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1 / 1)

('

而且最重要的是,吕蒙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自己人”。

所以周瑜才会顺着孙权,帮吕蒙说点好话,同时刻意点出了吕蒙的优势——忠心。

张昭自然也明白孙权的意思,但他还是有点不能认同孙权的决定。

“吕子明虽久经战阵,然并无治理地方经验……长沙,桂阳两地至关重要,刘备虽承诺割地,然内心如何尚不可知。巴丘之地,终究与关羽相壤,非重臣,不可镇守也!”张昭拱手,说道。

张昭这是有什么说什么,反正他的年纪大,资历老。

当初孙策的时候,要是孙策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张昭都是直接训斥的,孙策也一样得虚心接受。

这两年孙权的威势日重,张昭也有所收敛,给孙权留面子……但这时候就三个人,张昭该说还得说啊。

周瑜可以从军事层面肯定吕蒙的能力,但在政务层面,张昭真的看不上吕蒙。

接替鲁肃总督两郡,他吕蒙可能军事能力没什么问题,但政务方面,吕蒙就没有做过地方主官。

现在长沙那地方,江东世家不知道多少人往里投钱,今年又刚刚经历了蝗灾,如果没有一个政务能力出色的人前往收拾残局,很容易让江东世家的人血本无归的。

这时候任命一个军头去总督这两个地方,江东世家的人能同意才怪呢。

所以张昭直接的从政务层面,否定了吕蒙,同时也等于是否定了孙权的决策。

孙权当下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

这些年,孙权的声望越来越高,尤其在濡须口击退曹操后,孙权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已经远超自己的父兄了,所以对权利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大。

周瑜,张昭两个人,是孙策时代的老臣,也代表着淮泗军功集团,甚至张昭跟江东世家之间走的也近,所以孙权还是很尊敬两个人的。

起码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但是呢,孙权内心,还是希望得到自己人的支持的。

鲁肃,可以说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而鲁肃也没有让孙权失望,不管是赤壁主战,孙刘联盟,还是镇守一方,可以说鲁肃是大大的给孙权长脸了。

但可惜,鲁肃现在病重,而且大夫说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孙权不得不把鲁肃继任者的事情,提上日程。

之所以孙权让吕蒙先一步前往陆口,代替鲁肃管理军队,就是为了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来寻求周瑜和张昭的认同。

孙权也知道吕蒙的资历浅,目前来说能力和经验都不足。

但是,吕蒙已经是他现有夹袋中,最出色的人选了。

总不能还让周瑜去总督地方吧?!

一方面,巴丘那地方不吉利,周瑜差点就死在巴丘,因此孙权不愿意再让周瑜去巴丘,宁可把周瑜强留在建业。

另一方面,现在孙权需要增加自己的亲信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虽然周瑜一直很支持自己,但毕竟不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声望又那么高,孙权也不放心让周瑜出镇地方。

现在已经不是自己刚即位的那会儿了,那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一帮孙策遗留下来的老臣,在他们的支持下坐稳位置。

现在的孙权,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威望,自然不希望周瑜等老臣继续占据重要位置,孙权也要培养自己人的,不然这个位置怎么坐的稳?!

就算以前的周瑜是全心全意辅佐自己的,但现在呢?!将来呢?!甚至周瑜死后呢?!

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觉醒了他属于政治人物的属性,虽然算不上是猜忌,但已经对周瑜不太放心了。

周瑜跟张昭这个纯文官不同,周瑜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哪怕孙权用了各种办法暂时剥夺了周瑜手里的兵权,但问题是,江东是世兵制的。

世兵制,导致军中的兵权,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将领的控制之下,而周瑜在军中的威望那么高,他本人虽然没有兵权,但他和军中大部分将军交好,其实跟有兵权在手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次对吕蒙的任命,其实也是孙权对周瑜的一个试探,试探周瑜是否还跟以前一样,支持他掌控兵权。

本来孙权还以为周瑜会找理由反对,顺带安插上周瑜的人镇守巴丘……结果没想到,周瑜帮着自己找理由赞成了,真正反对的人,是张昭。

这个孙权就很不能理解了啊。

你张昭一个文臣,平日里我还把你当老师一样尊敬,当初赤壁之战的时候你上蹿下跳的主和,事后我都没有追究你的责任……怎么反而是你在背后给我一刀呢?!

就在孙权想着词儿反驳张昭的时候,周瑜反倒是先说话了。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周瑜对着张昭说道,“巴丘二郡之地,确非寻常之地,但也正因此,非得吕子明继任不可。身处敌国环伺之处,若非可信之人,亦不懂用兵,只知治政,安得久守乎?!”

“可……”

张昭还想再说,这时候孙权已经想好了说辞。

“子布先生,如此可好?!”孙权笑着,对张昭说道,“可由子布先生挑选精干郡佐,辅佐子明处理政务,子明执掌军务,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两全个毛线啊。

一个军头,他懂什么叫治理地方?!

决策权不在手里,郡佐就算再精干,遇到那种不讲理的上司,郡佐再强能有个屁用。

张昭很想喷回去,但……孙权到底不是孙策。

这些年,张昭对孙权的了解是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知道这位对权利的掌控有多强……周瑜都已经提醒两次了,张昭要是再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那就真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孙权要到人选,首先是忠心……其他人再有能力,他不够忠心也不行。

张昭想明白这些后,也不再坚持,对着孙权拱手说道,“如此,昭亲选能吏,待主公过目后,前往巴丘辅佐子明便是。”

这下孙权终于满意了。

紧接着,孙权看了眼周瑜,想了一下,才说道,“既然公瑾和子布先生都无异议,那就命吕蒙为长沙太守,领奋威将军,总督长沙,桂阳二郡。”

周瑜,张昭应诺,退下。

第270章 周瑜的想法

周瑜张昭二人,离开孙权的府邸,两人本该各回各家。

但张昭却在出府后,突然拉住了周瑜的手,笑着对着周瑜说道,“公瑾可有闲暇,去老夫府上一坐?!”

周瑜楞了一下,赶紧躬身回道,“张公相邀,瑜本不当拒绝,奈何府中尚有要事,待瑜处理完后,再登门拜访,不知张公意下如何?!”

张昭依然保持微笑,点点头,放开周瑜,然后转身回家。

周瑜看着张昭离开的背影,略微叹口气,也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后,周瑜脱下外袍,在小乔的服侍下更换好常服,坐在书房里发呆。

最近的江东,群臣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让周瑜不喜欢了。

当初在孙策帐下,周瑜可以跟孙策兄弟相称,孙策可以允许太史慈蓄养私兵,张昭可以对孙策加以训诫……但如今,一切都变得陌生了起来。

自从赤壁一战之后,主公孙权这些年威势日重,也越来越独断专行。

今天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孙权主动找周瑜和张昭商量鲁肃的后继安排,但实际上,孙权需要的,只是周瑜和张昭的认可而已。

有些事情,周瑜不是不懂,他明白孙权的难处,知道孙权为了巩固在江东的统治,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但周瑜真的很不喜欢这种改变。

而且周瑜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不仅是他,张昭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虽然在赤壁之战时,周瑜主站,张昭主和,但两个人终究是孙策时代的老臣,虽有分歧,但在这方面,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但现在的局势已经是这样了,周瑜虽然不喜欢,但为了江东,为了伯符兄留下的基业,也为了现在的主公孙权,周瑜哪怕心里不舒服,该帮孙权说话的时候,周瑜还是会说。

只是这个张昭……现在周瑜有点看不懂张昭的行为做派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