多的兵力,要攻下大昌集,并没有那么容易,最重要的也是费时间。又或者,张溪可以不管大昌集的魏军,从官道上绕过大昌集去追击张郃军主力……但这么做的话,这数百魏军就没有必要坚守大昌集了,他们完全可以尾随在张溪大军的身后,不停的骚扰,延缓张溪军的追击速度,给张郃突袭五丈原争取时间。不管哪一个选择,都会让张郃拉开一定的行军距离,而已张郃的领兵能力,一旦拉开足够的行军距离,张溪再想堵上张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