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1 / 1)

('

一郡太守,总不能说自己是亏待了孟达吧。

至于葭萌关守将霍峻,刘备也给霍峻加封为定业将军,明确他一镇主官的地位,以做安慰。

虽然是杂号将军,但这名字就代表着刘备知道霍峻的贡献,没有霍峻的坚守,他刘备就没法平定益州。

嘛,扯的有些远了……反正张溪是在这次人事调动中,被刘备派到了巴东郡当太守。

巴东郡离的成都不远,本身是从巴郡中分出五个县来额外设置的郡县,当初刘璋这么做,是为了加强对巴郡的掌控,其实巴东郡的地方真的不大。

张溪很快的就到了巴东郡的郡治鱼复,见到了驻守在此地的老熟人,白毦兵的首任指挥官,陈到,陈叔至。

自从诸葛亮带兵入川以后,就把这个后路交给了陈到来看守,而刘备平定成都后,也没有把自己的这个亲军统领给叫回去,而是继续放在鱼复独当一面。

现在刘备手下的人才还是太少,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人。

陈到既是刘备心腹,又有领兵经验,放在鱼复这个重要的入川节点上镇守,刘备放心。

再一个,如今跟江东还是盟友状态,鱼复虽然是入川门户,威胁反而不如北面的葭萌关,又有公安文聘,江陵的关羽帮忙策应,倒也不用担心陈到应付不来。

因此,张溪虽然是一郡太守,总管一郡军政,但实际上来说,有陈到帮忙分担军务,张溪主要的,还是负责政务这一块。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对巴东土地进行丈量,进行鱼鳞图册的登记。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儿。

益州不比荆州。

荆州经历过大战,不管是赤壁之战还是南郡之战,都是牵涉范围很广的大战,荆州的人口和世家力量都是经过了一定程度削弱的。

再加上曹操从荆州北还的时候,也迁走了一部分荆南的人口,造成了荆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主空地。

对这些无主空地进行登记造册,限制地方世家豪强的兼并,刘备集团遇到的阻力其实并不大。

更何况荆州的重心一向北偏,襄阳和南阳才是荆州的精华所在,那边的世家林立扎堆更多……但那是曹操的地盘。

现在刘备集团麾下,荆州世家力量比较强大的地方只有南郡,但南郡的这个地方,前面是曹操控制,中间是周瑜控制,最后才是刘备控制……换三次手,你说南郡世家要翻出什么新鲜浪花来,谁都不能信呐。

所以诸葛亮在荆州推广张溪“发明”的鱼鳞图册,阻力其实真的不大。

但益州不同。

益州这地方,基本没有受到过战乱,世家的力量因为刘璋的纵容也变的非常的强大,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刘备虽然进军益州,但不管是刘备从葭萌关南下成都,还是诸葛亮沿长江进军巴中,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所以益州这地方,世家力量的损失微乎其微。

如果在益州推广鱼鳞图册……嗯,就算是诸葛亮,都觉得需要好好斟酌斟酌。

但问题是,鱼鳞图册真的是个好东西啊。

虽然说不能彻底改变世家的土地兼并,但至少能抑制一下,减缓一下世家兼并土地的速度,让百姓能保留有属于自己的耕地,而不是沦为流民或者是屯田民。

诸葛亮还是想要推广这个鱼鳞图册的制度的,只是目前的时机并不合适。

因此嘛,诸葛亮跟张溪私下讨论过,决定让张溪来巴东郡试一下。

一方面是因为巴东郡地方豪强力量不大,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大世家,分布在各县也都比较分散,适合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嘛,这地方有着刘备的直属军队驻守,一旦出现问题,张溪可以直接调动驻守鱼复的白毦兵镇压叛乱,不需要另外从其他地方调兵。

至于其他的郡县,诸葛亮的意思是,暂时保持不懂,看看巴东郡丈量土地的结果,再做打算。

而张溪则是跟诸葛亮建议,要等结果可以,但不要干看着,趁着这段时间,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嘛。

好吧,这个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在这个年代,驰道和亭舍,都是中央掌控地方的重要手段。

其实这些东西本来都是有的,只是刘璋在位的时候压根不管这些,再加上世家们的有意纵容,这些东西被废弛了。

因此,张溪建议诸葛亮和刘备,重新修复从成都连接到各郡县的驰道,修复驰道上的亭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这样一旦地方有变,刘备就可以快速的收到通报,同样也可以快速的发兵镇压。

驰道和亭舍的重要性,相信明末的那位崇祯皇帝一定很有发言权。

虽然后世大家都开玩笑说崇祯皇帝是因为砸了李自成的饭碗才丢的天下,但真正重要的,是他无脑裁撤了驿站,让自己彻底成了北京城里的聋子和瞎子,这才丢了天下。

同样的,张溪到了巴东郡,第一件事也不是丈量土地,而是发动徭役,修复巴东郡的驰道。

这些事情不做完,就巴蜀的这个地理条件,根本没法安心的丈量土地。

第223章 要想富,先修路

张溪现在是一郡太守了,终于不用跟别人商量再发动徭役了,也不用再为了一点点小小的徭役份额,被人赶出太守府了。

想想就爽。

嘛,不提张溪这没出息的感慨,还是说回巴东郡的建设。

虽然张溪这个新任太守一上台就发动徭役,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体恤生民的好太守……但总归是在春耕之后,没有耽误百姓春耕。

徭役的时间也不长,就一个月。

事实上,按照律法规定,本地百姓如果不是服军事类的徭役,那么服役时间顶多也就是二十多天……但抱歉,现在是乱世,哪怕是掌控朝廷的曹操,都没有认真遵守过。

所以一个月的徭役,对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毕竟这年头讲究的是谁拳头大谁有话语权。

不过虽然这个太守不讲究,刚一上任就发动了一个月的徭役,但……他管饭。

真的,这年头居然还有当官的发动徭役时候管饭的……虽然只管半个月的饭,那也是管饭的啊。

这得省下多少粮食啊,青黄不接的时候,说不定就能靠着这笔省下来的粮食,熬过去了。

这年月,法律规定,百姓服徭役规定是自备干粮的,服役多少天,就带多少天的干粮,官家可不管饭。

因为一般不会跨区域服役,所以离家不会太远,倒也不用担心干粮会坏掉,大不了让家里再送来就是了。

但这次,官府上通知,说只要带十五天的干粮就可以了,剩下的十五天干粮,由官府提供。

其实本来张溪是想直接提供三十天干粮的,但小邓艾反对,说这么做就等于是雇百姓干活,不是国家正役。

因此,小邓艾劝说张溪,既然是国家正役,就该遵守法度,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废立,这会给后来人开了一个极不好的头,对国家信誉也没有好处。

张溪那个惭愧的……被自己的徒弟给教训了。

话说,张溪总觉得,小邓艾现在的为人处世,越来越不像小孩子了……果然还是慢慢的长大了呢。

张溪立刻从善如流,只安排了十五天的干粮供应。

因为徭役原本就应该是二十天左右,多出来的十天算是张溪额外加征的……按照规矩,张溪就应该补上这份干粮供应,算作是雇佣百姓干活。

多给的五天,就算加班费了。

小邓艾对此表示无话可说。

劝说自己的师父,是让师父遵守朝廷法度,但现在毕竟是乱世,也得有变通的方式……师父愿意供粮,那就供吧。

巴蜀这个地方,真的不缺粮,只是这些粮食,都不在百姓手中而已。

用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的话说,益州就是“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也就是这地方本来应该很富裕的,但偏偏刘璋这货水平太差,搞的百姓生活一团糟。

这些年巴蜀没有外部威胁,也没有什么天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好,理论上讲,百姓即使没有存粮,但撑过青黄不接的时候,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