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1 / 1)

('

这事儿吧,真不是三人没有办法,关键是要让老板出气,同时还不能得罪孙权太狠……谁让你是孙权的妹夫呢,这种事儿你说话,比我们说话合适。

张溪郁闷了半天,再抬头看看刘备……好嘛,这位主公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摆明了是要拿自己开涮呐。

得了,也别麻烦了,有个简单的主意。

“臣有一计,请陛下明察!”张溪无奈的,说道,“主公可手书一封于孙权,追忆昔日与孙破虏将军共讨国贼董卓之情谊,以兄称之既可。”

刘备一听,顿时脸色玩味了起来。

而诸葛亮等人也是斜眼看张溪……要说损,还是你小子够损。

这不就是曹操的那个“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翻版么?!

诚然,曹操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在这个时代,是夸奖孙权的意思,但这话别人听着可能觉得不错,是在夸赞孙权,唯独孙权听起来就有点别扭了。

谁特么是你儿子辈的?!

但曹操确实是在夸赞自己,觉得他的儿子都不如孙权,偏偏辈分上曹操还真的是跟孙坚一个辈分的,再加上曹操当时的社会地位摆在那儿,孙权没办法,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套用一下,其实现在的刘备,也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

刘备虽然讨董的时候官职很低,只是公孙瓒手下的一员将领而已,但刘备非要说跟孙坚有并肩作战的情谊,其实也说得过去。

毕竟现在刘备的地位也高了,大家也不会去追究那时候的刘备和孙坚之间的地位差距。

而且,回忆这件事,还可以借此摆明刘备的态度……当初董卓挟持天子,你爹跟我们可是一起讨伐他的,现在你这个混蛋小子居然敢称帝?!

再一个嘛,就是借着夸赞孙坚,变相的占孙权便宜呗。

反正曹操都已经占过了,刘备再占一个辈分上的便宜,也没啥大不了的,对吧?!

第487章 刘巴的策略

占便宜归占便宜,但终究不是正道。

张溪的这个计策,可以让刘备哈哈一笑,扫去一些内心的不爽,但对大汉,却没有任何好处的。

刘备终究是一个成熟的君主,一个政治人物,这种小伎俩嘛,可以搞,但对大汉无益的话,其实搞不搞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刘备对这个建议,并没有表示要采纳的意思,而是继续问策,询问诸葛亮。

正式询问诸葛亮了,那就代表着刘备是要寻求实际的利益了,对这点,诸葛亮知道。

因此诸葛亮琢磨了一下,建议道,“可与江东重订盟约,约定互市,互相保护沿江商道。”

嗯,这个才是正理。

先不管孙权称帝的合法性如何,刘备承不承认……孙权确实已经实质上称帝了。

一旦称帝,就可以明确的建立关卡收税,如果孙权非要不让蜀中的物品运送到江东,或者对蜀中商品征收重税,其实也是说的过去的。

以前吧,因为战乱的关系,也因为大家都还在大汉的这个名义的盘子里吃饭,所以不管是从蜀中运送蜀锦,盐,纸张这类的东西去江东,还是刘备集团通过江东世家收购粮草运往蜀中,这都是正常的事儿。

大不了就是疏通一下当地官府的关系而已,这点只要有当地世家背书,那基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现在,孙权称帝立国,有些事儿就不是一个条子能解决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章程才行。

否则一旦孙权闭关自守,刘备集团的蜀锦再好,也送不到江东境内。

所以诸葛亮提出了“互市”和“保护商道”的建议。

当然,这个建议也不是随便提的,这里面有个前提——大汉对江东,得是贸易顺差才行。

虽然诸葛亮不懂“贸易顺差”这个词儿,但并不妨碍诸葛亮去理解这个意思……或者说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理解,毕竟没好处的事儿,谁干呐。

事实上,季汉不管是对江东,还是对北面的曹魏,一直都是贸易顺差,不管是蜀锦,纸张,还是盐,甚至是走私铁器,都能给季汉带来大量的钱粮收入。

“互市”其实是对季汉有利的。

季汉输出不能吃的蜀锦,纸张等物,换回来的可都是粮食……不然就靠蜀中和荆州两地,怎么撑的起这连年的征战?!

曹魏那边因为政治因素的关系,免不了的还得是走官方走私这一条路线,这种路线虽然能带来高利润,但并不能大量出货,有很多的顾忌。

但在江东这边,如果能谈下“互市”的条件,不仅能靠贸易顺差带来大量的收入,还能制定“市监税”,通过收税名正言顺的扩充国库。

而站在孙权的角度上来看,蜀中的蜀锦也许他可以不需要,但纸张,盐,甚至是铁,那孙权是希望多多益善的。

这是一条能让孙权接受,同时也能收割江东财物的好办法,属于是阳谋。

诸葛亮一提出来,刘备的眼睛就亮了,然后赶紧命人去把刘巴给请回来,一起商量这个互市的事儿该怎么做。

而刘巴嘛……还没到家呢就被刘备给重新叫了回去,一听说要互市,脑仁快速运转起来。

这是刘巴的本职工作,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只是怕刘备觉得不合适,所以才一直没提。

现在诸葛亮提出来了,他也就没有顾虑,赶紧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一遍。

除了互市外,刘巴还建议刘备,蜀中方面所有的结算不要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势进行,而是要用五铢钱作为媒介结算。

当今天下大乱,五铢钱在市面上很少,也就是刘备这儿仗着铜矿大开发能敞开了足额的铸造,其他地方不管是曹魏还是江东,都没有足够的五铢钱流通。

一旦交易过程中以五铢钱作为中介交易货币,江东世家们肯定是没有那么多五铢钱用来交易的,他们必须先出货一批诸如粮食等物来换取五铢钱,再用五铢钱来交易蜀中运送过去的货物。

这一来一回的时间,不仅可以让大汉提前获取自己需要的货物,同时还能让江东习惯使用来自蜀中的五铢钱。

而要命的是,不管是曹魏还是江东,法定货币都是五铢钱……孙权都没有任何理由禁止江东百姓和世家不用蜀中的五铢钱。

一旦等到江东的人习惯使用蜀中的五铢钱之后,刘巴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那个在他脑海里存在,但还没有付诸实施的计划——人为制造钱荒,引发通货膨胀。

前面的计划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刘巴的建议,只能说是补足了诸葛提议中不太完善的地方,这计划只要诸葛亮稍微多思考一些,也一样能想出来。

但后面那个人为制造钱荒的计划一提出来,别说刘备等人了,就是张溪都目瞪口呆。

刘巴想干啥?!提出刘巴计划?!建立大汉森林体系?!

原来这年头就有人懂用经济杠杆来撬动一国经济了么?!

这个刘巴……是真的会坑人啊。

也不对,刘巴已经不是在坑人了,他是在坑国。

这计划可比自己那个占便宜的小打小闹要有效的多,是可以从底层撬动孙权统治的办法。

这,才是刘备现在需要的计划。

作为一名君主,刘备不缺长远的眼光,张溪那种占便宜的办法虽然能出气,但对大汉没有好处。

但刘巴这个,虽然看着没啥大不了的,但掌握一国经济命脉,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大量收益,同时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引发对方国家动乱……这才是国之重策。

为了这个事儿,诸葛亮等五人一晚上没回家,全部留宿皇宫,彻夜跟刘备讨论这个计划,不停的商讨,不停的完善。

这个是长久的国策,这件事,刘备肯定是要推行下去的,必须制定的更加完美,更加隐秘,越晚被江东察觉,这条计策的威力就越大。

不仅仅是针对江东,这条计策也被刘备拿来针对曹魏,尤其是关中地区。

对于关中长安,刘备一直心心念念的不忘,毕竟那是大汉的旧都,政治意义不同凡响。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