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张溪手里也有一百中军,全都是配备了长枪和苗刀的精锐士卒,毌丘俭就算真的攻过来了,也不见得是谁赢。因此,张溪只是让左翼的冯习分兵迟滞毌丘俭的游弋部队,剩下的根本没有做任何调动,继续保持着阵型,对郭淮的锋矢阵前军发动进攻包围。张溪的想法是,趁着现在的兵力总数占优,先击溃文钦的五百前军,这样就能建立起来足够的兵力优势,到了那个时候,郭淮自身难保的话,毌丘俭的游弋也就失去了意义。郭淮看到了张溪的应对,也是眉头紧皱。张溪只是下令左翼的冯习分出一百士卒去迟滞毌丘俭的游弋,这点兵力分散,还不足以让文钦领兵撕开缺口。相反,张溪军的士卒,中路的陈式一直在缠住文钦,而左右两路,冯习,张南也是在左右包抄,试图截断自己中军和前军文钦的联系……一旦让他们成功的话,文钦就非常的危险了。郭淮思考了一会儿后,还是下令让中军尽可能的向前靠拢,接应文钦部,然后让文钦利用局部优势兵力,从中路打开缺口。毕竟,文钦有五百人,而他正面的陈式,只有三百人……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总兵力魏军处于劣势,但是在前军局部上,文钦的兵力是占优的。再加上文钦虽然年轻,但武艺不凡,而陈式……陈式从来不是一个以武勇著称的将领,他跟高翔一样,都是那种指挥作战类型的将军,武艺只能说是一般。所以郭淮认为,在这种小规模的战场上,先锋将军武艺的高低,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决定性因素的。文钦自然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命令,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让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文钦得到郭淮向中军突击的军令后,立刻催马领军,亲自突前,向陈式的前军发动了突击。只要能突破了陈式的三百士卒,那就不用回头了,直奔张溪的中军大营。到了那个时候,张溪的中军正面有文钦突入,侧翼有毌丘俭迂回,就凭手中的一百士卒,根本拦不住的。文钦想的很好,但他在终究不是他那个还没出生的儿子……那才是人形高达,文钦并不是。再说了,张溪在战前有诸葛亮,张飞,陈到三人的突击培训,这三个人的含金量,每一个都不比郭淮差,郭淮的这些应对,怎么可能考虑不到。这个时候,张溪其实是有两个选择的。一个,是让左右两翼的张南和冯习放弃包抄截断文钦部,向陈式的前军考虑,增加前军的厚度,阻拦文钦突破。另一个,则是不管文钦,相信陈式能拦住文钦,继续让张南和冯习包抄,切断文钦后路后,两面夹击文钦部。张溪稍微琢磨了一下,脑子里的固有印象,开始发挥作用了。是的,张溪承认,陈式的能力,确实比《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要强的多,但他的对面,毕竟是文钦啊。那个掀起淮南三叛其中一叛,逼得司马师带病亲征,最后死在军中的那个文钦。虽然现在的文钦年轻了一些,用兵应该不会那么老辣……但总比陈式要强吧?!张溪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就浮现出了一个文钦大于陈式的算式,然后几乎是下意识的就下令,让冯习,张南放弃左右包抄,向陈式靠拢,阻挡文钦的突击。陈式那叫一个莫名其妙……这个文钦确实很厉害,但咱也不虚他的啊!!!将军个人武勇,确实可以在这种小规模的战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陈式也许确实很难拦住文钦领兵来回突击,但他能突击穿插,跟他能不能带兵杀穿自己的军阵,那是两回事。陈式也许无法保证能完全拦住文钦的突击,但陈式可以保证,就算文钦能突出他的军阵,那跟在文钦身边的士卒,也不会超过五十人。就这么点兵力,就算去冲击张溪的中军,那也是去送死的。所以陈式是真的不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可现在左右两军已经开始向自己收拢了,陈式就算想提出异议,也已经没有时间了。再说了,加强中央的厚度,某种程度上也能算是稍微谨慎一点的应对,并不是影响全军大局的应对,而且能保证中路不被突破,也不算错。因此,陈式也只能接受,然后在冯习和张南的帮助下,重新把文钦的突击给压制了回去。现在中路,文钦以四百余人面对陈式,冯习,张南三线的七百余人的围攻,已经没有了可以来回穿插突击的空间,也没有这个能力了。现在的文钦,能坚守住前军不崩溃,已经是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了。而毌丘俭的迂回军队,现在依然还在努力摆脱冯习派出的百人士卒的阻拦,一时间无法对张溪的本阵发起突袭。这个时候,就得看郭淮的应对了。此时的郭淮,却是看着战况,面无表情。不是郭淮无能为力,而是郭淮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并不需要让郭淮等太久,就会出现了。第529章 郭淮的后手战局进行的到现在为止,严格说起来,并没有出乎双方主将的预料。张溪也好,郭淮也好,所做出的战术调整,其实都还在双方的可控范围内,属于那种虽然有些麻烦,但终究还能应对的情况。现在的总体战局来说,对张溪略微有利,但郭淮也不是没有应对的资本。而郭淮在等的,是一个时机,一个能让他利用后手,后发制人的机会。如今的战场形势,张溪除了用来拱卫中军的一百士卒没有调用以外,基本上能做的调整都已经摆到明面上了,而郭淮手里,还有三百中军没有调用。曹魏前军的文钦虽然顶的很苦,但兵力对比上来说,也不是没有再顶一段时间的可能……郭淮现在还有耐心。郭淮在等,等张溪的三路前军和文钦的前军彻底绞杀在一起,这样他就可以动用后手了。而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不过一炷香左右的功夫,郭淮就等来了自己要的战机。眼看着文钦陷入到冯习,张南,陈式三将的围攻后,郭淮果断下令,让中军暂时脱离战场。这一出,让张溪多少有些意外。郭淮这么做,就等于是置文钦陷入重围于不顾……这老小子到底要干什么?!而很快,张溪就知道郭淮的用意了。张溪眼看着郭淮的中军在靠后一点的地方重新完成集结,然后在郭淮的亲自率领下,开始迂回绕道,从张溪军的右翼开始迂回,试图绕过张南的右翼进攻军队。张溪的脑子开始疯狂的转动,看看眼前的局势,看看前军的纠缠,再看看左翼一直在试图摆脱干扰的毌丘俭游弋部队……张溪大概了解了郭淮的战术。这是想用文钦为诱饵,牵制住自己的前军,中军和游弋部队左右迂回包抄,直接攻击自己的中军。确实,这是一个好主意。张溪的前军正在全力进攻郭淮的前军,而郭淮却在这个时候,亲自领兵迂回……即使张溪的前军突破了文钦的阻拦,也无法对郭淮产生任何威胁。郭淮已经不在原本的中军位置了,冲过去也是一片空地而已。相反,现在郭淮亲自领军来进攻张溪的本阵了。而郭淮领军从右翼杀过来,张溪必然调动中军士卒迎敌,这样也就能给左翼的毌丘俭创造出直击中军的机会。到了那个时候,毌丘俭只需要留下一半兵马应对冯习派出的骚扰部队,剩下的一半人,就可以直扑已经没有士卒拱卫的张溪本阵。或者说,反过来也行。这等于是用文钦和他率领的五百人为代价,换取全军获胜的机会。这么做,虽然在情感上来说很对不起文钦和他率领的五百曹军士卒……但,慈不掌兵的道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主流。在明白了郭淮的作战意图后,张溪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感慨这个,他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想出应对的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