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实际上呢?!张溪一说提供十五天干粮,好家伙,十里八乡的人,从老头到小孩,从青年到妇女,都来服役了。张溪这次发动的不是军事性质的卒役,而是就在本地服役一个月的力役。汉代力役,确实是要求男女都要服的,但起码得过了始傅之年啊……不到十五岁的孩子来服役,是要干啥的?!什么?!已经能搬土了?!造孽啊!!!还有那边那位大爷,今年高寿了?!三十?!我明年正好三十岁,你看咱们俩像同龄么?!张溪那个郁闷的。如果在和平年代,遇到这样多吃多占的,张溪非喷死他们不可,可偏偏……算了,这个倒霉的世道。好在巴东郡本身就是产粮地,有粮,虽然是陈粮,但应付十五天徭役的粮草还是有的。至于巴东郡的陈粮是不是也一样有人倒卖……张溪敢说,全郡的粮仓里,肯定少不了这样的事情,但不管多么丧心病狂的人,如果连十五天的存粮都不给自己留下,那张溪杀起来,真的一点负罪感都不会有。事实证明,终究没人敢这么丧心病狂。但巴东郡的存粮,也不是太多了。粮食去哪儿了,张溪心里有数,只是他不想一开始就跟巴东郡的世家们翻脸,张溪总还是希望给这些世家留点面子的。这事儿就暂时先当不知道,修路的事儿,在持续进行,而张溪也借着这次发动徭役的时机,到各县巡视……为了以防万一,张溪问陈到借了一百白毦兵。其实以张溪现在的身份地位,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养一批私兵的,只要人数不多,上报给刘备,刘备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张溪现在也不是没钱,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搞这个事儿而已。陈到也只是好心的提醒一下张溪,张溪要借人,陈到爽快的就拨了一个百人队,交给张溪指挥。白毦兵的百人队啊……这下真的不愁了。带上士卒,出发巡视诸县,第一站,是西部的朐忍县,过了朐忍县,北上走陆路,进入汉丰县境内。朐忍县临近鱼复,倒也没有什么弄虚作假的行为,徭役发动的民众也是严格按照要求,十五天自带干粮,官府也已经准备好十五天的粮食供给。可到了远离鱼复的西北汉丰县境内,张溪意识到不对劲了。在朐忍和鱼复两县,百姓们为了那十五天的粮食,那可都是争相服徭役的……怎么到了汉丰县境内,服徭役的百姓一个个的都愁眉苦脸的。张溪眉头微皱,让小邓艾去打探消息,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得到了答案。汉丰县令并没有按照张溪的命令准备十五天的粮食供应,而是让百姓自备三十天的干粮服徭役。现在本来就算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了,让百姓自备一个月的干粮给官府干活,百姓能开心的起来才怪呢。十几天的干粮差距,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是能够救命的。张溪立刻前往汉丰县的县衙,询问究竟。有了赵累的那个前车之鉴,张溪现在不会那么冒失了,谁知道有没有什么隐情。可汉丰县令表示,没有什么隐情。“百姓依法服徭役,本就是自备干粮,本县从未听说官府供粮之举!”汉丰县令理直气壮的这么回答着。张溪就纳闷了,这人这么头铁的?!因此,张溪再次小心翼翼的询问道,“本官所行公文,贵县可曾见过?!”汉丰县令点点头,表示自己收到了,然后轻飘飘的甩出了一句,“此乱命也,本县不受命尔。”张溪一听,点点头。看来是没有隐情了,那就可以了……给我打!!!特么管你背后是谁呢,无正当理由,居然还敢不尊上命?!真当我这个郡守是来吃吃喝喝逛一圈就回去的是吧?!汉丰县令也没想到张溪这人说打就打啊,这年头哪有这么对待本地世家和读书人的郡守,简直是有辱斯文呐。汉丰县令直哆嗦。一半是气的,一半是被打的。不为其他,汉丰县令姓严,是巴郡严家的分支。嗯,也就是严颜那一脉的分支。严家在巴郡的势力颇大,张飞入川的时候,严颜又靠着家族关系,帮张飞近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平定了巴郡,因此严家的人可以算是刘备入川的功臣。虽然严县令也只是巴郡严家的分支,但这里是巴东郡,离的巴郡本家很近的,严县令也打听过了,这个新来的郡守是刘备帐下的将军,跟张飞将军关系也不错……严家本家的家主严颜,跟张飞将军的关系也不错啊。为了这点小事儿,至于直接打人么?!至于为什么汉丰县不遵守规定……因为粮仓空了啊,根本没有粮食可以供给百姓。粮仓里的粮食,早就被严县令勾结汉丰县当地豪强,转卖给对方,准备趁着青黄不接的时候,囤积居奇。严县令没想到张溪说打就打,尤其是在他喊出自己的背景后,依然还没住手。严家?!张溪表示不熟。严颜这个人嘛,虽然《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很壮丽,“断头将军”的美名也挺雄壮……可最后不还是投降了么。你但凡跟张任那样,宁可陪着故主终老也不投降,那我也敬佩你三分。结果说话那么狠,最后不也还是投降了。再一个……张溪记得吧,这个严颜,之后就没戏份了。严颜跟随黄忠,两个老将一起暴打张郃的戏份,那是罗贯中给他加的。两边一结合,张溪还有啥好怕的。先打一顿,然后扣押在一旁,然后让小邓艾帮忙,一起查阅严县令当政时期的政令,把一些荒唐的东西挑出来。然后巡查乡村,走访民意,收集证据,最后巡视粮仓……张溪气笑了。可以,真的可以!!!就凭这个粮仓,哪怕这个严县令是严颜的亲儿子,哪怕打官司打到刘备面前,他也死定了。不仅仅是张溪要他死,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都要他死。《蜀科》明确规定,私放粮仓者,斩。是的,不管什么理由,私自从粮仓里放粮都是死罪,更别说这位县令大人是贩存粮牟利了。至于跟严县令互相勾结的本地豪强……张溪直接让白毦兵的百人队,带上本地守军一起出发,如果这些人都拿不下一个小县城的豪强,那他们也别在陈到手下混了。真的,张溪不怕得罪人,不管是严家,还是本地豪强。有些事情,张溪可以很面,很软,但有些事情,没得商量。不尊上令可以,你像赵累那样,有正当的理由,替百姓考虑,那就算是把张溪围起来要群殴,张溪都不会生气。但你如果只是为了私利就不尊上令,还压迫百姓,让百姓归怨于上……这种人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必死无疑的。掌握好足够的证据,拿人,审问,判决,一气呵成。嗯,暂时还没杀,张溪决定,秋后才问斩。这个秋后问斩嘛,还真的不是《蜀科》规定的,《蜀科》在这方面,没有规定的那么详细。现在是乱世,砍头这种事儿没那么慎重的,更何况张溪身为一郡太守,本身就有这个权利,没有必要因为杀一个县令还要请示刘备。之所以不杀,只是张溪想看看,这个严家,或者说严颜,到底有什么反应,而这个本地豪强背后,到底有没有其他人在支撑。也就是俗称的,钓鱼。第224章 处置张溪钓鱼不成,空军了。在汉丰县等了十天,张溪没有等来任何方面的反应。身在成都的严颜,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事儿,一点反应都没有。而巴郡严家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专门派了人前来巴东郡,带着礼物拜访了张溪。还真的不是来求情的,而是来撇清关系的。巴郡严家派来了家主的弟弟,先是跟张溪一阵套交情,从严颜和张飞的关系开始攀,最终一个三十岁的人了,非要称呼张溪为“元长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