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1 / 1)

('

邓方这一来一回的,再加上勘察需要的时间,起码也得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张溪倒是先等到了自家家属抵达汉中。

张溪四月份去汉中参加军议,六月份传回消息说不回荆州了,要去当什么庲降都督,也没说任期多久……孙尚香哪里忍得了这么长时间的分别啊。

再一个……孙尚香现在的地位挺尴尬的。

虽然做出了选择,站在了夫君的一边,但对孙尚香来说,总不是滋味。

更别说自家那个没出息的哥哥,居然写家信给自己,让自己帮忙吹吹枕头风,说服张溪支持两家和谈……孙尚香心里那个别扭劲的,就别提了。

所以嘛,孙尚香觉得吧,还不如跟着夫君一起去益州,省的在荆州呆着心里难受。

因此,孙尚香通过关羽的协调,留下了小七宝在江陵操持家业,她自己带着一对子女并小八,一行一共四个人,由关羽派出水军护卫,送到了汉中。

根本不用担心小七宝会侵吞家业,这么多年的忠心看在眼里,更何况还有关家人帮忙看着呢。

本来到了汉中,孙尚香还在想着,怎么招募护卫,从汉中南下去成都呢……结果自家夫君居然还在汉中。

正好,一家人就团聚了呗。

孙尚香一到,张溪也就没工夫跟诸葛亮去掰扯南中的事儿怎么办了。

诸葛亮也知道不急于这一时,而且诸葛亮也收到了江陵保卫战的全部经过,知道孙尚香在这场保卫战中付出了什么。

一个女孩子家,选择跟自己的母家决裂,站在丈夫一边……很难做到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有时候女子的联姻,就是维护两家关系的一种纽带,女子才是夹在中间最难受的那个。

所以嘛,诸葛亮也很知趣,特意给张溪留出了时间,让他好好的陪陪孙尚香。

但……真的,真不是他诸葛亮小心眼,不懂得体贴人心啊。

张溪这个混蛋,陪老婆到处散心都已经一个多月了,汉中都已经要走遍了,居然还没有心思回来工作。

邓方的勘察报告都已经送到汉中快十天了,怎么这家伙还在陪老婆?!

这个不行的吧,大丈夫还是要以事业为重的吧……再说主公看完邓方的报告,都已经等不及要回成都了。

咱们总得在回到成都前,拿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章程来吧?!

现在成都已经快闹翻天了,你知道不?!

第363章 消息泄露

张溪就这样,被诸葛亮强拉着,告别了夫人和小八,离开温柔乡,重新开始工作。

邓方的勘察报告,十天前就已经送到了汉中,刘备看完后,就已经开始着急要回成都去了。

邓方在报告中说,他只是派人去考察了东川一带的山地,就发现了不下三十个矿区,而且这些矿石,有一部分甚至直接是裸露在地表的,开采起来非常的方便。

邓方甚至在报告中向刘备请罪,说他都督南中这么长时间,居然没有发现这么重要的矿产,是严重的失职。

但这个事儿吧,真的不能怪邓方。

邓方是标准的儒生,学习的是四书五经,治国之道,他就是路过了东川,看见那些露天矿产,也只会觉得是恶劣之地,寸草不生,不合适耕种……从来不会把这种地貌去跟矿产联系在一起。

没学过啊。

如果不是刘备派人送来书信提醒,邓方派出懂得矿产勘察的工匠去查探,他打死都不会知道,原来他认为不能耕种的“不毛之地”,其实就是铜矿产区。

刘备也知道这点,所以并没有苛责,只是回信,让邓方继续派人去张溪说的其他地方勘察。

然后刘备就开始琢磨了,三十多个铜矿区啊……怎么着也能产出不少铜吧,今后几年的钱粮应该是不愁了的吧?!

刘备开心啊,心情非常的好,六十岁的人了,大晚上还多吃了两碗饭。

但没过几天,刘备就接到了蜀郡太守杨洪的奏疏。

两件事。

一,建宁郡发现铜矿的事儿,已经传到蜀中了,蜀中世家物议纷纷,有心人蠢蠢欲动,局势有些不稳,请汉中王速回成都,主持大局。

二,杨洪奏请汉中王,因连年征战,蜀中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汉中王效仿先代帝王,开放山川菏泽,准许百姓入山求食。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疏奏,就说明杨洪根本没打算藏着掖着,就是告诉刘备,您看我们这么支持您攻打汉中,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您是不是也该给我们一点赏赐安慰了?!

建宁郡那边的铜矿挺不错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插一脚?!

虽然吧,其实蜀中世家要插手建宁郡的铜矿有的是办法,但现在不是刘备主政了嘛,大家也接受了刘备作为蜀中的主人,所以如果刘备能带着大家一起发财,总好过偷偷摸摸的嘛。

刘备当时就急了。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钱!!!

但一想到杨洪说什么蜀中不稳,刘备就立刻意识到,自己如果不回去跟这帮蜀中世家们扯皮,那蜀中可能真的就不稳了。

所以啊,刘备不得不回复杨洪,让他暂时主持好成都大局,维护稳定,自己则赶紧的找来诸葛亮和张溪,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人家都知道了。

张溪当时就埋怨,邓方到底怎么办事的,怎么勘察一下矿产分布,他都能闹的满城皆知的?!

就诸葛亮不说话……邓方要有这个能力,何至于要请求告老,让出庲降都督的位置呢。

刘备也没办法,邓方是荆州第一批投靠他的人,平日里看着还行,没想到一经实务,就彻底露馅了。

而邓方也冤枉啊。

他就一个文人,当庲降都督也不过是过渡性质的,他怎么可能斗得过建宁郡本地的世家们啊。

邓方派人去查探铜矿分布,可能真实的消息他还没有接到呢,建宁本地世家的人比他第一个先知道了。

当然,如果只是少量的铜矿的话,那么建宁本地世家的人也不会大张旗鼓,反而会偷偷的跟邓方合作,丢出一些矿场应付一下刘备,然后大家合伙吃下来大批铜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这次邓方是大面积查探,一些露天的矿藏也就算了了,有些山里的大矿藏也被找出来了,建宁的世家们合计了一下,大概是觉得,这么大的储量,邓方大概是没胆子跟他们一起合作私吞的。

可如果邓方不敢隐瞒,那这些铜矿可就会被刘备一个人全部独吞,他们又有些不乐意。

这时候,建宁本地世家们就产生了分歧。

有些人想着,既然如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南中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反反复复,夷人汉人杂居,倒不如索性反了,关闭进入南中通道,本地世家联合起来,一起吞下这笔矿产。

但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这么大的矿藏,就算让建宁所有世家开采几百年都未必能开采的完,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去造反,倒不如把消息放出去,把水给搅浑了,吸引成都的那帮子世家们入场对抗刘备,说不定他们仗着本地优势,就可以浑水摸鱼,抢占一部分矿藏。

两个主张各有支持者,比如孟氏,雍氏就比较倾向于前者,而李氏则比较倾向于后者。

但不管怎么说,因为这些争执,消息终究还是走漏了,蜀郡的大部分世家们基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然后成都就沸腾起来了。

这是铜,也就是钱!!!

去年支持刘备打汉中,大家都损失惨重,而指着汉中补贴大家的损失,起码还得等个三五年才行。

毕竟开垦土地,等待收获总是要时间的嘛。

但铜矿这个东西它就在那儿,只要你出人手去开采就行了。

现在大家需要的,不过是一张名正言顺的护身符……刘备向来标榜仁义,总不能这点好处都不给我们吧?!

所以,这帮人一面派人去建宁郡实地查探,一边鼓动杨洪上书给刘备,让刘备开放山川菏泽,方便他们进山采铜。

蜀中世家们得到的情报,可比邓方发给刘备的情报要详细的多,知道那么大的铜矿产区,刘备一个人那是吃不下来的,即使一座小矿区,也是一个世家传家百年的基业,所以蜀中世家觉得,刘备不可能这么一点小好处都不给。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