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页(1 / 1)

('

中军人数偏少,做不到两线分兵作战,因此张溪必须做出一定的取舍。

召唤前军全体回援是不可能的,一旦召唤前军回援,文钦肯定不会错过机会发动反攻,而郭淮说不定也不会再进攻中军,而是从侧翼包夹前军……一个控制不好就会从回援变成溃败。

因此,张溪在短时间的思考后,立刻下令让冯习率领所部两百人回援,但并不是直接回援中军本阵,而是前往拦截毌丘俭的游弋部队。

这样既可以继续对文钦部保持压力,让文钦无法直接发动反攻,也可以抽调出一些人马来支援中军作战。

万幸五丈原高地的地方不大,根本排不开骑兵,所以毌丘俭的游弋部队依然是以步兵为主,行动不算太迅速,又有士卒一路骚扰牵制,现在要冯习回军,还是能拦住的。

只是冯习这一撤,张溪的前军就只有陈式和张南两支部队,左翼已经无法有效的对文钦部进行压制,会给文钦更大的活动空间。

虽然从兵力角度讲,冯习和张南的两路军加起来还是有兵力优势,但优势却已经不太大了。

而对于郭淮亲自领兵的三百人右翼突击队,张溪却没有再调张南回援,而是亲自整军,带着一百中军士卒前往拦截。

张溪虽然用兵谨慎,但是该果决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三百对一百,虽然张溪的兵力确实处在弱势,但……三将军说的好啊,狭路相逢勇者胜嘛!!!

张溪亲自领兵出战后,在后营观战的诸葛亮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个用兵,实在是有些不太理智。

有一说一,从开战开始观察到现在,诸葛亮对张溪一开始的用兵,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指挥作战嘛,其实说白了,所有的谋略和调整,都是为了营造局部的兵力优势。

不管总兵力是多是少,只要在关键位置能造成局部的兵力优势,一举击破敌军,就很有可能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以少胜多也不是不可能。

前期张溪的用兵,就是把突破点放在了前军争夺上,不管是抢攻也好,三路并进也好,都是为了营造在前军的局部兵力优势。

一旦能获得成功,击穿文钦的前军,攻击郭淮中军,就可以一战而定。

但之后,张溪的应对,多少有些不如郭淮。

郭淮的后手,同样是制造局部兵力优势,他采用的是两翼迂回突击的方式,一旦让他领兵靠近张溪的中军,瞬间就能造成三比一的兵力对比。

而张溪方面,几次调整下来,左路的冯习领兵回援,阻挡毌丘俭,但兵力比是三百对两百,前军陈式,张南和敌军文钦的兵力比,是六百对五百……虽然确实占据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决定性的效果。

因此,一旦张溪的一百中军士卒挡不住郭淮三百士卒的冲击,立刻就会面临全军溃退的结果。

郭淮这一手局部兵力优势的创造,显然是比张溪更加优秀。

战局到了现在的时刻,已经从张溪局面占优,变成了郭淮局面占优了。

别说诸葛亮这么觉得,就是郭淮,也是同样的感受……老子三百人打你一百人,这要是都不能赢,那真就回营穿女装算了。

郭淮信心满满的率军队张溪的中军发动迂回突击,在没有任何士卒骚扰拖延的情况下,只花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从侧翼迂回绕道过来,跟张溪率领的一百中军交上了手。

但,郭淮预料中的轻松击溃敌军并没有出现。

这确实让郭淮感到相当的意外。

三比一的兵力对比,人数也只是三百对一百人……这点人数,根本不可能存在多长时间的来回拉锯才对。

这不是比例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数的问题。

在同等状况下,哪怕是战损比是一比一,吃亏的还是张溪军才对。

郭淮军伤亡五十人,他还有两百五十人,而张溪军一旦伤亡五十人,就只剩下五十人了……不说五比一的军力比,伤亡过半,肯定会导致全军溃散的。

按照郭淮的预计,两军交战的第一波冲击,怎么也会造成敌军至少二三十人的伤亡,之后再交战个一刻钟之后,张溪军就该全军败退了才对。

可实际的情况,却跟郭淮想的不太一样。

两军交战的第一波冲击,确实给张溪军造成了一波比较大的伤亡,但并没有二三十人的伤亡,充其量不过是十几个士卒的伤亡而已。

毕竟,张溪军承受冲击的第一批排头兵,是长盾兵……没啥攻击力,但守备能力极强的兵种。

倒是郭淮的军卒方面,第一波冲击确实伤亡了二三十人……都是被躲在长牌兵后面的长枪兵给捅的。

而之后的交战过程,更是让郭淮有点傻眼……看来看去,怎么还是自家的士卒,伤亡率要高那么一点?!

这个郭淮是真的不能理解了。

这次双方约战,肯定是挑选军中精锐,这点郭淮是有心里准备的,而且从场面上来看,双方的千人阵型,披甲率都差不多,这个郭淮也是有心理预期的。

但……我的士卒可有至少一半的青州兵出身的老卒啊,剩下的一半也是跟随自己从凉州杀到关中的百战老兵!!!

凭什么你蜀贼的士卒,能跟这些百战老兵对攻,还能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打出更加优秀的伤亡比?!

这个郭淮是真的不能接受,有点突破自己三观的感觉。

事实上,论作战经验和士卒的个人素质,大汉的士卒确实还比不上郭淮带来的精锐魏军,但大汉的士卒,也有他们的优势。

张溪带的这支军队,是张飞亲手训练了很久的鸳鸯阵士卒,而鸳鸯阵士卒精通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要义,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能发挥战阵的最大威力。

曹军的精锐虽然也有一些联合作战的概念,但大多还是依靠武勇冲锋,在小队层面的配合上,比不过鸳鸯阵士卒配合默契。

当然,如果只是如此,三比一的军力对比,也不足以让大汉士卒支撑这么久,毕竟配合再默契,兵力上的劣势终究是太大了。

真正能让大汉军队保持战斗力,减轻伤亡比的原因,是鸳鸯阵最特殊的一个功能——鸳鸯阵可以随时吸收战场残军,重组作战阵型。

以往的战场,一个小队如果伤亡过三分之一,基本就处在各自为战的地步,面对成建制的敌军,基本无法抵抗,很容易被杀散,哪怕临时抱团,也会因为互相之间没有配合而轻易被人击破。

但鸳鸯阵的士卒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两支残军凑在一起,互相一融合,盾牌兵还是干盾牌兵该干的事儿,长枪兵还是干长枪兵该干的事儿……各司其职,根本不需要重新去协调。

这才是张溪军能一直阻挡着郭淮军队的冲击,降低战损比,一直在坚持的原因。

郭淮看了还一会儿,也发现了张溪军的这个作战特征……一咬牙,郭淮下令,继续进攻。

反正我兵力占优,那咱们就磨吧……就算是二比一的战损比,我损失的起一百人,你张溪能损失得起五十人么?!

最后的胜利,终究会是我的!

第530章 冲阵对决

战场局势的发展,逐渐向胶着的方向进行着。

前部,陈式和张南联合进攻文钦,虽然压制住了文钦的,但文钦的防守指挥也相当的出色,并且本身武勇过人,一旦有地方支撑不住,文钦往往能依靠个人武勇暂时挽回局势。

因此,陈式和张南的联合军,并不能在短期内彻底击溃文钦。

左路毌丘俭率领的游弋部队,也遭到了冯习的领军阻拦,并且是前后夹击。

只是冯习对毌丘俭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兵力优势,而毌丘俭本人也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战场指挥能力,一时间也跟冯习打的有来有回,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至于右路嘛……郭淮倒是占据了局面的优势,但以三比一的兵力对比,依然只能是保持着对张溪的压制,并不能立刻击破张溪的中军士卒。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