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者,让吕岱带领江东兵去诱敌,成功了,功劳少不了杨怀高沛的,但失败了,损失的也是江东军,跟益州兵无关。“如此,便依使君之计行事!”杨怀对着刘备一拱手,答应了下来。杨怀高沛对这事儿没意见了,但吕岱非常的有意见。凭什么这种没好处还冒险的事儿,要让我们江东人来干?!吕岱心里对刘备和来传令的张溪一顿问候,不用想都知道,这个缺德主意是谁出的。当诱饵啊,不成功倒是没什么损失,可一旦真的钓到了鱼,你见过几个诱饵是完整的?!可之前也是自己跟张溪请战的,现在战令下来了,他吕岱怎么着也不能给江东丢人啊。所以,吕岱硬着头皮,带领自己的二千人,按照刘备军的军令,前往汉兴城诱敌。但……吕岱总算是松了口气,张卫没上当,依然坚守壁垒不出站,也没有回军后撤的迹象,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率领的江东军,并没有遭受任何的损失。诱敌不成之下,吕岱回报刘备,装模做样的请罪。而刘备也没跟吕岱矫情什么,反正也不指望吕岱真的能帮上忙。回头刘备就再次找来了杨怀高沛二人,跟他们商量,继续进攻汉中的计划。这时候杨怀和高沛连忙继续劝阻刘备,说如今军中缺粮,张卫又坚守不出,汉中不好攻打,不如就此撤兵。刘备还是回葭萌关囤积粮草,杨怀和高沛二人继续坚守白水关阻挡张鲁可能的追击,等到秋收过后,粮草充足了,再进兵汉中不迟。刘备还有些犹豫,说道,“只是,如此一来,空耗钱粮,一年来无有存进,恐无法与季玉贤弟交代。”杨怀赶紧的安慰道,“使君,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攻城本非易事,岂有空耗钱粮一说。再者,如今我等粮草不济,罪责亦不在我等,我等自会替使君向主公作证,想来主公不会责难于使君。”刘备心说我等的就是你们这些话。当下刘备做出犹豫状,而杨怀和高沛继续劝说之后,刘备半推半就的做出了退兵的决定。从五月中旬出兵,进攻汉中两个多月,最终刘备又在八月初的时候,退回了葭萌关,重新操练士卒,准备秋收过后,再次进兵。杨怀高沛二人自然也继续镇守白水关,同时向刘璋报信。当然不是替刘备解释什么,主要是跟刘璋说一声,那种半米半糠的军粮真的不要再送了,送来只会让军中将士寒心。至于刘备,两位将军还是认为,刘备这个人呐,入川动机绝对不纯,如果可能,还是请主公刘璋把他礼送出境,这样比较好。刘璋显然不可能就这么听杨怀和高沛的。虽然这俩确实是自己的心腹,但刘璋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浪费了那么多的钱粮,把刘备请来攻打张鲁,现在啥回报都没有呢,怎么可能就这么让人家离开。再说了,没有刘备,就靠你们俩,是能打下汉中呐,还是将来等曹操西进了,你们能挡住曹操啊?!所以嘛,刘璋压根不听杨怀高沛的。不过军粮这事儿,刘璋还是留心了的。但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如今蜀郡内部的世家横行惯了,刘璋一时间也拿这些世家没有办法,掉包粮仓陈米这事儿,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刘璋不得不从江州调集米粮,供应刘备军前线。而刘备军这边……吕岱,也借口道路遥远,粮草不济,不宜久居他处,向刘备申请退兵。虽然这个理由很扯淡,就两千士卒,难不成刘备会供应不起,还要你们从江东沿着汉水运补给?!但刘备压根没指望吕岱,更加明白江东就是出兵意思意思,压根没打算真的帮忙……不能翻脸,但也不想看到江东的人天天在自己眼前晃悠,因此刘备自然也就顺势同意了吕岱退兵的请求。而张溪一听说吕岱要退兵,赶紧的好说歹说的,把孙尚香给送到了吕岱的船上,叮嘱她好好的回家养胎,安心待产。孙尚香不舍得跟张溪分开,但生孩子这件大事,孙尚香也马虎不得,也知道在葭萌关继续呆着不是什么好主意,因此,恋恋不舍的,跟张溪告别,由吕岱护送自己回江陵去。送走了孙尚香,张溪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该开始谋划,进军益州的事情了。第203章 名分建安十七年,秋。刘备进攻张鲁不利,退守葭萌关。一面,刘备向刘璋写信告知具体情况,另一面,刘备依然在葭萌关筹集粮草,操练士卒,打算在秋后,再次出兵,进攻汉中。……以上,是刘璋得到的战报全部内容。刘璋到底不是傻子,他看的出来,刘备这次进攻,本身就没有太用心,有敷衍自己的嫌疑。但刘璋也拿刘备没办法。军粮的事儿,是他的锅,不管怎么说,是他把掺着发霉谷壳的陈米运送到了前线,造成了前线的缺粮,导致刘备进攻不顺……这也是说的过去的。而且杨怀和高沛二将的密信中,也没有提到刘备有明确的消极怠工的意思,只是说益州北部是益州门户,刘备当世枭雄,这种人不适合呆在益州北部,让刘璋赶紧的把人送走。可刘璋这时候陷入了犹豫。刘备到底是他请来的客军,理论上来说,人家跟益州没有利害关系,愿意跋山涉水的来给你帮忙,已经是人家很仗义了。现在仅仅是因为进攻不利就苛责刘备,那传出去,刘璋的人品名声就有些不太好听了。再一个,张松又开始冒泡了。张松跟刘璋细数了一下现在的川中将领,就没有一个能让刘璋放心,带兵攻打张鲁的。张任的能力不错,但刘璋要把张任放在南面,看着犍为郡和江阳郡的东州兵和世家们。老将严颜的能力也可以,但他是巴郡豪族出身,刘璋都指挥不动他,更别说调他北上去进攻汉中了。其他的人,各有心思,各怀鬼胎,在蜀郡内部还好,一旦出了蜀郡,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从刘璋继位到现在,巴蜀各地几乎每年都有叛乱,而叛乱的主体,基本都是巴蜀的世家豪族,不然刘璋也不用从外面请刘备来进攻汉中。在张松的劝说下,刘璋也就息了把刘备送走的心思,只能调集钱粮,给刘备前线送去,继续养着刘备,等秋后进攻汉中。只要拿下了汉中,刘璋有了汉中作为屏障,那么凭借巴蜀和汉中的地理优势,刘璋也有信心,可以挡住曹操西进的步伐。到那个时候,刘备就可以离开了,他刘璋也就没有任何担忧了。所以,刘璋选择了继续支持刘备。而刘备呢,这会儿也忙着训练士卒呢。地处益州北部,刘备基本上已经是树立了恩德,收复了当地世家和百姓的民心,一切都准备就绪了。而现在,刘备缺少一个大义的名分,一个可以让他转头进攻刘璋的大义名分。《三国演义》里是因为刘璋对刘备起了戒心,所以送了老弱残兵和掺了沙子的军粮,造成刘备军不满,然后刘备就假装要回军,结果因为张松的事情败落了,双方彻底翻脸,大打出手。大致上也是符合历史的,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真正让刘璋和刘备翻脸的事情,是张松作为内应的事情败落,而不是因为军粮问题。有一说一,这年头军粮质量如何,最多会引起军中哗变,但如果刘备拿这个当理由来进攻刘璋,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刘备现在真的很愁。入川的基本准备已经做完了,但现在,就是少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拿什么好呢。刘备又关起门来,跟庞统,法正,张溪三个人商量了。至于孟达,则在白水关,天天跟杨怀高沛喝酒,稳住这俩人呢。而张溪对这事儿的意见,那就是不要什么借口,就拿军粮说事儿。咱们主公是好心帮刘璋来打地盘的,刘璋却用腐烂的谷壳和陈米充当军粮……这么对待刘备,道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 ' ')